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釘子戶」啃下「硬骨頭」 天河區全面治違

拆除“钉子户”啃下“硬骨头” 天河区全面治违

■廣州市天河區城管局於9月10日上午對駿景花園北門西側的已經過期的臨時工棚進行拆除。

拆除“钉子户”啃下“硬骨头” 天河区全面治违

雷霆拆違,上萬平方米過期臨時工棚被夷為平地

拆除一處面積上萬平方米的違法臨建,僅用時半天!繼9月6日成功拆除一棟5層違法建築後,廣州市天河區於昨日上午再次重拳出擊,以雷霆速度對位於駿景花園北門附近的過期臨時工棚進行拆除。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區已治理違建近15萬平方米。新快報記者從天河區城管局獲悉,下階段將進一步加大對違法建設清拆整治和治理工作力度,全面啟動最嚴治違攻堅,堅決拆除“釘子戶”,啃下“硬骨頭”,以治理違建為重要抓手,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和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優化宜商宜業環境和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肖韻蕙 通訊員 周海棠

■圖:新快報記者 龔吉林

直擊現場 執法人員現場邊搬邊拆

10日早上8時,新快報記者在天河區駿景花園北門西側一處臨時工棚外面見到,執法人員已在現場整裝待命。

8時許,兩輛挖掘機被運抵現場,隨即開進工棚內。“最後清理,準備斷電!”隨著天園街城管執法部門負責人一聲令下,經過執法隊員仔細確認後,藏在工棚深處的公共廁所和浴室第一個被拆除。新快報記者瞭解到,工棚共有5棟3層臨建,3棟1層臨建,加上洗車檔和花店,總面積約12000平方米。2018年7月,天園街執法隊組織對轄內臨時性建築情況進行摸查時,發現原駿景花園項目工地內的臨時工棚已於2016年10月到期,屬於違法建設。為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生活質量,天園街決定於9月10日上午對此違規建築進行拆除。“我們提前一天進場清理,協助當事人拆空調,搬運設施設備。”上述負責人告訴新快報記者,9日,城管執法隊員和環衛工人等近百人進入工棚,一直忙到當日晚上10點多。

上午8:30,拆完公廁和浴室的挖掘機接著拆除D棟3層宿舍。同時,執法隊員進入與D棟相鄰的C棟宿舍,用手推車清出數車電線。上午9時左右,一棟2層宿舍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被夷為平地,到中午12時,工棚內餘下的臨時建築也相繼被拆除一空。新快報記者在現場留意到,雖然執法部門提前發出通知,但直到昨日早上,仍有人員在工棚裡面活動。暫住在此處工棚的劉小姐,在現場執法人員的幫助下,從她的宿舍裡搬出了4箱個人物品,以及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家電。她還想把房裡的熱水器和淨水設備也拆除帶走,執法人員也馬上聯繫了專業人士到現場拆卸。此外,城管執法部門還安排了車輛幫助運走當事人的大量物品。“上午已運走了6車。”一位執法人員說,為做好拆違,他們會盡量幫助當事人解決運輸問題。據天園街城管執法部門介紹,由於開發商與承建商在工程款結算上有爭議,故該處臨時工棚到期應拆未拆,變成了違法建築。新快報記者瞭解到,為確保順利拆違,昨日,街道司法所和城管執法隊“駐隊律師”也來到了工棚現場,為爭議雙方搭建了溝通協商的平臺。

“我們的總體態度是不妥協、不讓步、不打折扣,堅決拆除城市毒瘤。”天園街負責人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園街治理違法建設總量較少,“都是去存量,完全沒有新的增量”。

治違有招 以情理法“攻心”,啃下“硬骨頭”

在拆除此處過期的臨時工棚之前,天河區已經強制拆除了一塊“硬骨頭”。9月6日,多部門聯合對鳳凰街漁沙坦荔枝園街的一棟5層違法建築進行了拆除。新快報記者瞭解到,2014年10月起,違法建築當事人張某未經城市規劃部門批准,在位於天河區鳳凰街漁沙坦荔枝園街10-1號擅自興建一棟五層加梯間房屋。該建築屬框架結構,佔地面積約257.1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416.95平方米,完工後住了10戶人(4戶屋主,6戶租戶)。上述行為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構成違法建設。

9月6日上午8時許,天河區鳳凰街道對此違法建設的新樓進行了拆除。據介紹,在認定該建築物屬於違法建設並對其發出責令限期自行拆除的行政處理決定和《催告書》、且當事人逾期未自行拆除後,天河區城管局經報天河區政府同意,對此違建樓房進行了拆除。鳳凰街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拆違前,政府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在城管部門對該違法建設進行立案查處期間,當事人的態度一直非常強硬,甚至多次表示要做出極端舉動,不配合拆除。鳳凰街特意派出兩個工作組上門做工作,一個工作組專門負責對租戶進行勸離,另一個工作組則負責繼續對事主進行勸導。在工作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的攻心策略下,9月5日,在事主和多部門工作人員的全力配合下,最終把所有物品打包完成,為9月6日的拆除工作鋪平了道路。

據悉,天河區把堅決打贏違法建設治理攻堅戰作為落實“兩個堅決維護”的具體行動,以中央巡視和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落實為契機,根據9月5日廣州市治理違法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區以過硬的手段堅決治理違法建設,吹響了違法建設治理攻堅戰的衝鋒號。在戰術上,天河區經過周密部署確保 “糧草先行”。此前,天河區領導多次就違法建設查處工作召開會議和實地督導。5月29日,天河區召開了2018年“散亂汙”場所清理整頓和違法建設治理誓師大會。而且,天河區先後制定印發了《天河區嚴查嚴控違法建設專項行動方案》《天河區2018年違法建設治理工作方案》《廣州市天河區違法建設治理與城市連片開發更新改造有機結合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穩步推進治理違法建設工作。

