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的小魚高達百元一斤,當初泛濫不懂得珍惜

不知從何時起,農村小溪就有了這種魚,這魚土生土長很是常見。很多人都說,水清則無魚,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清澈的水流裡不僅有魚,而且很好吃!

水清無魚的說法是,魚在清澈的水流中,容易比人們發現捕撈,最後魚資源減少導致無魚。在小溪清澈的水流裡,有魚兒的藏身之地,深潭裡,石頭下都是它們的藏匿點。

土生土長的小魚高達百元一斤,當初氾濫不懂得珍惜

很多釣友說,溪流裡的魚兒整體偏瘦,肉質太少不好吃。在清澈的水流中,魚兒所需的食物稀少,水草和微生物也比較少,自然魚兒要瘦一些。

在溪流的魚,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藏在深潭或者水流較大的地方,這些地方食物多,更容易捕食。在當地後山的溪流裡,有一種滿身斑點的小魚,這魚長不大,但是肉質很好吃。

土生土長的小魚高達百元一斤,當初氾濫不懂得珍惜

這魚生命力很弱,只能生活在泉水裡,受到汙染容易大面積死亡。在小溪和深潭裡,這些小魚很難捕獲,釣魚偶爾能收穫一尾,當地人都是用地籠或者漁網捕撈。

這樣容易造成生態災難,魚兒數量大大減少。小時候這魚在當地氾濫,就是用竹竿釣,一天都能收穫數十尾,拿回家油炸很好吃。如今,電魚猖獗,不管是常見的鯽魚、泥鰍都難逃厄運,很多喜歡釣魚的朋友就知道,電魚的威力有多大。

土生土長的小魚高達百元一斤,當初氾濫不懂得珍惜

其實這魚的繁殖速度很快的,只要沒有用點打魚,半年時間就能繁殖很多。這樣的魚資源真不多了,只有在廣西、雲南的深山裡,才能經常釣到這種魚。

雖然經常能夠看到這魚在清澈的水流裡嬉戲,但是非常不容易捕撈了。別說用手抓,就是下網地籠也難有收穫,大自然的優勝劣汰,這魚的膽子越來越小。

土生土長的小魚高達百元一斤,當初氾濫不懂得珍惜

溪流裡的小花魚,主要以石頭上的苔蘚和浮游生物為食。雖說土生土長,價格可真不便宜,很多地方已經達到百元一斤,而且供不應求。如果沒有保護措施,這魚成為瀕危物種也就是時間問題,不知各位大俠當地有這種魚嗎?

土生土長的小魚高達百元一斤,當初氾濫不懂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