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高考雖已不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從2018高考錄取情況看,不咬著牙擠過齊頭並進的高考大軍,就只能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一、各省一本及985/211錄取結果彙總

2018高考雖然過去,但錄取結果對2019屆的考生來說有重大的意義。它可以很清楚明晰的告訴你,活成百分之幾的人才能考上985和211名校。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北京、上海、天津,2018年高考985/211錄取率遠高於其他省(市區),觀察前幾年的情況亦是如此。雖然此三市的考生人數加起來不足17萬,但對同一地區的考生來說,競爭壓力要明顯小得多。

而像河南(98.38萬)、廣東(75.8萬)、四川(62萬)、山東(59.2萬)、安徽(49.9萬)、河北(48.64萬)、湖南(45.18)等地

作為高考大省,2018年高考中985/211的錄取率低的幾乎均位於倒數。

尤其河南、廣東兩省,2018年高考人數分別為98.38萬和75.8萬,而錄取率分別為1.14%和4.15%、1.32%和2.74%,也就是說在這兩個省,想要考上985名校,需要踩在97.26萬人和74.8萬人的肩膀上才可以。

如果說,985/211是不是過於嚴苛了,那麼從2018年高考部分省(市區)的一本錄取情況來說,依然不容樂觀。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2018年的高考錄取中,天津的一本錄取率最高,約63.7%、本科錄取率約74.77%,均遠超於其他省(市區)廣西的報考人數約40萬人,一本錄取率最低約8.50%,僅約3.4萬人。

作為高考大省的河南、廣東、四川、安徽一本錄取率都較為慘淡。尤其,河南,考生人數最多,錄取率10.4%位居倒數第二,約88.15萬考生上不了一本大學,更別提985和211高校的錄取率了!

所以,通過上述殘酷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應試教育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一個學生的崛起就意味著一百個學生失望”。

二、985/211的學生到底有哪些優勢?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雖然總有所謂的“教育專家”標秉“能力比成績更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以及社會就業壓力形勢而言,普通高校的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根本沒有辦法跟985/211高校畢業生相提並論。

當然,從長遠的趨勢看,確實是“能力比成績重要”,但事實證明,那些高考成績比你好的考生,往往畢業後能力還比你強。

因為跟優秀的人在一起進步的會更快、更大。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就業優勢

大學有沒有學到本事,看看能不能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是最最基本的考察指標。而參加過校招的人都應該知道,絕大多數“好”公司(能提供較高的薪酬,較好的發展前景),最低的要求可能都是“985學歷”。

每年有將近900萬大學畢業生。對於那些好公司來說,想進入的人太多了,單憑三言兩語的面試,很難評判一個人的能力,HR們也不會如此草率。

因此,他們不會首先考察你的能力,這樣成本太高。而是先用“985”,“211”之類的標籤,先刷去一批人,然後再來後續考察。所以那些沒有“門牌”的普通院校畢業生們大多連那些大型企業的大門都進不去。

再去看看那些研究所、研究院、央企、事業單位,甚至考公務員都會明確要求第一學歷或者雙學歷都是985或211,否則連投遞簡歷、報考的資格都沒有。甚至考研的時候,同時競爭的兩位同學,名校出身的學生也比普通高校的學生機會大得多。

更可悲的是,在985/211院校內,參加校招的全是大型企業,事業單位,而在普通院校李,根本不連這樣的招聘資源都沒有,學生又怎麼找得到好工作呢?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2、人脈優勢

雖然大學招生是通過高考來進行的。但毫無疑問,越好的大學,其整體的學生的背景就越強。

如果你認為“學習好不一定代表能力就強”,那真的是在自欺欺人。清華大學曾經對某一屆某專業新生的背景做了調查,再與某一普通大學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差距真的是非常的巨大。

