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独立始末,所有的未必是真相!

外蒙古"指蒙古高原北部,既包括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还涵盖了俄罗斯境内的唐努乌梁海地区、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附近地带,以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科布多地区。这片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曾经都是中国领土。

清朝与沙俄

外蒙古独立始末,所有的未必是真相!

原属我国固有领土的外蒙古是如何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去,要从清初讲起。

清朝初期,是我国领土比较完整的时期,清初的中央政府把全蒙古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其中漠南蒙古习惯上称为内蒙古,漠西和漠北蒙古则为外蒙古,《大清会典》规定蒙古王公享有内部自治权;且严格禁限汉民移居蒙地。

清代将蒙古分为设官治理的内属蒙古和由札萨克世袭统治的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内蒙古指内札萨克49旗,外蒙古则指喀尔喀四部。

16世纪,沙俄开始经营西伯利亚,与外蒙古地区有了往来。清初,沙俄就不断侵扰蒙古地区,康熙年间,居于天山以北的蒙古一部勾结沙俄叛乱,在康熙的亲征下,1697年平叛。但沙俄仍在边境制造事端。1727年中俄签定的《恰克图界约》肯定了蒙古属于中国,但沙俄的势力也越过了西伯利亚,伸展到贝加尔湖一带,为后来的外蒙独立留下了隐患。清朝开始只想"分而治之",并未想到今后会分裂出一个蒙古国。

第一次宣布独立

外蒙古独立始末,所有的未必是真相!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沙俄认为公开分裂外蒙的时机已到,一面在北京向中国政府要求所谓外蒙"自治"权和俄国控制外蒙的特权,一面又在外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策划所谓"外蒙"独立——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哲布尊丹巴在俄国驻库伦领事的策动下出使俄国后,于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接着,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自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

1912年11月3日,沙俄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同外蒙古当局订立《俄蒙协约》,其中规定:由俄国扶助外蒙古的"自治"及训练外蒙古军队;外蒙古不得允许中国军队入境,不准华人移植蒙地;外蒙古准许俄国人享受本条约广泛的特权。内外交困的北京政府别无他路,只得与沙俄谈判,寻求解决外蒙古问题的办法。11月18日,蒙古国外务部照会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比利时、日本、丹麦、荷兰、奥匈帝国外交部,宣称"独立"。

1913年11月5日,沙俄迫使袁世凯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虽然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要求外蒙古取消独立,但又规定,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不驻军,不移民;承认外蒙古的"自治权"。

191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古当局和北洋政府三方又在外蒙古的恰克图签订了《中俄蒙协约》,确认1913年的《中俄声明》,并将之具体化。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在1919年和1920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从中国掠夺的一切。

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发表声明说:"外蒙古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它的一切权力属于蒙古国,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它的内政。"声明表示,苏俄要求立即同外蒙古建立外交关系。11月7日,由于白军和红军均陷入苏联国内战争而无暇顾及外蒙古,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和政府首脑段祺瑞决定出兵外蒙,派直系将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并全面否定《中俄声明》。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11月22日,《中国大总统公告》取消了外蒙古的自治,恢复了旧制。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并派兵收复唐努乌梁海。孙文因此赞扬徐树铮说:"徐收回蒙古,功实过于傅介子、陈汤,公论自不可没!"

苏联与蒙古

外蒙古独立始末,所有的未必是真相!

1919年,牧民出身的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寻求共产国际帮助建立独立的蒙古国。

1920年,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在列宁的帮助下组建了蒙古的共产党,即蒙古人民革命党。

1921年,远东白俄谢米诺夫的军队在东北日本军人的支持下侵入外蒙古。2月21日占领库伦,扶植起新的政权,活佛、王公们又一次宣布"独立"。接着,苏俄红军借口白俄军队入蒙,也进军库伦。7月,在红军的支持下,外蒙古成立了亲苏的新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度。11月5日,外蒙古宣布成为"独立国",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同日,苏俄和外蒙古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双方相互承认为合法政府。北洋政府虽对苏俄出兵并成立政府提出了抗议,但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1924年5月31日,苏联同北洋政府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表示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尊重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并答应从外蒙古撤军。由此,中苏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1月26日,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中国以及英、美等并未承认这一政权。

1936年3月12日,《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互助议定书》在乌兰巴托签订。1946年2月27日,双方又在莫斯科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友好互助条约》。《条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一方如遭受军事侵略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彼此予以一切援助,其中包括军事援助。"

国民政府与蒙古

外蒙古独立始末,所有的未必是真相!

1928年,中华民国军队曾在外蒙东部边界与苏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此后,中华民国政府一直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再也没有进入蒙古。与此同时,在乔巴山等人的领导下,蒙古人民共和国实行了苏联式的政治制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同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并发表联合声明说: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对此,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世杰发表声明宣布:"《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三国首脑会议。在商讨对日作战问题时,斯大林提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是"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斯大林的要求得到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同意。2月11日,三方签订密约——《雅尔塔协定》。6月15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奉命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正式通知了蒋介石。蒋介石感到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和蒋经国赴莫斯科谈判。6月底至8月中旬,中苏双方在莫斯科举行多次会议,争论激烈。斯大林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对宋子文说:外蒙古人民"既不愿加入中国,也不愿加入苏联,只好让它独立";如果中国不同意,苏联就不会出兵中国东北。宋子文据理力争,毫无结果。在严酷的既成事实面前和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蒋介石只得指令宋子文接受苏方条件,允许外蒙古"独立"。8月14日,宋子文拒绝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上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署。双方关于外蒙古问题的换文说:"鉴于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后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古的独立。"作为交换条件,苏联承诺"尊重中国在满洲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事务,不援助中共"。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8月6日,中华民国驻联合国大使徐淑希发表了支持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声明:"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数月之前,尚为中国之一部分,称为外蒙古。其独立乃由选举之故,国民政府将为欢迎其加入联合国之一国家,吾人固竭诚期望其加入此国际机构。……"

1952年,中华民国向联合国控告苏联。联合国大会以25票赞成,9票反对,24票弃权通过联合国大会谴责苏联的505号决议。是为"控苏案"。

1953年,蒋介石宣布废除1945年中苏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的换文,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并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纳入"中华民国"的版图之内。他还在国民党的中央会议上"检讨"说:"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仍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蒋介石还称,放弃外蒙古"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绝非谋国之道",并表示自己"对总理、对革命、对国家和人民应该引咎自责"。

2004年,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了废除《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和《管理喇嘛寺庙条例》决议。行政院表示,"蒙古各盟部旗已非我国统治权所及地区,因此该法已无继续施行的必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

外蒙古独立始末,所有的未必是真相!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主张:"中华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一直承认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国脱离,自己成立独立的国家的权利。蒙古、回、藏、苗、黎、高丽人等,凡是居住在中国的地域的,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或建立自己的自治区域。"

1949年1月,毛泽东试探性地向来访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谈起内外蒙统一然后加入中国的问题,对方答道:我们不主张这样的统一,因为这可能导致中国失去一大块领土,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将是内外蒙统一起来建立一个独立国家。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表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条约。但中苏后来发表公告称:"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订的条约约定均已失去效力,但双方政府确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已因1945年的公民投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业已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而获得了充分保证。"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题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外蒙古独立》的文章,表示赞同外蒙古独立,并谴责"中国侵略者"压迫和欺负蒙古人民。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趁机再次提出外蒙古回归中国问题,但赫鲁晓夫拒绝讨论这一问题。此后,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地图,正式划定边界。

1994年,《中蒙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双方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