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近年來,在“正能量”“溫暖”“小確幸”這些詞被過度消費之後,彷彿矯枉過正一般,一股新鮮而強大的“小確喪”向我們的生活奔湧而來。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這種文化乍一看不是那麼“偉光正”,不過它卻來自於真情實感,正如老話常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管服不服、認不認,假如生活絆了你一跤,你還是得規規矩矩爬起來,繼續充滿希望的努力生活。於是乎,有一個詞兒突然被人們重視起來——逆商。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會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輔導班、興趣班,人人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有聰明過人的頭腦,卻往往忽視了這個更能決定孩子人生成功與否的因素......

什麼是逆商?

有位媽媽表示,她的孩子無論是遊戲還是玩鬧,都不允許自己輸,不然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無比的沮喪和失落,很長時間都不說話。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有這種體會孩子輸不起。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其實,孩子好勝心強很正常,尤其是在三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形成,都希望體驗到“我能行”,不想讓自己比別人差,而一旦體驗到了失敗,就會生氣、暴躁。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會不斷的提升,也就是所謂的“逆商”。

逆商,全稱為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作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情感-疏解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因為挫折而灰心喪氣時,我們應該第一時間給與理解,而在此時,值得注意的做法是要多給孩子鼓勵而不是表揚。

父母的過度表揚容易讓孩子形成心理定向,他們會覺得自己就是聰明的,不需要努力也能夠成功。

斯坦福大學卡洛杜威克教授在研究中指出,應該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即一種允許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促進進步和問題解決的態度。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思維,就不會害怕挫折。因為他們會自我激勵,努力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不會是那種一見打擊就崩潰的情形。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更強,也就是更加堅毅。

認知-告訴孩子失敗是人生的一部分

《當幸福來敲門》有一句經典臺詞: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讓孩子適當的體驗失敗。不要求孩子事事都表現得很好,與孩子一起遊戲,不要刻意讓著孩子,適當的失敗反而有助於孩子成長。

給孩子挫折的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讓孩子在逆境中依舊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用以承受各種失敗的打擊。

思維-教孩子如何應對挫折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遇到挫折,要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對於孩子的失敗和錯誤,父母給予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和失敗的原因,告訴孩子哪些可以改進,哪些力所不能及。

提供孩子看問題的不同視角,讓孩子的思路具有變通性。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失敗的情緒裡”轉移到“思考怎麼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因為玩不好拼圖而發脾氣了,我們就需要告訴孩子一些拼圖的技巧,教孩子戰勝挫折的辦法。

面對“喪文化”的侵襲,你家孩子的逆商夠用嗎?

懦弱的父母會避開挫折,讓孩子停止成長的腳步,喪失奮鬥的勇氣,最後變得孤獨無助;而堅強的父母會直面挫折,下定決心,鼓勵孩子再一次嘗試和堅持,將挫折視為挑戰和機遇。

對孩子來說,挫折是成長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直面挫折,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