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蘭專訪微盟:紮根微信,掘金小程序,微盟如何脫穎而出?

九枝蘭專訪微盟:紮根微信,掘金小程序,微盟如何脫穎而出?

代理商:產品上線不足半年,竟然在全國發展了300多家代理商。就像章魚一樣,微盟把它的觸角伸向了它要觸碰的地方。雖然代理商是一把雙刃劍,但對於一家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來說,在競爭激烈的企服市場,代理商渠道讓微盟跑馬圈地,迅速佔領市場。

微信分銷:伴隨著微信的掘地而起,商家看到了萬億微信用戶的巨大分銷市場,微盟幫助中小商家建立起一套社交關係緊密的分銷體系,因此商家能夠相對容易地獲取流量和訂單,緩解了商家高獲客成本的擔憂和顧慮。

小程序:生存於微信生態多年的微盟,在小程序紅利的浪潮到來之時,抓住了這次歷史時機,先後推出電商小程序微商城等小程序開發產品,幫助商家完成智能商業轉型,搶佔小程序流量入口。

這些一定不是微盟的全部,我們還想知道微盟在成長髮展過程中究竟做對了什麼,微盟高管是如何看待微信生態和小程序紅利的。今日,九枝蘭專訪了微盟新零售事業部產品總經理衛曉祥,以下是對話實錄:

九枝蘭專訪微盟:紮根微信,掘金小程序,微盟如何脫穎而出?

微盟 衛曉祥

九枝蘭:微盟是微信的第三方服務商,生長在微信生態領域。發展到今天,歷經了5年多的磨練,還記得微盟的產品發展之路嗎?從最初的1.0產品到微商城,從微餐飲到智慧餐廳、從微官網到銷售推,回憶一下重要產品升級階段的歷程。

衛曉祥:微盟這些年的每一次產品升級和創新,都是在打造完整的企業服務產品矩陣。微盟的產品矩陣在覆蓋更多營銷場景的前提下,能夠幫助更多企業建立社交網絡,享受企服市場的新紅利。

2013年,微信開放平臺、訂閱號空前引人注目,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建立在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市場需求非常大。於是在2013年7月,即公司成立的第四個月,微盟1.0產品正式上線,1.0產品生長在微信公眾號中,那時候的服務範圍很廣,圍繞微信開發,微信運營,微信推廣等提供一站式服務。

時間來到2014年,移動用戶增長迅速,移動網購規模大有超越PC的趨勢,同時微信已成為移動端最活躍的手機應用。

於是在年初,2.0產品上線,公司進入電商領域。2.0是公司的標誌性產品,也意味著未來幾年的微盟,將會在電商領域中持續佈局。

2015年,微盟推出社會化分銷平臺SDP,加深了微盟在電商領域的技術能力。

2016年2月,餐飲O2O平臺「智慧餐廳」上線,標誌著微盟進軍本地化生活服務領域,智慧餐廳的誕生為微盟的O2O營銷帶來了質的飛躍。在移動營銷飛速發展的2016年,移動支付和外賣服務被廣泛應用於餐廳行業,有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選擇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商城等渠道搭建自有平臺,觸達用戶,服務用戶。「智慧餐廳」被寄予厚望,希望可以成為微盟新的增長點。

2016年11月,「客來店」上線,「客來店」加深了微盟在本地化生活服務領域的營銷能力。

2017年是小程序的元年,厚積爆發的小程序帶來了無數的商機,它就像一座金礦一樣,吸引著各路開發者、服務商、創業者紛紛前來掘金。微盟在這一年all in小程序。

同年10月,公司進行了一次重大的系統重構,重點佈局微信小程序,深化微盟軟件產品的全行業平臺能力。

今年的「銷售推」,整合了微盟各方面的資源,以小程序電子名片為切入點,賦能企業銷售人員的業務能力。

在微信的社交場景,微盟會持續標新創異。

九枝蘭:微盟為什麼分別要在2014年和2017年all in電商和小程序,是大勢所趨還是其他原因?

衛曉祥:電子商務發展到2014年,我們發現電商平臺的規則越來越嚴謹,很多商鋪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獲取流量。獲取的流量是否被有效利用,能否被合理優化,都是擺在商戶面前的巨大難題。電商生意越來越難做,頭部效應又非常明顯,中小企業舉步維艱。

微信是一個去中心化平臺,新用戶在微信中不會收到來自系統的任何推薦,比如某個訂閱號,某個小程序,微信不會主動推給用戶;優秀商戶應該做的,是讓更有價值的服務被用戶慢慢發掘,而不是主動去打擾用戶,左右用戶。

所以對商家而言,微信是一個狩獵式經營的平臺。

電商商戶如果不能抓住客戶並且有效轉化的話,再去狩獵就要重新復出昂貴的流量成本,這樣週而復始,生意越來越難做。但在微信上,商戶可以藉助一些工具,把千金買來的流量沉澱到工具平臺上,再通過用戶管理或活動優惠,把流量的價值最大化。

電商在去中心化平臺上一定有發展的機會,微信自身又是一個社交平臺,社交電商大有發展前景。因此,微盟投入到電商領域,幫助商戶經營流量資產,解決流量無法被有效利用的現實難題。

九枝蘭:無論是線上商城還是小程序,做的都是流量的生意,有了流量才有用戶沉澱。對中小商戶而言,流量成本這麼高,只有花錢買流量這一條路可走?