除了家庭背景,學校越好,學生的綜合素質往往也更加強悍,未來前途也更好。而這些學生,將會成為你未來的人脈。成為你最牢固的一批社會關係。

就像有人開玩笑,清華大學30年後的同學聚會,是一群局長的聚會,復旦30年後的同學聚會,都是一群公司高管的宴席。

雖然這聽著像是一句玩笑話,但大多數時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3、發展優勢

好大學代表什麼?代表資源豐富,清華大學每年撥款200多個億,差一些的985可能只有十幾個億,再差的學校可能就更少。

有資源的學校,更願意花錢給學生去試錯,這就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鍛鍊、實驗。好的大學能提供更好的硬件和軟件設施,能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所以學生們也容易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就像一句玩笑話說的“看一個大學好不好,看學生弄壞儀器後要不要賠就知道了”。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4、考研、考博優勢

瞭解考研的同學都知道普通院校的推免比例非常小,有的院校少到可憐,一個系只有一個名額,甚至有的院校根本沒有推免資格。要知道,很多同學都是非常希望拿到這個名額的,但是被學院的名額限制住了。

但是“985”院校不一樣,它會有更多的推免名額,尤其是推免比例很高。有的是一個班有一半的同學們保研,這樣的保研比例是不是很驚人,和普通高校一比簡直天壤之別。

另外,大學考研究生的時候,如果某院校名額未滿,985院校學生和普通本科院校學生共同調劑到該校爭奪一個名額,那麼985院校的學生的成功幾率要遠大於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

毫無疑問,對著“985”的考生,導師和學校都是比較認可的,在這一點上比一般的高校有巨大的優勢,甚至,有的院校備註“只接受本科“985”院校的優質生源考生調劑”。

二、考上985/211需要多努力?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每年高考,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華師附中等這些有名的高中,都是985/211高校生源的重點對象。

拿衡水中學來講,每年的升學實力絕對是高的驚人。

2014年高考,衡水中學一本上線率高達86.6%,二本上線率高達99.3%

2015年高考,衡水中學一本上線率高達88.6%;二本上線率高達98.97%

2016年高考,河北省高考文、理科狀元均出自衡中。文理科600分以上3145人,一本上線率92.44%

2017年高考,河北省高考理科狀元出自衡中,分數高達720分,省理科前10名,衡中佔7人,省理科前20名,衡中佔14人,省理科前30名,衡中佔23人

2018年高考,河北省高考文科前10名,9人出自衡中,理科前10名,7人出自衡中。河北省高考文理科前100名(200人),衡中獨佔110人。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衡中幾乎每年一本上線率90%左右,二本上線率接近100%

我們總是驚歎衡中如此之高的升學率,但你又瞭解衡中學生為了高考的勝利吃了多少苦嗎?

衡水中學作息時間安排

05:40 起床+跑操

“操前讀”絕對是獨創——在每個人到達操場,等待整隊的幾分鐘間隙裡,每個學生都會拿一本語文或英語書,大聲的在操場上朗讀。全校學生朗朗的讀書聲震徹還未破曉的清晨。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06:00 晨讀

晨讀大約有半小時的時間,老師們會把這半個小時安排的非常充實,“晨讀是有任務的,當天的科目老師(一般是英語和語文)會提前在黑板上寫下晨讀的任務,任務精確到每分鐘需要讀什麼。”這樣能確保學生們晨讀的高效,不會嘴在讀書,而心不在書上。

06:35 早餐+早自習

晨讀在6點35左右結束後是早飯時間,排隊打飯無疑會耽誤學習的時間,所以學生們幾乎都是蜂擁的跑去食堂。但吃飯的時候,是嚴禁學生看書學習的 ,也不允許說話聊天,只允許專注而快速的吃飯——早餐時間很緊,只有10-15分鐘,吃完立刻要回到教室,開始早自習。

這個時間段,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科目,比如做未完成的作業,完成剛才晨讀時未完成的任務等。

