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1992年,一家中国车企在重庆袁家岗萌芽,初期进军摩托车市场,如今,它是蝉联多年的中国车企出口销量冠军,它就是力帆汽车。

当前的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是世界范围工业格局的新一轮调整,中国车企有着自己的新想法,它们想要通过自我的努力,站在和全球跨国车企巨头们一样的起跑线上。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2017年10月底,对于力帆汽车来说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它迎来了新的领导班子,开启了属于力帆的全新时代。时间过去近1年,在如今这个各家车企都在纷纷发声的节点上,很多人都好奇力帆这家海外销量最优秀的中国车企有着怎样的变化。

抱着这样的疑问,在时机巧合之下,我们采访到了力帆股份总裁马可。想要探究,力帆如何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及智慧服务出行服务进行转型、进行升级。

对于智能一词 不是点的问题

“绝不是一个导航一个娱乐就叫做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这是马可的核心观点。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智能是如今汽车发展的新趋势,荣威RX5最早带来斑马系统,中国开始有了互联网汽车的概念,可以实现自然语音识别并转化为具体操作指令,不断的进化之下,如今可以通过语音让车辆实现熄火/启动等功能。

但,这如今也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汇,智能汽车们几乎是统一模式的奔向了市场化,奔向了变现。大屏、APP、在线导航、在线娱乐,成为了市场中车型们新的卖点。

对于力帆来说,简单的在车上装备一个车机、语音交互、大屏,这些很好实现。但对于智能这个词,力帆或者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不是单纯的从点来入手,而是面。

从马可的角度来看“此前的力帆汽车、中国汽车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而如今的力帆汽车,要从体系上开刀,在顺应消费者需求的转变,顺应汽车产业升级的大势,实现整体的一个深度智能。”

它的解决办法是交互

回归智能汽车真正的定义,什么是智能?智能从学习之中而来,这意味着,车辆的系统要通过AI、云数据、计算引擎三者的结合,不断与人类进行接触,最终拥有自身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并进行交互的能力。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所以,依然是那个时间节点,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提到智能化。这个范畴很大,比如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车辆的电控系统、数据,都可以被称之为智能化。但,同样的,这也是一个点的问题,解决的只是部分问题。

在采访中,马可给出的观点是,真正的智能汽车关键属性是要具有汽车使用本身相关联的数据的交互

解读之下,目前的智能汽车所实现的其实只是一个给予车主的舒适性功能。并未体现出智能化、网联化,目前的智能汽车仍然是游离于整个体系中的单独个体,车主在具体使用中产生一些数据抵达云端。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力帆想做智能汽车,并非单纯的个体或网络中某个数据下行接受的装置,而是成为整个智能体系中的一个单元,一个交互结构。也就是人与车、车与车,车与交通场景的数据交互。

所以一切从研发阶段开始,就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数据交互和水到渠成

“真正的智能就在数据交换,通过数据得到逻辑,通过逻辑才能得到智能化。智能就是逻辑的体现,没有数据谈何智能。”这是力帆集团总裁马可对于智能化的理解。

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它要经历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推向市场销售、营销,进入车主手中继续经历维修保养等具体使用环节,最终走向报废或二手车销售市场。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既然力帆要解决的不是简单的点的问题,那就要纵深的展开面的话题。

它想做出何种差异?还是要从数据层面入手。

在汽车的整个生产制造、产品使用的完整生命周期中,充斥着许多不同维度的大量数据信息。既然力帆提到数据交互这一概念,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在车主用车、驾驶等多个环节的过程中,最终应用自身的收集与分析,力帆将适合消费者出行需求的点,融入设计之中。

回到对车主的角度上,这意味着,力帆汽车的智能汽车产品将与市场中产品有着很多功能上的差异。譬如说,在使用中不断采集记录,解决车辆可能或即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在驾驶过程中,通过收集乘客数据,分析驾驶习惯,帮助其获取更好的驾驶体验等等。

而这,只是一个基础的使用层面差异。

更多的差异融合体现在深层

“服务是一个通道,只有有服务的通道才能产生数据流,最终完成汽车怎么实现智能化,一定是有数据落地的。”