其次,天河區及時協調解決查控工作中的問題,堅持 “早發現、早制止、早上報、早拆除”的原則,查利益鏈,懲責任人,做到發現及時、制止有力、查違見效。天河區城管局緊密協同有關部門,及時履行相關執法程序,對拒不履行整改的在建違法建設予以強制拆除,有效地遏制了新增違法建設。此外,天河區積極推動對存量違法建設治理工作。今年以來,天河區結合高(快)速路沿線及橋下空間整治、河涌沿線環境整治、散亂汙場所清理整治、違建治理與城市連片開發改造有機結合等工作,分類治理清拆了華快、廣河、北環、廣深、廣園等高快速路沿線、新塘沐陂半島地區、馬鞍山北片地區、金融城東區、冼村舊村地區、車陂湧、棠下湧、獵德湧、沙河涌、深涌、烏湧沿線等一批歷史違法建設和亂搭建。

拆除“钉子户”啃下“硬骨头” 天河区全面治违

掛圖作戰 堅決拆除“釘子戶” 啃下“硬骨頭”

2018年以來,全區已完成治理違建181.73萬平方米,佔全年任務總量的70%以上……根據統計數據發現,從2014年到目前,天河區拆違工作逐年提速,隨著拆違數量及面積持續遞增,存量違建也在不斷消減。僅今年8月份,全區依法治違14.66萬平方米。由此可見,天河區已經擼起袖子開啟最嚴違建治理模式。

新快報記者從天河區城管局瞭解到,接下來,將圍繞中央巡視反饋的違法建設問題、年度違法建設治理任務、河涌違法建設治理任務等重點工作,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做到立行立改、全面整改,進一步規範城鄉規劃管理秩序,全面提升城管標準化、精細化、品質化水平。進一步加大對違法建設清拆整治和治理工作力度,健全完善長效治理機制,緊密協同有關職能部門依法依規查處違法建設,紮實推進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在掀起新一輪的攻堅戰中明確部署具體工作:對未處理完畢的違法建設進行列表,實行目標管理、掛圖作戰、逐一銷號。按照清拆時間表進行處理,做到處理一宗,銷號一宗;按照《廣州市在建違法建設快速查處程序工作規程》,對符合“立查立拆”程序的違法建設實施快速查處,縮短查處工作流程,確保在建違法建設“零增長”;按照“屬地負責,持續攻堅”原則,嚴格落實區、街、村(居)三級查控責任,各部門、街道要加強溝通配合,齊抓共管,協同作戰,嚴格依法查處,堅決拆除“釘子戶”、啃下“硬骨頭”;結合“信用中國、信用廣州”系統建設,將違法建設相關信息報市城管委錄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將違法建設當事人列入房管“黑名單”,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效應。

同時,對及時提供證據和線索,查人查事相結合,斬斷違法建設利益鏈條,從嚴打擊違法建設的暴力抗法當事人,使違法建設當事人不敢為、不想為、不能為,努力實現法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繼續在全區推進“律師駐隊”工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執法難題;充分發揮村、社和居委會黨支部的基層戰鬥堡壘作用,積極落實治理任務,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問題解決在一線。同時把治理違法建設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結合起來,對治理違法建設工作中發現涉及黑惡勢力的,及時向區領導小組或政法、公安部門提供線索,堅決剷除黑惡勢力,起到治理一處、震懾一片的效果;對各街治理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實地核查、督導。安排專項督導檢查,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公佈各街每週工作進度,及時督促整改進度偏慢街道,按要求、按時間完成整改任務;對落實整改任務不到位、進度指標未完成、弄虛作假、查控新增違法建設失責,及時向區監委移交違紀線索,對機團單位、企事業單位不配合治理違法建設等情況,嚴格進行責任追究,對造成嚴重後果的,移交相關部門處理。

治違目的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眾所周知,違法建設的野蠻生長,不僅會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品質,壓縮城市發展空間,還將嚴重阻礙經濟社會各項重點工作的推進,影響城市肌體的健康和活力。面對治違難題,廣州開出良方:堅持治理違建與治理環境同步推進;堅持治理違建與產業轉型升級同步推進,把治理違建作為城市更新改造和村級工業園區轉型升級重要抓手,向治理違法建設要空間,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治理違建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天園街負責人表示,治理違法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發展,比如天園街本來就是優質街區,並已形成了以廣州信息港、天河科技園、羊城創意產業園和黃州工業園“一港三園”為核心的經濟結構。此前,天河被正式納入全省首批“互聯網+”小鎮名單。以天園街道轄區為主體和基礎,並納入棠下街道的部分範圍。天河依託廣州信息港互聯網產業集聚區、羊城創意園互聯網文化創意區、華景軟件園互聯網研發創新區三個核心區,天河公園休閒區、穗東生活區、駿景生活區三個配套區以及中山大道互聯網應用帶,打造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互聯網 ”小鎮。而打贏違法建設治理攻堅戰,將拆除、整治、建設、美化有機結合,才能更有力推進城市環境治理、重大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掃黑除惡、民生建設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對於提升優化未來“互聯網+”小鎮整體環境,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將支持轄內羊城創意園等園區依法依規進行微改造,助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堅定不移拆除城區毒瘤,不僅對美化人居環境、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是十分有利的事情,也是打造“互聯網+小鎮”的重要基礎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