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中爲什麼要最先打開萬曆那座陵墓,剩餘的又爲何不繼續發掘?

司馬牛腩


萬曆可能是最悲劇的皇帝之一了,墓沒被盜墓賊給盜了,卻偏偏碰上了大文豪郭沫若。萬曆之墓能夠被挖開,這一切都是因為郭沫若。郭沫若不僅僅是個大文學家,同時還是一個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非常的喜歡歷史,而且他的主張是考古必須得挖開古墓,他的目標就是讓那些歷史中出名的寶貝重見天日。

郭沫若一開始並沒有打算打開萬曆之墓,他的目標是武則天的乾陵和秦始皇陵還有朱元璋墓,武則天墓裡面可是葬著兩個帝王,並且武則天死的時候正是大唐盛世,裡面的寶貝有多少不言而喻。史書也曾記載裡面寶貝無數,歷史上想打開武則天墓的人多的都數不清,僅史書記載的就有三次,這三次盜墓,每一次都出動了最少上萬人, 他們全都無功而返。

秦始皇墓不用過多的介紹,全世界人都想看看這位千古一帝的墓裡面有什麼寶貝,郭沫若曾經對人說過,武則天墓中可能有《蘭亭序》真跡,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目睹一下這件文物。於是乎郭沫若帶了一大批文人和考古學家們每天請求挖掘武則天墓,他們做出了詳細的計劃。

因為他想挖的墓實在太過珍貴,並沒有得到允許,郭沫若轉而求其次,他想著先挖其他皇帝的墓練練手,等練好了再去挖武則天墓,他選中了萬曆的墓。萬曆真的是太悲劇了,墓被挖開暫且不說,挖他墓的目的就是練練手,估計萬曆泉下有知能氣的冒煙。

最終他們還是打開了萬曆之墓,萬曆作為一代帝王,墓裡的文物肯定不少,當時記載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而且還有很多的絲織品,彷彿新的一樣,可是這些東西見到空氣之後,立馬就飛灰煙滅。這次挖掘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考古悲劇。因為這件事,國家規定,從此之後不允許挖任何帝王墓,考古界也從這裡開始,不在挖掘保存完好的古墓,這一切都歸功於郭沫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萬曆皇帝可能到死都想不到數百年後自己竟然會被當作練手對象給刨了個底朝天,萬曆皇帝在位年間所做出的事情是非常奇葩的,但是在他死後數百年,他的陵墓也遭遇了非常奇葩的事情。


自古以來,但凡皇帝陵寢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存在之外,很少有皇帝陵寢能逃過盜墓賊的魔爪,對很多盜墓賊來說,他們挖掘皇帝陵是全心全意的,是誓要搬空裡面所有金銀財寶都不罷休的。

但是萬曆皇帝的定陵就不一樣了,它之所以被髮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郭沫若等人對所想要挖掘的朱棣長陵瞭解得不夠深入,怕會對長陵裡面埋葬的珍貴文物造成損壞,所以就挑選了規模不如長陵宏大、但結構和長陵差不多相同的定陵下手,想通過挖掘定陵積攢一些打開長陵的重要經驗。


死後難逃悲催的萬曆皇帝

於是萬曆皇帝的屍骸就開始遭殃了,定陵在被打開之後,因為保存文物的技術不達標的原因,定陵中很多精美的陪葬衣物開始發生了氧化,許多精美的龍袍綢緞在這個過程中毀壞得破爛不堪,全然失去了精美的模樣。

而在數年之後,特殊時代降臨了世間,被擺在定陵博物館中的萬曆皇帝棺槨和他的兩具妃後棺槨被激憤的人們拉到了廣場之中,焚燒燬壞了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的文物也受到了毀滅,在重見天日沒幾年時間後,它們又開始塵歸、塵土歸土,失去了它們所有的光芒。

這次挖掘的行動是一次很大的錯誤,它給整個考古界帶來的改變並不是因為數年後的毀壞帶來的,而是在剛剛挖掘完沒多久之後,就被人們認定為了巨大的錯誤。

郭沫若最感興趣的三座帝王陵墓

雖然這次行動的主要牽頭者是當時北京的大佬、有著很深歷史背景的吳晗,但實際上的推動者卻是郭沫若本人,吳晗是在郭沫若的說服影響下,才和郭沫若一起加入發掘定陵的工作中的。

