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你怎麼看?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你怎麼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對於幼兒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此外,《通知》還明確,對於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範辦學誠信記錄。

我不贊成教育部的做法。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育拼音,沒有什麼道理。

很多人會說,孩子上幼兒園的主要目的,是玩耍和適應集體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現在就教拼音,未免太早吧。還有很多人說:我們小時候啥也沒有學,天天都玩得很開心。哪有早早就學習,應該給孩子幸福的童年……等等。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用個人的經驗,來規劃現在孩子們的成長軌跡。他們認為,我們小時候這也沒學,那個也沒寫,現在孩子也沒必要學——這裡面其實有誤導。

二三十年前孩子,接受信息少,學習條件差,普遍開蒙時間比較晚。在當時,四五歲的孩子學認字往往要被視為神童,而今天呢?兩三歲的孩子就認字,早已不是新鮮事。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你怎麼看?

為什麼進行這種對比?我是想說,對於兒童智力的開發引導,自古以來就有,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人早,有人晚,全是因人而異。現在呢?彷彿越遲給孩子開蒙,就越是正確,越是愛孩子,這種觀念是拔苗助長的對立極端表現。

孩子智力發育水平,不是一成不變。有些孩子早一些,有些孩子晚一些。最瞭解孩子情況的,是父母,是幼兒園。幼兒園會根據孩子的智力水平,確定開蒙的時間。至於開蒙的具體內容,可以是學拼音,學漢字,學數學,幼兒園都會有規劃。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你怎麼看?

正如幼兒園不會給孩子上幾何和代數,而是教他們簡單的數字和圖形,我們要確信:教育首先是一門專業,我們要對專業領域抱有起碼的敬畏之心。那些站在自己立場上說“我們當年上幼兒園都沒上拼音”,進而斷定幼兒園應該怎麼做,這是一種非常不合適的狂妄。

幼兒園是私立部門,教育部的禁令實際也很難奏效。禁止教拼音,那允許教認漢字嗎?禁止音樂課學習“哆-來-咪”這樣的音標嗎?允許老師上數學課,教授簡單的1+1=2,1+2=3嗎?如果這些都允許,憑什麼“教拼音”就不行呢?教育部門之規定,很難做到自洽服眾。

應該怎麼辦呢?很簡單,聽任自由,教育部門真的沒有必要管。私人生活領域,多自治,少強制,才是現代社會該有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