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一項發明讓貼身宮女們不再遭罪,後人依然在使用

今天的夏天太熱了,"酷夏""鐵板燒"是當下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了,只有到了夜晚時,人們才能走上街頭,但是手裡都有一把手搖扇。當然了熱了也可以不出門,坐在家裡,開著空調就足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在古代的皇帝這個酷夏怎麼度過呢?

就拿清朝來說,你可以想想一下,皇帝在上朝的時候,不可能穿著拖鞋大褲衩吧。對了,必須穿著正式的朝服,那朝服可是密不透風啊,從早上一直到八九點鐘,要是要到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一上午也有可能,那不得熱死啊。那麼皇帝的夏天是怎麼來消夏的呢?

乾隆帝一項發明讓貼身宮女們不再遭罪,後人依然在使用

一、從宮殿的建造上考慮。皇宮的宮殿,都是厚厚的牆體,一是安全,另外就是考慮到冬暖夏涼,而且皇帝的寶座都是高高在上,距離宮門比較遠,都是有多考慮的。另外就是在寢宮門外掛上遮陽簾,防止太陽光的照射。

二、冰塊降溫。這是最涼爽的方法了,但是冰塊的存放又是一個難題。必須有冰窖,冬天時專人負責把河裡的冰運到冰窖裡儲存好,到了酷夏來臨時,拿出來供給皇宮帝王降溫。

三、最常用的就是讓宮女們扇扇子。不論是皇帝在辦公還是在睡覺,身邊至少有三個以上的宮女給用扇子扇風。宮女的體力是有限的,這種手搖扇的風力也是有限的,有的時候根本到不到降溫的效果,於是工部就發明了一種手搖的風扇,類似於紡車的樣子,有兩三個扇面,一個人只要轉動手柄就可以帶動扇面了,這個風力比手搖扇的風力更大。

乾隆帝一項發明讓貼身宮女們不再遭罪,後人依然在使用

這種風扇的風力大,但是阻力也大,宮女們不一會就通身大漢,據說當年雍正在睡覺的時候,就是被搖扇子的宮女的汗臭味燻醒了。後來雍正就讓工部改進了這種手搖式變成了牽引式,宮女只要在門外來回拉動繩子即可,皇帝是聞不到漢餿味了,但是門外的宮女依然是大漢淋淋。夏天就是這些宮女的噩夢,輪流來,一刻不得停息。

乾隆帝一項發明讓貼身宮女們不再遭罪,後人依然在使用

乾隆八年的一個夏天,當他一抬眼看見幾個滿臉大汗的宮女都累的搖搖晃晃的,心裡就想,能不能在改進一下呢?於是他就放下手裡的奏摺,親自設計了一個新款風扇動力是水流。工部根據乾隆的設計,就把皇宮外邊護城河裡的水引入宮內,在水流入室內的地方安裝一個風扇,讓水從高處流下來作為動力。這樣屋內不但有水流的聲音,還能乘涼,那清爽的感覺太美妙了。乾隆為此還作詩一首:冷冷瑟瑟,非絲非竹……。

乾隆帝一項發明讓貼身宮女們不再遭罪,後人依然在使用

乾隆這一發明,宮女們都高呼萬歲,她們也不用受日夜為皇帝搖扇的罪了。而這種風扇現在依然是居家必備,只不過動力變成了電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