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黃鐵路:高顏值 高挑戰 高科技 高標準

9月11日,杭(杭州)黃(黃山)鐵路正式開始聯調聯試,意味著杭黃鐵路已具備通車條件。第一趟從杭州開往黃山的試驗列車當日下午2點從杭州南站發出,下午3時53分到達黃山北站,停留10分鐘後返回杭州南站。接下來,杭黃鐵路將進行為期2到3個月聯調聯試,為年底通車做最後準備。

在杭州從事酒業銷售的洪小芬老家在歙縣三陽鎮,在杭州打拼12年,早就盼望著通高鐵了。她說,以後回家太方便了。“等了4年,孩子的爸爸在杭州華為公司上班,每次都是坐汽車回來,三個月才能回來一次。”市民許女士告訴記者,杭黃高鐵通了,一家人團聚的時間就更多了。

杭黃鐵路:高顏值 高挑戰 高科技 高標準

一條高顏值的鐵路

杭黃鐵路始於杭州西子湖畔,穿越富春江、千島湖,終到大美黃山。線路全長265公里(浙江省境內185公里,安徽省境內80公里),共設10個車站,新建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三陽5個客運車站,利用既有杭州東和杭州南站,與合福高鐵共建績溪北、歙縣北和黃山北站,設計時速250公里,黃山市民到杭州最快1.5小時。

杭黃鐵路沿線擁有杭州西湖風景區、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淳安千島湖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區、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績溪龍川景區7個5A級風景區和桐廬瑤琳仙境、臨安大明山風景區、齊雲山風景區等50多個4A級風景區,以及十幾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從黃山北站出發,沿線可在三陽站下車攀登清涼峰,俯瞰有“東方小瑞士”的三陽小鎮。在績溪站下車前往山水秀美的績溪縣龍川,一探千年古村的古祠堂和水街。到浙江地界,沿線有淳安站的文淵獅城、建德東站的新葉古村、富陽站的新沙島和白雲源及千島湖、西湖,還有沿線的杭、徽美食。

杭黃鐵路是一條連接名城、名山、名江、名湖、名居等豐富旅遊資源的客運專線,也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專線。在項目設計中,杭黃鐵路公司充分考慮杭黃鐵路的旅遊和文化元素,致力打造旅遊線、文化線。

一條高挑戰的鐵路

因為地理環境,杭黃高鐵隧道多,作業面多,工程地質相對複雜,易發生高地應力巖爆、湧水等險情,局部地段還存在瓦斯。面對惡劣施工環境和高難度施工要求,杭黃人不叫苦累,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攻堅克難,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杭黃鐵路於2014年9月全線開工,2017年3月開始鋪軌,2018年3月完成全線鋪軌任務,2018年7月靜態驗收,2018年9月11日聯調聯試,每一步都走得艱辛。

杭黃鐵路的最大特點是隧道多,共有87座,佔全線里程的52.6%,其中最長的天目山隧道長12公里。即便如此,杭黃建設者不畏艱難險阻,創下“杭黃速度”美名。

天目山隧道是I級高風險隧道,特別是在隧道出口及長嶺橫洞出現不良地質環境、DK207+294發生湧水等諸多不利因素。杭黃鐵路公司積極組織專業檢測單位及高校分析研究,科學確定施工和整治方案,檢測監控施工全過程,堅持領導帶班,措施到位,採用機械化施工等手段,實現全隧提前70天貫通,中國鐵路總公司為此發來賀電。

一條高科技的鐵路

在工程技術上,杭黃鐵路公司堅持創新,打破常規。

鄰近高鐵施工是杭黃鐵路施工中碰到的一大難題。杭黃鐵路站前III標傳芳橋特大橋,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與滬昆高鐵最小淨間距為2.53米,鄰近的滬昆高鐵時速350公里每小時,24小時內變形速率數據要求控制在2毫米內,施工區域地質條件差,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上海鐵路局範圍內屬首例。為了高鐵安全,樁基施工採用鋼護筒全跟進,承臺施工採用拉森鋼板樁防護,鑽孔樁改旋挖鑽施工,聘請同濟大學、鐵三院採用機器人全站儀和智能光電位移傳感器,結合互聯網4G技術,對鄰近既有滬昆高鐵橋墩實施沉降、水平位移三維監測監控,安全、優質完成高墩身施工,併為相似工程積累寶貴經驗。

杭黃鐵路在建設中運用了世界上最先進TSP203 plus超前地質預報系統,為制定隧道施工方案提供依據,減少施工中突發地質災害的危險性;開展光面爆破技術,提高工程質效,節約成本;推廣隧道水封控制爆破施工技術;運用全斷面帷幕注漿技術;貫徹執行總公司質量檢測、CPIII測量、隧道特殊工法施工等相關強制性要求,專業化應用在杭黃高鐵施工中發揮重要作用。

施工單位普及工廠化,雙塊式軌枕預製、鋼構件加工、小型混凝土構件預製、混凝土拌和站、路基填料拌和站等基本實現工廠化生產,節約了成本、提高了質量。

桐廬隧道位於杭州市桐廬縣城,全長1.836公里,為II級高風險隧道。隧道穿越古樹林、工商銀行培訓中心建築物,地方徵遷費用達到9000多萬元。該公司及時組織專家會議,明挖方案改暗挖方案,克服隧頂最小埋深只有10米施工難題,既保證桐廬高鐵經過區段地面生態環境免受施工破壞,又減少徵遷費用8000萬元,得到浙江省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高度認可。特別是下穿高速公路匝道,周邊環境極其複雜,埋深僅10米,施工工藝複雜,施工難度大。通過多次研究,優化施工工藝,保障了隧道安全,工期比原設計縮短4個月。

一條高標準的鐵路

杭黃高鐵極具經濟價值和旅遊價值,從建設那天起就給建設者提出極高要求,高起點、高標準,提出打造“生態杭黃、綠色杭黃”的設計建設理念。

生態杭黃就是打造生態高鐵線,注重節能環保,不造成環境汙染,不破壞自然生態,儘可能減少施工對居民生活影響。橋樑基礎施工對水體影響最大的潛在汙染物是泥漿和鑽渣,防止陸上鑽孔樁基泥漿池泥漿滲漏及深水樁基鑽孔過程中泥漿滲漏是一大考驗。在杭黃鐵路進賢溪大橋水上鑽孔樁施工中,採用鋼護筒防護,將樁基鋼護筒打入河床面以下2-3米,在鋼護筒底部外套一層鋼護筒,並在樁基鋼護筒與加埋鋼護筒之間填河砂,有效防止底部出現泥漿滲漏,實現護筒施工零汙染。拌和站生產汙水主要為清洗砂石料、拌和機和混凝土運輸罐車的廢水,現場設置四級沉澱池處理,分別為沉澱池、酸鹼中和池、澄清池和清水池,排放前必須定期檢測,不達標不排放。

在高鐵沿線綠化方面,杭黃鐵路公司按照“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喬灌結合、因地制宜、注重長效”要求精心設計,優選樹種,綠化路基邊坡、隧道洞門、車站,並實施復綠處理,做到“一洞一景”“一處一景”,充分體現杭黃特色和當地風貌,確保杭黃鐵路生態線建設與沿線生態環境協調、適應。

(程向陽 吳玉蓮 樊成柱 來源:黃山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