郭沫若是非常積極狂熱的皇陵挖掘人士,在他的想法中,每個皇帝陵墓中埋藏的文物都應當是與世人共享的,如果埋藏在地底下那這些文物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因此他一直在積極地推動著各種挖掘皇陵的工作。

其中他頭號想挖掘的就是秦始皇的陵墓,只不過這個工程太浩大、太困難了,他是暫時沒機會的,因此他退而求其次,把目標放在了朱棣的長陵和唐高宗、武則天的乾陵中。

而他之所以對這兩處陵墓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處陵墓沒有受到任何盜墓賊的光顧,而且這兩處陵墓中分別可能埋葬著兩件很重要的文物。

唐高宗乾陵中很有可能埋葬著蘭亭集序,雖然無法確定,但即便只有一絲的機會,那也是能讓郭沫若感到狂熱的,因為蘭亭集序對文人們的影
響實在太大了,他做夢都想象著能在有生之日親手觀摩一眼蘭亭集序


長陵中永樂大典對郭沫若的影響

而長陵之中則埋葬著意義非常重大的永樂大典,朱棣在位年間做出了兩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他動用無數國力派遣了鄭和七下西洋,這件事的耗資非常巨大,是朱棣炫耀國力的一種表現。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修訂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古代歷史中非常重要的百科全書,總部大典一共有1萬多冊、2萬多卷、3億七千萬字,幾乎涵蓋了當時的各個學科、各種知識,可以說得上是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瑰寶。

但是流傳到現在的永樂大典卻是極度殘缺的,永樂大典流傳到乾隆時期的時候就已經缺少了一大部分。

最後在乾隆修撰四庫全書的時候又被乾隆皇帝修改的面目全非,在八國聯軍的時候丟失了一部分,溥儀在位的時候又被宮中的太監偷走了一部分,所以現存的永樂大典其實是非常殘缺不全,如果把原本的永樂大典比作一個人的話,那現存的永樂大典可能就只相當於一個人的手臂。

而長陵之中雖然還不確定有沒有永樂大典,但因為是朱棣人生功績的一種表現,所以在他死後是很有可能被陪葬在長陵中的。

被災難改變的規則

所以懷揣著對這種缺失文化的狂熱追求,長陵自然就成為了郭沫若最想挖掘的皇陵之一,因此才會導致定陵成為了它的練手對象,被糟蹋得面目全非。



定陵的挖掘不僅是一次錯誤,與此同時它更是考古學界的一場災難,在此事發生過後,上面的大人物就立刻叫停了所有針對皇陵的工作,並定下了一個若非皇陵遭受到損壞需要搶救、無論如何都不得對皇陵主動挖掘的規定。

在定陵事件發生後,郭沫若是還想著手挖掘長陵和乾陵的,不過前車之鑑不可忽略,為了防止同樣的災難再度出現,於是郭沫若的所有請求都最變得石牛入海,直接就被拒絕了。



所以說明十三陵中的萬曆皇陵之所以最先被打開,是因為它和長陵有著相似性,被當作了練手對象,而因為定陵挖掘後沒有相應保存技術保存文物的原因,定陵中的文物受到了巨大的損壞,隨之而來的是考古學界的規則被改變,正是在挖掘定陵的影響下,其他所有的明皇陵以及沒被挖掘過的皇陵都避開了被主動挖掘的尷尬情況。


孤客生


位於北京昌平區明代十三陵之定陵,是明代萬曆皇帝的地下長眠之所,也是目前十三陵景區唯一地宮開放的明代帝陵,十三陵其他的地宮都未被開啟,且都處於密封的狀態,其他人都沒事,為什麼偏偏悲催的萬曆的帝陵慘被刨了呢?下面咱細細道來。

此事發生在1955年,當時北京市的副市長吳晗找到了郭沫若,矛盾等人,來了個聯名上書,請求國務院批准考古發掘十三陵最大的陵寢-明成祖朱棣的明長陵,這樣既可以積累歷史資料,又可以瞭解明代皇陵的基本構造和建築方式,結果這一請求被國務院周總理批准了。