如今的汽车车主,实际上从购买过程之中很少和品牌、经销商体系取得联系,这有悖于数据交互这一基准概念。因为,车辆的购买只是一个开端,更多的数据要在实际使用之中才能出现,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真正有挖掘价值的。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举例而言:对于非常多的车主,除非车辆发生了故障、事故、需要保养时才会去4S店,也就是说车主和品牌没有交互,这就

与数据交互的智能化理念相违背

此前的汽车后市场环节中,车主往往会遇到价格差异巨大、残次品配件、真假配件等非常多的坑。目前车辆发生了故障去4S店进行处理,更多是技师分析故障码后的不断检修。力帆想做的是,拥有数据交互能力的智能汽车。想要达到的是,在不断的数据交互之中,智能后台直接分辨出车辆的故障原因,减少部件的更换,同时在网联智能端的价格也是统一配套,更加透明。

再比如,为车主提供更智能的用车体验,拥有了数据交互能力的智能的力帆汽车,会在车辆显示端(手机APP)上提醒诸如车辆制动器损耗较大、某个零部件出了什么问题、距离最近的服务站在哪里,并且在组合上在线预约等一系列功能。

让整个维修-保养-消费的过程,全部实现数据的主动交互,将价格、维修地址、更换部件等准确信息,清晰的以在线可视化的结果呈现给消费者。

同理,涉及汽车后市场价值智能化挖掘的,还有保险、金融等行业。当车辆保险要到期之时,不再需要到营业厅、4S店或者是电话保险,车辆的数据平台即可为你推荐最好的保险、金融模式。

实现这些,需要的是极大量的数据收集以及分析。解决数据收集的问题,是关于力帆的下一个话题。

关于未来的第一步

根据马可的介绍,力帆的未来计划很明确,让智能化升级去提升产品,第一步是在传统汽车身上加上数据交互的能力。

在力帆的未来规划中,着力于孵化汽车后市场服务公司,为产品做全方位支撑。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目前已经落地执行的是盼达用车,在共享领域做出行服务,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它就是力帆破解未来数据交互的答案之一。

不同于常规租车公司,盼达的特色在于在智能调度层面,它的定义实际上是智能出行公司,目标是实现车辆的数据化管控。

时下的盼达旗下员工总计300余人,其中70%都是软件工程师。未来的大趋势是自动驾驶,目前的盼达致力于解决的是,无人驾驶车辆归属点的问题。在无人驾驶技术还不能市场化之前,用数据调度去逐步实现这个过程。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靠大量的经济模型去测算,让自己的车辆分布变的最合适,逐渐摸清市场的习惯、消费者习惯。这是力帆在智能汽车方面的提前布局,也是良好的技术支持。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二是移峰,能源服务公司,做能源的二次供给服务商,做好国家电网和客户之间的桥接,从换电到充电,打造一个专业的电能服务公司。客户从线上购买了汽车之后到车辆报废期间的所有服务,由这个服务品牌来支撑。

“做任何企业,必须坚守实业,今天这个时代是个活下去的时代,是生存下去的时代,切不能急功近利。”这话说来简单,真正的推动则艰难。

仔细看来,如今的力帆汽车拥有了自己关于智能汽车的新维度。

造车理念方面,力帆将数据交互定义为智能化标准;

产业理念-从研发、设计、使用、车后等多层面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数据交互,最终摸准消费者们的真正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的生产、制造;

执行理念-力帆也是先行者,耗资重金打造的盼达用车,是它的数据收集分析之源,有了这一基础才能给出更合理的未来智能出行方案、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传统汽车碰撞智能制造,新力帆大刀阔斧转型升级

对于未来,力帆想说什么呢?根据与马可的沟通,力帆的主营业务就是回归到产品的打造,打造具备车辆、数据采集、数据交互这样新一代的产品。

最终,成为一个投资集团。

回顾中国汽车行业,这种模式在市场之内不常见,关于智能这一点,很多厂家把它变为口号,很多厂商将其融入车内变为产品销售中的卖点。

却少了一个关乎真正智能发展的数据之源。你我也看到了,力帆汽车做的事,在未来来临之前,提前做好布局。而这种创新的探索,相信会让力帆这家注重实业的厂商,在未来交出一份不同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