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中日抗戰全面爆發以前,日本曾先後兩次在鄭州設立領事館,這是近代河南境內唯一的一個外國領事館。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日本間諜,影視劇照

根據河南史家徐有禮的研究,領事館先後於1931年2月和1935年10月設立。第一次在福壽街109號開館,首任領事田中莊太郎,開館不久即發生“九一八事變”(瀋陽事變,日本佔領中國東北)。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九一八事變

由於反日情緒高漲,領事館無法正常開展工作。10月4日,鄭州商界召開對日經濟絕交萬人大會,提出不與日人做生意,對買賣日貨者處以極刑。全城還下半旗休業半日,以示抗日決心。不久, 在鄭州的三井、日信及其他日商僑民連同領事館成員共計20人離開鄭州。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日本間諜所使用的照相機

1932年,反日情緒稍平,日本人再次來到鄭州,但還是遭到抵制。在鄭州活動的日本間諜是如何看待當時的社會環境的呢?從後來查獲的文件《鄭州浪人案文證》可見一斑: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因系商埠(鄭州),在表面上無拒日人居留之理由。但中國方面常聲言:“商埠雖準商人居留,但不容許軍界政客居住及活動。”名為保護,密偵跟隨探察舉動,一刻不離。領事對於中國之一切舉動,抱不問主義,只嘆喟:背後無實力之外交等於零。隴海路局不購廉價之日貨,開封商會宣傳日本砂糖含有毒品,對於購買之華人,逮捕威脅,無所不用其極。眭鄰云乎哉,實際只是想盡方法驅逐日人而已。國交調整,前途茫茫,縱令將來有何等之結果,亦不過為一時避戰之計耳。若無特別大變動,兩國之握手,根本夢想不到也。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鄭州東三馬路日本領事館舊址

日本第二次設領事館是在1935年。10月15日,原日本駐漢口領事館秘書新任鄭州領事館佐佐木高義偕館員平山勇、永山田專一、昌山正一等到達鄭州,以福壽街132號為臨時辦公地(後選定東三馬路原美孚煤業公司地址為領事館)。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10月21日,會見了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

兩次領事館開館之間,儘管日商在鄭州基本停止了活動,但日本方面並未放棄窺探鄭州擴張的努力,根據統計, 1934年3月到1935年9月,各類人員以各種名義到鄭州、開封、洛陽一帶瀏覽觀光、考察商情的接近60人次。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日本女間諜上海街頭被抓現場

其中,1934年10月21日至30日,八谷實在翻譯幫助下,在鄭州、開封一帶窺視地形要塞時,被當地民眾逐出鄭州。領事館第二次開館以後,日本人的活動更加頻繁,且以領事館為落腳處,從事非法活動,包括私帶現銀、販毒、從事特務活動(考察鄭州的日本人員表附後)。上述引文即為中方查獲的一起重大案件。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

1936年夏,日本人志賀秀二、田中教夫、山口男夫三人奉派來到鄭州,在大同路通商巷9號百花銀樓後院,以“文化研究所”名義,收買漢奸,在豫陝甘為行動範圍,收集各種情報。事實上,中方一直對日方的各種活動保持極高警惕。1937年1月,中方抓了志賀及漢奸趙龍田等人的現形。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1941年日本印製的間諜地圖《掌中支那全圖》

日前適有漢奸趙龍田,又名趙禹門,經該機關赴西安調查軍政消息,被西安當局偵所偵悉,將其逮捕,依法究辦。嗣因西安事變被釋,於一月二日晚十時,由陝返鄭,寓於特務機關。我方早已偵悉趙龍田之行動不軌,但因其深居簡出,無法根究。一月四日下午九時許,趙龍田與山口約同伴赴天津會晤劉桂棠之參謀長張某,收編豫西禹縣之劉匪殘部千餘人,企圖暴動。但因該機關附近密佈我方保護人員,彼等不敢外出,乃由其後牆跳出,落於商會救火會院內。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當時中國方面通知領事館會同前往檢查,但日方竟先行通知志賀。在“文化研究所”內搜查出已記載發送的情報130多份,其中相當一部分註明是由領事館轉發,這其中就包括策劃河南黃河以北各縣獨立,勾結土匪,供給槍械,預謀暴動及軍事地圖等。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據瞭解,此次間諜案,中國方面在鄭州日特務機關繳獲甚多,證據確鑿。主要內容包括:策劃河南黃河以北各縣獨立的計劃與活動;勾結土匪,供給其槍械,預謀暴動的計劃與活動;編印反動口號、標語,造謠迷惑民眾;蒐集中國軍事秘密文件、地圖等;組織特殊無線電班,妨害與竊取中國電訊的計劃和活動等。範圍涉及豫甘陝三省,而尤以黃河沿線和豫北地區為多。

在一份日本特務給駐屯軍的報告中說:“中國抗日風潮日益猛烈,華中方面,為防華北日本勢力之浸潤,以黃河為防日之壁障,舉凡軍事政治貿易商業,皆佈列防陣,決心不使日人越雷池一步。河南為第一線,黃河為前線,而以隴海線掩護之。另有津浦平漢二幹線,及多數公路航空路與後方聯絡”等。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從未燃盡的文件中,繳獲日特務機構6本發文登記薄,記載發送有關情報130多份,其中相當一部分註明是由領事館轉發的。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是反映領事館人員洩密,領事對中國抗日宣傳、抵制日貨等行動無所作為的舉報材料。

消息披露後,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申報》、《大公報》等報刊連續報道了各地民眾對日本特務活動的憤慨,對鄭州當局錯引外交慣例,越權同意日領引渡特務表示不滿;要求中國政府積極交涉,嚴懲涉案人員,取締與特務機關有通謀的日本駐鄭州領事館。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1月8日,當時的中國政府外交部向日本大使館提出口頭抗議。25日,正式向日方照會提出嚴重抗議。在此前後,鄭州當局查封了與日本特務機關有聯繫的福勝洋行和廣仁醫院,先後在禹縣、鄭州、滄石鐵路保管處等處逮捕了與此案有關的漢奸多人,並於1月31日將趙龍田處決。至此,鄭州的日本特務機關遭到毀滅性打擊。

2月後,雖然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武官今井武夫、武官喜多城一分別由北京、上海到鄭州與佐佐木高義密謀,終因我方嚴密防範而難以恢復有效的特務活動。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處決漢奸

經此事件,日本特務機關遭受打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隨著華北戰事的發展,河南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日軍不斷派遣漢奸南下進行偵查活動。7月下旬,日方曾一次向平漢鐵路沿線派遣70多人,刺探中國軍隊軍情,並企圖炸燬黃河鐵橋,以破壞交通,擾亂我軍後方。日軍還利用總壇設在天津日租界的會道門組織“一心道”,在豫北鄉間發展成員,圖謀暴動。日本駐鄭領事館也活動頻繁,8月5日,指使其僱員張金聲在鄭州車站,偵查我方彈藥車輛數目及編號,被路警當場抓獲。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8月9日晚9時,戰事緊迫之際,日本駐鄭州領事館下旗閉館。日本駐鄭州“文化研究所”關閉,佐佐木高義率全體館員離開鄭州趕赴漢口,間諜志賀秀二則在天津畏罪切腹自殺……

從此,林重次郎有關“中國芝加哥”的預期化為泡影。

鄭州諜影:抗戰前夕的中日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