於是一場浩大的“考古”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啟了,考察隊興奮的來到了長陵,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用探鏟探查,結果一個多月了竟然毫無頭緒,別說打開地宮了,就是連朱棣地宮的入口都沒找到,於是大家不灰心,接著用探溝的方式找入口,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正當大家灰心喪氣之時,考古所副所長夏鼐認為,應先“試掘”其他規模較小的陵,積累經驗。之後再來挖掘長陵。就這樣,大家開會研究,結果是決定試掘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

(嚴重損毀的萬曆龍袍)


就這樣,定陵開始被考古隊用探溝的方式挖掘,幸運的是找到了一塊指路石,從而順利發現了地宮入口,經過兩年多的發掘,定陵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包括600多件袍服、布料。但是悲哀的是,定陵的大量文物“發掘即摧毀”。由於沒有技術手段,出土的明朝絲綢幾乎沒有實物留存下來,而技藝也已失傳,這造成了文物史上的災難。等郭沫若再次和周總理申請挖其他皇陵的時候,得到的確實周總理冷冷的回答:十年之內,不準挖皇陵,一律不批!


老豬的碎碎念


定陵的考古隊長鄭其昌反思之時,在央視的鏡頭前說了兩句話——

“也不知道是福是禍,也不知道是功是過”。

大家一說起挖定陵,就是“郭沫若等人”,頗有一種“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感覺。其實當時力主挖定陵的,是北京市副市長、著名的明史學家吳晗,郭只是拉來湊數的。想想也知道,郭沫若一個研究金石的,挖明代帝陵有什麼用?只不過吳晗後世名聲比郭沫若好得多(畢竟前者被打倒了),所以這鍋就扣給郭沫若了。

最開始打算挖掘的,是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但是苦於沒有任何發掘大型皇陵的經驗,所以提議先發掘萬曆皇帝的定陵,因為萬曆年間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收礦稅斂財,所以大家相信定陵中會有很多寶物。

結果是由於缺乏文物保存經驗,定陵中的絕大多數文物在出土後都遭到了不可逆的損壞,萬曆帝后的遺骨也在60年代的動亂中遭到焚燬。

有鑑於此,考古學家夏鼐、文學家鄭振鐸向周總理請示,不要再挖掘皇陵,等到我們有能力保護好出土文物的時候再談,得到了批准。到今天為止,考古學界沒有主動發掘任何一座皇陵。


直江信綱


萬曆皇帝定陵的挖掘工作可以說是考古史上的一次典型重大失誤。這次的挖掘工作與兩個人有著重要的關係,第一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專家吳晗先生(當年也是北京市的副市長)另一個就是時任中科院院長、著名的文學家、文物愛好者郭沫若先生。



至於萬曆的定陵為什麼首當其衝作為第一批開發的對象呢?

這是源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一份考古計劃,該計劃由吳晗發起,郭沫若推動,目標直指的是朱棣的長陵,後來因為政治原因、技術原因否決了長陵的開發換成了萬曆皇帝的定陵試驗,畢竟是第一次考古缺乏經驗,兩位先生一個主要是為了研究明代歷史,一個主要是研究明代文物。



由於當年技術所限,定陵的挖掘並不成功,陵墓中珍貴的明代絲織品、棉織品氧化後失去了原有的彩色,併發生了腐爛。最後帝王棺木被丟掉了,在後來的運動中一把大火,也把萬曆及其皇后的遺骸都燒掉了。



定陵挖掘雖然失誤了,但是考古之風席捲全國多省,於是各地紛紛上書國務院向那些封建帝王陵寢開發。國家很明智的認識到了這股風氣所帶來的不良社會影響和歷史影響,並及時制止了挖掘帝王陵寢,畢竟不挖掘才是最好的保護嘛。


納蘭軒若


說到萬曆皇帝陵墓的挖掘,首先要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歷史學家郭沫若。

郭沫若是個對文物研究特別執著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最為惋惜的事情就是在侵華戰爭之中,中國古代皇陵之中的寶物有太多流失到了國外。所以在他生前,對於推動古代皇陵的挖掘十分積極,能將中國大皇帝的陵墓都挖出來看一看就是他的人生目標之一。