07:40 上課

7點35下早自習,7點40就開始上第一堂課。“這短短的五分鐘,卻是我們難得的自由時間,到這個時候大家才有時間去刷牙洗臉,或者抓緊時間去上個廁所”。

上午一共5節課,除了一個20分鐘的大課間,其他課間都只有5分鐘,老師們經常延遲2分鐘左右下課,因此課間也只夠匆忙上個廁所。而中間20分鐘的大課間,學校當然也不會浪費——全校學生都要去操場跑操。

12:20 午餐

上午的課程在12點結束,但是並不能直接去吃飯,學生們依然要留在教室自習20分鐘,12點20準時出教室,去食堂吃午餐——吃飯的景象比早餐有過之而無不及。從走出教室到吃完飯回到宿舍,也只有20分鐘的時間。

12:40 午休

衡水中學對午休的要求也非比尋常,12點40的時候必須回到宿舍,12點43必須躺在床上, 12點45必須睡覺——哪怕沒有午休習慣,哪怕睡不著,也必須閉眼安靜的躺著。

13:50 唱歌

午休後的大聲唱歌,除了能讓學生快速從睡眠中清醒,也是適當的宣洩和激勵,喊一喊發洩一下,其實很有好處。

14:10 上課

下午的課從2點10分正式開始,依然是五節課。下午上課容易犯困,大家都各顯神通,有準備風油精的,也有站起來到教室後面聽課的。在衡中,老師強調“淨學習時間”,也就是高效專注的學習時間。大家都知道,聽課是最重要的“淨學習時間”,老師不會為了你講第二遍。

18:30 晚餐+看新聞

6點半下課吃晚飯,6點40有個看新聞的時間段,這是除了教室外面的書報雜誌臺之外,學生們在學校唯一獲取外界新聞的途徑。

學校鼓勵學生們瞭解時政和熱點新聞,對提升政治學科以及作文素材都是有幫助的——當然大部分學生自覺地捨不得把時間花在看電視上,都在教室裡埋頭寫作業。

19:10 晚自習

7點10分是正式的晚自習,一共3節,前兩節是學科自習,必須自習指定的科目,也會有老師前來輔導和監督,當然依然有精確到分鐘的任務安排。

第三節是自由自習,學生們可以自己選擇需要學習的內容,學校禁止老師在第三節自習課佈置作業,為了保證學生們本就不多的自由學習時間。

9點40最後一節自習課結束,但隨後的10分鐘,仍然要求繼續在教室學習,一分鐘都不能浪費。

22:10 睡覺

9點50準時出教室回到宿舍,10點08必須躺好,10點10必須睡覺。這短短的8分鐘,也僅夠洗漱和換衣服,偶爾想家的時候,也只能用這個時間給家裡打個短暫的電話。

衡水中學課堂要求

1.上課禁止行為:嚴禁拖堂、看錶、朝外看、擦眼鏡、翹二郎腿。

2.課堂重能力:

(1)識記運用能力。

(2)理解概括能力:理解並概括文本的能力是一個核心能力。

(3)讀題能力。教學生讀題,弄清題目的知識點、提示點和考查點。

(4)答案還原能力。答從題中來,弄清答案的來源。

(5)技巧內化能力。內化方法然後形成思維習慣。

(6)聽課反省能力。

(7)整理遷移能力。將某一類題的答題思路和方法遷移到類似題目中。

(8)分析創新能力。

(9)書寫表達能力。

3.課堂容量大,內容深;沒有花架子、課堂真實。

課堂中沒有教師慷慨陳詞式的演講,有的只是師生間的聊天式的教學,教師誘導、學生探索、教師不僅參與,而且有合作。

教學環節層層落實,如每講完一個概念或規律就有短小精悍的針對性極強的練習,效果非常好。抓住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課堂中注意了知識的層層落實、積極調動學生課堂上的主動性,探索學生課堂上知識的接受與落實的方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注重了思維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

教師每日一研、三日一研、每週一研,修改課件、學案。教師上課使用統一的課件,不得修改,可以發揮!修改後的課件,學案傳給下一屆。可以認為衡中任何一個教師的課都是全校教師智慧的結晶!

