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近年来,在“正能量”“温暖”“小确幸”这些词被过度消费之后,仿佛矫枉过正一般,一股新鲜而强大的“小确丧”向我们的生活奔涌而来。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这种文化乍一看不是那么“伟光正”,不过它却来自于真情实感,正如老话常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管服不服、认不认,假如生活绊了你一跤,你还是得规规矩矩爬起来,继续充满希望的努力生活。于是乎,有一个词儿突然被人们重视起来——逆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人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有聪明过人的头脑,却往往忽视了这个更能决定孩子人生成功与否的因素......

什么是逆商?

有位妈妈表示,她的孩子无论是游戏还是玩闹,都不允许自己输,不然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比的沮丧和失落,很长时间都不说话。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有这种体会孩子输不起。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其实,孩子好胜心强很正常,尤其是在三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形成,都希望体验到“我能行”,不想让自己比别人差,而一旦体验到了失败,就会生气、暴躁。

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会不断的提升,也就是所谓的“逆商”。

逆商,全称为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情感-疏解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因为挫折而灰心丧气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给与理解,而在此时,值得注意的做法是要多给孩子鼓励而不是表扬。

父母的过度表扬容易让孩子形成心理定向,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聪明的,不需要努力也能够成功。

斯坦福大学卡洛杜威克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应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即一种允许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促进进步和问题解决的态度。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不会害怕挫折。因为他们会自我激励,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会是那种一见打击就崩溃的情形。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

认知-告诉孩子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

《当幸福来敲门》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你认为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让孩子适当的体验失败。不要求孩子事事都表现得很好,与孩子一起游戏,不要刻意让着孩子,适当的失败反而有助于孩子成长。

给孩子挫折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在逆境中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用以承受各种失败的打击。

思维-教孩子如何应对挫折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遇到挫折,要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对于孩子的失败和错误,父母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告诉孩子哪些可以改进,哪些力所不能及。

提供孩子看问题的不同视角,让孩子的思路具有变通性。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失败的情绪里”转移到“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因为玩不好拼图而发脾气了,我们就需要告诉孩子一些拼图的技巧,教孩子战胜挫折的办法。

面对“丧文化”的侵袭,你家孩子的逆商够用吗?

懦弱的父母会避开挫折,让孩子停止成长的脚步,丧失奋斗的勇气,最后变得孤独无助;而坚强的父母会直面挫折,下定决心,鼓励孩子再一次尝试和坚持,将挫折视为挑战和机遇。

对孩子来说,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直面挫折,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