郭沫若此生最想要挖的三座陵墓,一是秦始皇陵,秦始皇的陵墓工程巨大,就是移開上面的山就要花費現在600億人民幣;二是乾陵,武則天的陵墓歷史上那麼多盜墓高手都不能炸開一個口子,郭沫若對其也沒有什麼信心。三就是明朝永樂皇帝的陵墓,思來想去只有永樂皇帝的似乎還比較簡單些。

1955年,郭沫若終於將自己的這個夢想付諸了行動,他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歷史學家。開始計劃挖掘朱棣的陵墓。但是當時的挖掘技術和保存技術都不好,很多人都對他提出的這項工程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郭沫若卻不死心,還是向上級繼續請示。

郭沫若一來出於對歷史文化的研究,二來是對流失文物的惋惜之情。說來說去,國家還是同意了。郭沫若興致沖沖得去挖朱棣的陵墓,但是挖掘工作比他想象之中困難許多,廢了很大的勁都沒有什麼進展。於是他改變目標,改去挖萬曆皇帝的陵墓。

萬曆皇帝和朱棣的陵墓總體構造相似,但是規模上要小上一圈。萬曆皇帝大概不會想到自己竟然這麼倒黴,自己的墳墓都被當做小白鼠挖掘,而掘墓之人只是想要積累經驗去挖朱棣的陵墓而已。

萬曆皇帝陵墓的挖掘準備並不充分,在挖掘之時已經出現了坍塌現象,將裡面的文物毀壞了很多。最為可惜的就是那些陪葬品了,雖然沒有落到外國人的手上,但是當時的文物保存技術還沒有達到可以將這麼多種類繁複的陪葬品全部完整保存的程度。很多國寶級的文物都因為保存不當而被氧化。比如皇帝皇后的龍袍鳳袍,最終都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殘破模樣,更何況是那些書籍和字畫了。

在後來的特殊時期,萬曆皇帝和其皇后的屍骨都沒有逃得過被批鬥的厄運。陵墓之中許多還留存著的文物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文物不過是後來為了重現陵墓之中的情景而仿製的贗品而已。

這次明朝帝陵的挖掘成為我國考古史上最為沉重的教訓,從此以後我國對於皇陵的挖掘慎之又慎,再也沒有主動挖掘過皇陵,基本上都是在被盜挖之後的搶救性挖掘。

而郭沫若經過這件事之後,還沒有徹底吸收教訓,依然向上級繼續提出挖掘武則天的陵墓。只是現實條件在這裡,上級部門再也不會答應他這樣的請求了。周恩來總理下達批示,至此以後所有的帝王陵墓全部禁止主動發掘,除非是搶救性質的。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明朝十三陵為什麼要先打開萬曆那座陵墓呢?



上世紀50年代,由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和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向中央申請發起了挖掘明十三陵的運動。說到底,也就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好奇心,特別是明十三陵中的永樂陵,很多人想一睹當年"永樂大典"的風采。而中央當時也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決定開發十三陵。

在整個十三陵中,唯屬永樂皇帝的長陵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於是考古隊決定先開發長陵。只是沒有想到,在開發的過程中,居然又意外發現了萬曆皇帝的定陵,出現了坍塌現象。於是,既是為了安全,就是為了累積經驗,考古隊決定從定陵開始挖掘。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定陵被挖掘之後,為什麼不挖掘剩下的12座陵墓呢?

這就不得不令人惋惜了。在長陵發掘之後,的確是出土了相當多的珍貴文物,具有很大的價值。但是,由於當時保管文物的方法太過落後,特別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那些從定陵裡出土的文物幾乎已損壞殆盡。


而國家為了不重蹈覆轍,好好保護這些中華文明的瑰寶。於是便出臺了法律,不允許繼續再挖掘剩下的十二座陵墓。

我是和你一樣愛好歷史的"歷史驚文",喜歡就關注我喲~


歷史驚文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由時任北京副市長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和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等人試圖打開明十三陵,對其進行考古發掘,他們最開始準備發掘的是長陵,但是由於長陵規模太大,挖了很久都沒有找打地宮入口,進展十分不順,於是就決定換一個陵墓來挖,經過勘查研究,把目光鎖定到了定陵,定陵的發掘還算順利,經過幾個月的發掘就挖到了“金剛牆”也就是明朝地宮的墓牆,至此明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地宮就被發現了。