衡水中學是這樣上自習的

衡中的自習課分為學科自習課和公共自習課。

1.學科自習課。

就是在某節自習課內只許做規定科目、規定範圍的題目。

難點學科必須安排學科自習課,學科自習課歸該學科所有,但不準講課或變相講課,教師可以輔導學習;教師佈置的必做作業必須控制在20分鐘內完成,教師必須在學科自習結束時收繳當天作業,其餘時間嚴禁教師收繳作業,要求教師佈置作業要精。

老師走進教室上任何一堂課之前一定要安排一節自習課來預習。全部題目被事先印製成試卷樣式,要求在規定時間完成絕大多數題目。選擇題部分塗卡,錄入微機,排出名次;主觀題有科任老師閱卷,統一講評。這樣的學科自習,每天有五節,也就是說每天至少要“考”五次。

2.公共自習課。

公共自習課除班主任外其他教師一律不準進教室,教師不準以講課、發習題、放投影等形式變相佔用這段時間。佈置非定時作業。語、數、外大科,高一共5節,高二、高三共6節。保證每天兩節公共自習課。

“公共自習”是留個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天有三節,主要用來整理筆記、改錯和探究難題。這種自習分配方式有效解決了各學科自習時間分配的難題,又有效的刺激了學生自習的學習效率,變自習為考試,強化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被衡中的老師認為是“制勝法寶”。

3.合作自習——三節晚自習後,20 分鐘學生自由討論時間。

4.自習的要求:

自習考試化,每週小測高考化。

不允許提前發作業,下課立刻收作業,解題過程中不允許學生翻閱資料,不允許學生互相討論。完成作業嚴格按考試對待,每週小測學生敲鐘,使用專門的答題卡。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減輕依賴感,保證思維連續性,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衡水中學這樣佈置作業

1.作業分為課堂作業、課外作業和“自助餐”。

課外作業必須人人都做,而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自助餐”就是選做試題,以自編或自組習題為主,題量適中。“自助餐”應區別於學科作業,不準強制學生做,不準收交,不準採取強制措施變相檢查驗收,必須完全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2.作業重編排。

不採用現在的複習資料,而是由學校老師自己編題。訓練內容凸顯訓練重點,富有針對性;訓練難度系列區分明顯,實驗班普通班要求不一樣;訓練效果明確,難度區分度事先有明確要求;每週檢測循環,重要考點、難點、疑點輪番檢測。

3.減習題量,改變超強度、大題量、機械訓練以提高速度的陳舊做法,精講精練。

不僅要求精選,而且還要求精講、少講,關鍵是講什麼,是講答案,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還是講思路、講方法;同是講思路講方法,是直接告訴學生思路和方法,還是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思路,發現方法。

同時,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題越少越好也是不對的。嚴格控制習題量,堅決杜絕自習時間講課和變相擠佔自習。

4.降教學內容和課後習題難度。

改變教學中違背學生認識規律,講授內容和訓練習題過深、過難的狀況。有些老師脫離學生實際,一味地拔高,甚至拋開課本講難題,做難題,造成學生出現畏難情緒,有的喪失信心,恐懼、厭學。

5.所有的輔導資料來自老師編輯印製的篇子。

輔導資料分三大類:學案、作業、自助餐。

學案就是一些基礎知識點的填空,梳理,是上課老師講課的基本思路,學生一般在課下完成。

作業是精選的一些好題,題目設置有梯度,絕大多數是中檔題,題目的質量很高,老師都會精講。

“自助餐”是為了滿足學有餘力的同學設置的,題目難度比較大,形勢很新穎,近幾年的一些高考題很多都提前在自助上出現過類似的模型。它主要針對有衝擊名牌大學實力的學生設置,附有詳細的答案,老師不做統一要求,也不講上面的題。

