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的历史文化有多悠久?

大秦雄霸天下


宝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在七、八干年前,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宝鸡市区内北首岭遗址就是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遗存。



宝鸡的清姜河是第一第二代炎帝的出生地,这在史书中都有记载。黄帝也是出生在宝鸡市扶风县的姬水。姜太公曾在宝鸡的渭水之滨直杆垂钓,韬光养晦,助周文王一统天下。


宝鸡的岐山是周朝发祥地,周原遗址上埋葬着周朝的历代先人。周人以此为根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为国之主宰。周原之下周公的庙堂已有几千年历史,周公辅佐年幼的武王建立了周朝,而后在平乱之后在河南修建了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

宝鸡的凤翔是禹定的九州之一的雍州所在地,也是秦国的发祥之地,秦国在此建都294年,就连秦始皇赢政的加冕也是在凤翔。


秦始皇历经十年,打败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汉时的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夺取了天下。 三国名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五丈原鞠躬尽瘁,成为后世政治家的楷模。吴玠吴璘兄弟大战金兀术的"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是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青铜器之乡,全国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发现石鼓的石鼓山上。


这里有发现佛骨舍利的法门寺,苏东坡修建的凤翔东湖,还有太极张三丰修炼的金台观以及全真教长春子邱处机修炼的龙门洞。这里名人辈出,人杰地灵,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行云流水1437995


宝鸡的历史文化。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旧称陈仓、雍城、凤翔等,被誉为炎帝故里、中国青铜器之乡。

宝鸡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时间记载建都史有3200多年,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指的是这儿。


周朝时期:

  •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在岐山建立都城岐邑。
  •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以表彰秦襄公尊王攘夷之功,封之诸侯,建立秦国。

秦朝时期:

  • 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在宝鸡眉县建立国都,谓之陈仓。
  • 秦宪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迁都平阳(今宝鸡陈仓区东阳平村)。
  •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迁都于雍(今宝鸡凤翔县)。
  • 秦皇统一后(公元前221年),宝鸡属内史地。

汉朝时期:

  •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属雍。
  •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为中地郡。
  •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改属内史。
  • 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右扶风。
  • 汉献帝时期(公元189至220年),置汉安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曹魏时期(公元220至265年),为扶风郡。
  • 晋惠帝时(公元290至306年),改为秦国。
  • 北魏太武帝时期(公元424至452年),置秦平郡,兼置岐州。
  • 西魏时期(公元535至556年),改岐阳郡。

隋唐时期:

  • 隋初,置岐州。
  • 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至618年),废州,置扶风郡。
  • 唐初,置岐州。
  •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至756年),改扶风郡。
  •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改凤翔郡,后改凤翔府。
  •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其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改称宝鸡。
  • 五代时期,属关西道。

宋元金时期:

  • 宋朝,属秦凤路,为风翔府。
  • 金朝,置天兴军,属陕西西路。
  • 元初,立凤翔总管府,后更为散府。

明清时期:

  • 明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
  • 清初,为凤翔府,属关西道。
  •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裁关西道,隶属西安粮盐道。
  • 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隶驿盐道。

民国时期:

  • 民国二年(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撤道,由省直辖宝鸡各县。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时期:

  • 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陕甘宁边区政府宝鸡分区机关进驻宝鸡市。
  • 1950年至1980年,设置宝鸡分区、宝鸡专区、宝鸡地区,期间所辖县市多有变动。
  • 1980年8月,宝鸡地区与宝鸡市合并,设置地级市。
  • 2003年5月,撤销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

顺带介绍一下何尊,这个国宝,我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有幸亲眼目睹过,很是震撼!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63年出土于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


何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

何尊为长方体器物,形态浑厚、工艺精致、仪态大方,主体感极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国之重宝。


答毕,供参考,谢谢!(图片均来自百度,如有不妥,请告知)



板驴的杂货铺


宝鸡,是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它历史悠久,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

宝鸡原名“陈仓”,据《宝鸡县志》描述这个地方:”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鸣。”相传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狩猎,抓到一只雌鸡,结果雌鸡飞至山上化为石鸡,秦文公以为这是上天之意,认为”得雌者霸,得雄者王”,就立祀为“陈宝”。唐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陈仓山有传言神鸡啼鸣,声传10余里,皇帝以为这是瑞祥之兆,称之为“金鸡鸣瑞”,并下诏改陈仓为“宝鸡”,宝鸡之名得此由来。

相传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生于宝鸡,上古时期皇帝跟蚩尤为争夺地盘大战,开始时黄帝老是战败,无奈亲自拜访炎帝,想得到他的援助。当时炎帝因年老已经不问世事,在老家宝鸡天台山安享晚年,得知黄帝来意后,就把他介绍给九天玄女当徒弟,黄帝学到战法后大败蚩尤,为了感谢炎帝,就在天台山焚香三日。后人为纪念黄炎二帝,将这座山称“烧香台”。

早在新石器时代,宝鸡就是先民们活动生息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世纪,周的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 《史记·周本纪》),并在这休养生息,安家立业,建立的部落成为周王朝早期的雏形。后经周文王、武王努力建立大周王朝。

宝鸡自古以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南有巍巍秦岭屏障,北有千、岐山岭横亘,西有关、陇山脉阻隘,是中国西部的交通要道,故有秦蜀咽喉、关陇锁钥之称。宝鸡因而成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楚汉之战,三国的魏蜀之争,都在此处上演。比较出名战例有刘邦大战项羽时,大将军韩信用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是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由来。

在历史文化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出自宝鸡达15位之多。华夏始祖炎帝曾在宝鸡天台山一带教民稼穑,创建了农耕文化;姜太公曾在宝鸡的渭水之滨直杆垂钓,韬光养晦,助周文王一统天下;千古一圣周公在岐山创立了传世的礼乐文明,他所遗留的政治、文化思想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源;三国名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五丈原鞠躬尽瘁,成为后世政治家的楷模;太极大师张三丰在宝鸡弘扬道教思想,为此地的道教文化增添了光彩。

由此看来,不论是从上古传说、历代王朝更迭还是从战争、文化的跨度,都足以看出宝鸡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悠久、底蕴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