衛曉祥:首先可以確定一點,電商的本質就是流量,沒有流量就意味著沒有人。

其次,小程序天然自帶流量。微信10億用戶,小程序2億用戶形成了微信龐大的流量紅利,網民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很長,誰能在網民消費微信的時間段內嶄露頭角,誰就能獲得這些天然流量。

再次,小程序被微信寄予厚望。微信開放了50多種流量入口,能夠相對容易地讓用戶發現。微信希望小程序能承載商戶想要獲取的流量紅利。

九枝蘭專訪微盟:紮根微信,掘金小程序,微盟如何脫穎而出?

入口主要是消息列表頂部位置,搜一搜的小程序搜索入口,發現頁的小程序入口以及附近的小程序。除了這些展現位置,近期還有消息說小程序的商品搜索功能正在內測。電商小程序的春天已經來了。

最後,小程序做的是增量市場,它正在分流傳統電商的公有流量。小程序通過流量入口和廣點通被更多的潛在用戶看到,而這些潛在用戶也是傳統電商的目標,這是一場小程序電商和傳統電商的較量。

通過以上第四點,我們發現:對於電商企業而言,是選擇傳統的電商模式在微信流量池中高成本獲客?還是選擇小程序電商,利用微信已有的大流量入口,選擇社交電商模式,藉助商品搜索的機會搏一搏增量市場呢?答案顯而易見。

把公有流量沉澱下來轉化為私有流量,需要藉助工具做輔助,基於營銷漏斗和RFM模型,微盟為企業提供了很多營銷玩法。

九枝蘭:如何看待小程序紅利和社交裂變這種現象?

衛曉祥:微信中的社交關係鏈十分龐雜,社交裂變的效果會帶來指數級的增長。因此社交裂變被很多商家奉為營銷的不二選擇,趨之若鶩,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去做裂變,停不下來。

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不要違背國家的政策和平臺的規定,隨著小程序的訪問增多,微信的規範體系也逐漸建立了起來。我們發現,微信不希望變成商家營銷的工具,但是它同時又希望各個玩家能夠享受到平臺紅利,所以它出臺了相關政策,希望讓引流更健康,讓企業的流量獲取更精準,整個微信生態才會良性發展。

現在很流行的電商玩法,比如拼團、砍價、秒殺,滿足了消費者的佔有慾,但社交裂變一定不要違反國家政策和微信平臺的規定,否則很難做長久。

九枝蘭: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商家如何上手,把電商小程序做起來呢?

衛曉祥:對商戶而言,最重要的一點,要去研究整個微信的生態,弄清楚社交裂變究竟怎麼就做成了。無論之前做沒做過新媒體,最好嘗試一次新媒體營銷,嘗試通過新媒體獲取流量,嘗試通過社群獲取客戶,很多技巧需要自己摸索。商戶在學習、研究的同時,多關注微信生態的開放態度,微信的開放程度越大,大家享受流量紅利的機會就越多,我們就應該廣泛地多做嘗試。

如果要做,怎麼獲取流量?

1、做拼團、砍價、分銷、直播,這是比較常見的獲取訂單的做法;

2、小程序和公眾號相關聯,利用公眾號和營銷插件做粉絲沉澱。從公眾號進入小程序的流量比例相對較高,微信的營銷插件也能協助商家獲客;

3、做社群,社群能夠幫助商家快速聚眾人氣(小程序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可以分享到社群);

4、做內容,通過內容引流。個別行業的小程序可以直接插在內容文章頁裡面,通過內容營銷傳播小程序;

5、精準廣告投放。付出一定的成本去做騰訊社交廣告,用戶畫像越清晰,投放越精準;

6、打通線上線下會員體系,用小程序鏈接。

在線上引流的過程中不要忘記為線下倒流。核算成本,線下的轉化可能還相對便宜一些。無論是門店還是其他線下場景,多做一些商城二維碼的漏出。

九枝蘭:當流量湧入電商小程序之後,粉絲沉澱工具是如何承接並留存這些流量的?

衛曉祥:工具的重要性,在於輔助商家做電商閉環。在流量的承接、沉澱和轉化階段,可以藉助SCRM軟件深耕每一名用戶。

基於營銷漏斗的理論,粉絲沉澱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我更希望企業營銷人的思維能夠有所轉變,尤其是從傳統電商轉做社交電商的營銷人。傳統電商付出成本獲取流量後,一定要構建自己的流量池(比如小程序),藉助社交電商的玩法靈活獲取公有流量(比如社交裂變),同時經營好自己的私有流量。流量池對企業營銷的影響非常巨大,營銷人從思維上要轉換過來。

在運營層面,電商的本質沒有變化,大家的供應鏈還可以用同一套,最大變化在於線上線下要打通起來。線上線下打通除了可以優化門店的商品結構以外,還能把線上業務引到線下,同時將商品、服務和活動一體化,實現1+1大於2的效果。

九枝蘭:微盟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有哪些好的經驗或案例能夠提供給我們學習?