下面再來說說為什麼挖了一個定陵就不再繼續發掘其他陵墓了。定陵的發掘導致眾多文物收到毀滅性破壞,留下了考古史上無法磨滅的汙點。下面來細說下那些令人痛心的文物破壞之事。

首先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骨被挫骨揚灰,棺木被劈壞扔下山溝。


然後是定陵出土的絲織品毀壞嚴重。定陵出土的文物眾多,有3000多件,其中絲織品佔很大部分,但是當時發掘出來後,條件有限加大保護不當,被扔在普通庫房堆放半個世紀,絲織物碳化嚴重,已經無法修復了。

定陵成了吳晗和郭沫若等人一生永遠無法抹去的汙點,也成了考古史上永遠的痛,也造就了皇陵考古的諸多遺憾,我們不敢想象當時如果打開的是長陵會怎麼樣,如果繼續挖掘其他陵墓會有哪些破壞,慶幸的是隻打開了一個定陵,遺憾的是定陵的文物再也無法復原了。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覺得回答滿意,請點贊支持,謝謝。


歷史愛好者MY


明十三陵在在中國封建王朝的皇陵群中絕對算得上最為獨特的存在。

歷代皇陵,基本都會被盜墓者不斷光顧,洗劫一空,倖存者不多。而明十三陵中的十三座皇陵,卻幸運的沒有遭遇盜墓者的光顧。

但是,多得過盜墓賊的光顧,卻不一定能躲得過被毀的命運,說的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

萬曆皇帝萬萬想不到,自己的定陵逃過了無數的盜墓者的光顧,最後卻被人當做練手的靶子給毀於一旦。

也是萬曆對於自己的先祖明成祖朱棣非常崇拜,把自己的定陵和朱棣的長陵修的一樣,只是規模小了一點。沒想到就是原因為,讓定陵遭遇了滅頂之災,萬曆死後也不得安寧。

大家都知道郭沫若,正兒八經的“文化人”。文化人嘛,自然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愛好。郭沫若的愛好就是“考古”,發掘皇陵。對於這個愛好,郭先生有著近乎痴狂的之戀。



郭先生畢竟是一派大家,一般的帝王陵墓自然是瞧不上的,他看上的是“秦始皇陵”、唐高宗與女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因為秦始皇和乾陵都傳得有點玄乎,發掘難度極大,所以郭先生決定先發掘長陵。當然了,郭先生是個明白人,害怕貿然去發掘長陵怕技術不過關造成損失,於是決定找一個結構相似的皇陵先練練手,積累一些經驗。很不幸,這個練手的皇陵就是萬曆的“定陵”。



在郭沫若的活動下,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牽頭嗎,定陵的發掘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雖然定陵是用來練手的,但萬曆好得當年了48年的皇帝,陪葬品還是不錯的。在發掘的過程中,裡面出土了大量的絲織品、玉器、金器等文物,還有三口金絲楠木的棺材。

但是,由於保護技術不到位,很多出土的文物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比如說定陵裡面出土的龍袍,剛出土時就像新的一樣,鮮豔奪目。


但是,因為保管不善,出土沒多久就變成下面這副模樣,破破爛爛,暗淡無光。

不過,既然挖都挖了,也沒有辦法了,那就乾脆建立一個定陵博物館,把出土的文物放在裡面保藏吧。包括三口金絲楠木棺材和萬曆本人,都進入了博物館。

要是以為這事情就這樣完結了,那就大錯特錯了。由於受到大環境的衝擊,定陵文物又遭遇了一次認為的毀滅。

作為封建時代留下的物品,定陵文物被憤怒的群眾瘋狂的打砸,金絲楠木棺也被人丟到了山腳下。最可憐就是萬曆了,本來就只剩下骨頭架子了,還有被人丟的到處都是,拿去燒火。

至於剩下的為什麼不繼續挖了,自然是因為看到定陵文物出土後的毀滅性破壞,國家決定不再繼續發掘。

雖然郭沫若好想繼續挖掘,但是都遭到了拒絕。


小鎮月明


毫無疑問,無論怎樣作答,被罵的肯定是郭沫若。畢竟,樹大招風,無論是褒是貶,郭沫若這三個字基本代表了閱讀量,而閱讀量的背後則是真金白銀的收益。正因如此,許多與郭沫若無關,或者關係不大的事,也都會扯到他身上。