三類資料每天一共下發15張左右,正反面都有內容。

絕大多人是看不完這些東西的,都是有選擇的看、做,這也調動起了大家的效率,因為總想著“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做呢”。所有的資料都不需要學生自己準備,完全由老師摘選、提供。


衡水中學這樣要求教學

1.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40分鐘教學效率,是突破課堂的關鍵。

2.兩個對待:把每節自習都當作考試對待,把每次考試都當作高考對待,真正做到“自習考試化,考試高考化,高考平時化”。

3.三個按時:自習課按時到位輔導,按時佈置作業,按時收繳作業。

4.四精:精選、精講、精練、精評。

5.五必:作業有發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

6.教學六個環節:備、講、批、輔、考、評。

7.五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導軸、思維為主攻、訓練為主線。

8.課程安排三步走:夯實基礎、和諧發展→凸顯優勢、自我發展→超越目標、跨越發展。

9.開設了語文、外語閱讀課,開闢專門閱覽室,定出必讀和選讀書目,規定最低閱讀量、摘抄量、寫作量,其中語文閱讀課不少於 3 課時。


衡水中學這樣考試

1.實行周練、月考制度,週五、六進行,從命題、監考、閱卷到成績統計完全按高考要求進行,週日完成整個流水分析,分析上機,填寫閱卷評估報告和錯誤問題分析,教務處要進行質檢並簽字。

2.周測一週一次,一般在每週日,偶爾會在週六考上幾科,規格同高考基本相同。考後計算總分,排出名次,張貼成績。

3.調研考試是規模較大的考試,也叫月考。流程同高考沒有差別,從答題到判卷完全按照高考模式。老師們特別重視這個考試,這還關係到他們在未來一個月是不是需要被強制加班。週末的那一次要算作周測總成績。也就是說,每隔一個月,年級名次變化,每隔一個星期,班裡的名次就要變化。每隔三天,理綜的名次就要變化。

或許,我們看到衡水中學的生活、學習以及時間利用上,顯得有點不近人情。但是,當高考落榜後,沒有好出路的時候,我們才會開始後悔。既然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只能吃社會的苦。因為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三、初、高中生最可怕的幾種學習狀態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對於初、高中生而言,最可怕的狀態莫過於“假裝很努力”了。這種學生最大的特質就是:

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上,看起來好像很忙碌的樣子,看似努力卻沒有任何收穫,其中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清晰具體的目標:分不清哪些是重要而不緊要的事,哪些是緊要而不重要的事。

白天沉不下心去學,回頭又感覺很懊惱,晚上熬夜學,以為自己很努力、很感動,其實只是能讓自己心安而已。總是吹噓自己昨天熬到幾點幾點等等之類的話,或許只是想讓別人誇一句“真用功”,其實內心沒有一點底。

還有一種看起來很努力的行為是學給別人看,總是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多努力、多上進,在老師和家長“真用功”“真努力”的誇讚中沾沾自喜,人前人後兩種學習狀態。

這種狀態之所以危險,是因為“謊話說多了,自己也會信以為真的”。


2018高考各省一本及985、211高校錄取結果出爐



其次,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也是很危險的,這會讓學生學習起來,沒有方向感,或者說沒有目標感。對於這種狀況,建議同學們,要不斷地給自己建立“小目標”。

每實現一次小目標,信心就會增加很多,這對長時間的學習很有幫助。切記,此目標一定不要過大,否則會讓學習變得很有壓力。

另外,缺乏自制力是學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據調查,很多學生的自制力很差,上課學習時,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自己內心一陣騷動;沒事總想翻手機看看;拿起課本,翻來翻去怎麼也看不進去;知道自己不會,但總不願意從頭學......,如果不戒掉這些壞毛病,高考真的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