衛曉祥:微盟6.18活動剛剛結束,我們通過「語音紅包」成功幫助商家曝光、引流。6.18活動旨在幫助微盟的商戶去做促銷,把微盟自有的資源和流量輸送給商戶,幫助他們做銷量。微盟的活動預熱跟傳統電商的預熱不太一樣,如果只是宣傳優惠,提供各種優惠券,相當於回到了傳統電商的推廣模式。微盟通過「語音紅包」切入社交電商,用戶根據文字口令,說出相應的語音,就能獲得一定金額的隨機紅包,頓時在用戶群體中病毒式的傳播開來。

「語音紅包」有兩個側重點,一是獲取公有流量中的用戶,二是發放參與微盟活動的商戶的優惠券,這是很典型的社交裂變營銷。我們把獲取的流量沉澱在營銷大號中,提前兩週就開始倒流。在6.18當天,我們在大號上把活動推出來,支持我們的商戶。因為前期流量引爆做的比較徹底,活動期間,商戶的轉化率非常可觀。除了「語音紅包」,微盟也會嘗試更多社交電商的新玩法,以提高用戶互動性為主,不斷去總結和思考,為我們的商家提供更多提升銷量的方法。

九枝蘭:商家投入精力和人力做社交電商,多長時間可以看到效果?

衛曉祥: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但可以預見的是,只要能把新用戶經營好,業績一定會迎來增長期。舉個例子,微盟服務過的一家普通商戶,賣方便粉絲,產品很普通。線上平臺啟動的時候,粉絲為零,之前做了幾次活動,積攢了七八千粉絲。雖然只有幾千個粉絲,但粉絲都很精準,商家每週都會準備一些粉絲福利,利用微盟營銷插件,與粉絲真誠互動。商家利用微盟的旺鋪會員體系,不斷完善線上客戶管理,實現精細化客戶運營。

三個月之後,店鋪銷量達到20萬。方便粉絲不過幾元錢一桶,粉絲量都沒過萬,卻能獲得20萬的月收入,維護好新老客戶,訂單轉化率會呈指數級增長。

九枝蘭:講講微盟的服務優勢,如何幫助企業贏得用戶?

衛曉祥:微盟發展到現在,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得益於自身的兩點優勢。一個是微盟的產品研發優勢,微盟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特別注重研發力量,一直在儲備在蟄伏,保證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景之下,能做更多的產品創新。其實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微盟就開始往垂直領域發展,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各個垂直行業進行了解,也培養了大量人才,去做整個產品的策劃。

另一個優勢是微盟的銷售服務體系,我們以實操體系和代理商體系為框架,搭建起了整個服務體系,這是一體化的,從售前、售中、售後,一體化的幫商家解決問題。

這兩大優勢應該是支撐微盟走到今天的大而美的優勢。

九枝蘭:小程序發展趨勢會怎樣,小程序營銷還有哪些新的突破點,是否會有新的紅利?

衛曉祥:小程序出來之後,大家似乎並不關心小程序本身是什麼,而是關注微信對小程序的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關注微信給小程序開放的流量入口,當我們再往深入去看,最初的一些觀點都已經改變了。

在我看來,小程序接下來一定會走到線下。小程序是一個天然連接一切的載體,無論是微信內的應用,微信生態的第三方應用,還是傳統軟硬件,AR硬件,都可以和小程序連接。

這種連接體現在三個方面:

1、小程序加大數據。在零售行業,大數據分析人群畫像,指導商戶選址、洞察用戶,通過小程序對接服務。

2、小程序加硬件。線下場景中,智能硬件的應用越來越常見,比如智能顯示屏,還有新興的商業形態,如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都能看到智能硬件的身影,而連接硬件的載體就是小程序。用戶用小程序開門、選品、購物、付款,該場景中,小程序的連接作用幾乎不可被取代。

3、小程序加會員。會員體系的終極場景將在線下會員店淋漓盡致地展現,未來的門店可以叫會員店,商家根據會員用戶畫像對門店的商品結構進行優化,從而符合來店會員的購物習慣和體驗。舉個例子,門店A的會員大部分是時尚、潮流的90後,那門店商品的擺放和活動就要照顧時尚的年輕人。同時,小程序作為連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會員進入小程序如同進入門店,獲得一致的購物體驗。在這個方向,還有很多沒有開墾的領域,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創新。

我曾經講過,縱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微信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主幹道,小程序含著金鑰匙出生,正在成為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基礎設施,它像水電煤一樣存在,貫穿消費者的生活,影響著我們。

是的,小程序實現了國人“觸手可及”的夢想。

衛曉祥,任微盟新零售事業部產品總經理,專注於互聯網14年;2014年加入微盟,先後打造了智慧零售、智慧門店、智慧城市三大體系以及10餘種行業解決方案;成功幫助上百萬傳統企業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