有人說,當初挖萬曆的定陵,是為了“練手”,以便為日後挖長陵做準備;也有人說,之所以決定挖定陵,是因為郭沫若想看墓中隨葬的絕代書畫。但這些說法,其實都不是挖掘定陵的初衷,而是被一些網絡文章添油加醋編造出來的。

如果正視明定陵的發掘經過,我們便不得不承認,這一切都源於一些領導和文人雅士遊玩時的幾句戲言。據後人回憶,當時他們在陵區遊玩,一邊吃著柿子休憩,一邊感慨著歷史的滄桑變換。

此時,有著名文人提出,咱們何不把定陵挖開,一來可以為歷史研究提供寶貴資料,二來也可以將地宮改建成一個地下博物館,供民眾參觀學習,而且還沒準能有什麼珍貴的古書字畫重現天日呢!

文人的戲言,也引發了大家的注意。要知道,說這話的,可絕不是郭沫若。而且,日後積極申請進行明代皇陵發掘時,衝在前面的,也不是郭沫若。只是,郭沫若的身份和名氣擺在那裡,自然榮與辱,功與過,也都貼到了他身上。儘管他也是主要參與者。據後人查閱原始檔案可知,當時主張和參與其中的,可都絕非一般人物。

在言談嬉笑中,明代發掘明代皇陵的事兒就算是基本定下了。只是,具體發掘哪一座,成了一再商榷的問題。其實,當初原本要挖的,也不僅僅是定陵,還包括長陵,而且,原本是要先挖長陵的。

挖掘皇陵,是一個大型工程。當時經過多次論證,曾擬定先挖長陵。然而,由於長陵是一座開放的公園,一旦發掘的話,牽涉面實在太大,因而始終未能下定決心落實。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線工作者都在奉命對長陵、定陵及其他明代皇陵周圍調查勘探,以供最終決斷。而在這一過程中,定陵周圍發現了一塊石碑,指示著地宮所在,因此,發掘定陵的便被這麼決定了。

所以說,發掘定陵,具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機遇。最初提出發掘明代皇陵的,不是郭沫若,決定先挖定陵的,也不是郭沫若。而且,最終主持發掘定陵的,還不是郭沫若。

在定陵發掘過程中,各界人士都很感興趣,當時許多重量級的人物,也曾聞訊嘗試觀摩,但因發掘進度不理想和保密需要,有些人未能如願。據發掘者回憶,發掘定陵的那段時間,是他們見到社會名流最多的一次,其中還有不少外賓。

事實上,區區一個郭沫若,怎麼可能有通天的本事,說要發掘皇陵就能發掘皇陵呢?這一點,動動腦子的人,都能想清楚。

按照當初的設想,發掘完定陵,還要繼續發掘長陵,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只是受時局影響而被迫中斷了。

許多人說,發掘定陵遭遇了巨大失敗,使得上級決定再也不聽從郭沫若的建議,因而使得長陵免遭災難。

可是,據檔案顯示,繼續發掘長陵的批文早就定下了。只是,在具體實行過程中,並沒打算繼續劃撥經費,而是要文物部門自籌。自籌的方式,是通過建設地下博物館,收取門票來獲得。

這樣的決斷,實際上很難實現。沒有經費,使得對長陵的發掘難以落實。而且,由於另一場運動,使得許多文化部門陷入癱瘓,工作無法繼續開展。正因如此,長陵才未被髮掘,而並非所謂的從定陵發掘中吸取了教訓。

對定陵的發掘,早已被演繹地神乎其神,但事實的真相卻早已被沖淡:幾個吃著柿子郊遊的人,在嬉笑閒談中,便決定了前朝皇陵的命運。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本文主要參考龐中威:《定陵發掘親歷記》。

龐中威系第一位進入定陵地宮的發掘者,也因有感於後世文人記述此段歷史時有失偏頗,而多方查閱原始檔案並結合自身經歷,撰寫了《定陵發掘親歷記》一書。如今,許多網絡文章再次無視歷史真相,以訛傳訛。故憑藉數月前閱讀該書的印象,對此事略作闡釋。大家如有興趣,可自行查閱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