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难做,放水失灵,唯有变通去向了

自从中国央妈在7月底再次吹起号角、擂起战鼓,浩浩荡荡地大水漫灌时,曾以为会重复此前两次对经济起到托底的作用,但未曾想到,万亿规模的投放,扔到水里,却连一点水花都未能溅起,四处一片寂静。世道不同,经济下滑,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商业银行对此看得比谁都清楚,因此为了自保,惜贷情况严重,对于宽松放水并不热心。尴尬之下,央妈只好亲自挽起袖子下场干了,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万亿规模债券,并放出豪言鼓动大家放心购买,这次有国家兜底,不会出现债务违约情况的!


实业难做,放水失灵,唯有变通去向了


而对于国有大型银行,各支行也接收到近期要放水几十到几百亿规模的行政指标,重点是小企业和农业,但要求谁放贷、谁负责,不准中途辞职,责任到人,令银行从业人员感到压力山大。有更多的钱可以拿去放贷,这还不高兴?如果对目前经济状况有较为实质的了解,确实是难以高兴起来。

客户要想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首先在信用方面要过关,如没有违法乱纪、偷税漏税等污点的存在,其次在背景审查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这样银行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初步给出一个可贷款的最高额度;随后若进入贷款流程,如果不是A级以上信用良好的企业,则需要相对应的抵押物品,或需要其它企业和个人进行担保;在贷款发放后,银行还要追踪贷款的最终流向(如果银行尽职到位的话),是否与申请贷款的目的相符合,从而控制贷款风险。

但今年的市道,大家也都清楚,外忧方面,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的规模如果持续扩大,最终的影响会在今年下半年爆发出来,出口和外贸行业将会遭受重大危机,因此银行肯定不敢再向这类行业进行大规模贷款,而出口和外贸行业如果资金链断裂,则下游相配套的众多加工型中小企业,则会陷入连锁反应的困局。


实业难做,放水失灵,唯有变通去向了


内患方面,国内原材料价格暴涨、房产铺租价格飙升、人工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加大、税收征管加严,而出厂价格(PPI)则因消费降级而疲弱乏力,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生存状况堪忧。而目前央妈的放水指导意见也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稳经济、保就业,就是要让小企业活下去,不然在税收和环保的高额压力下,就会变成竭泽而渔了!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小企业贷款必须要有足够的抵押,不然你跪下喊“爹”都没用,没有人会用自己的前程来为你赌一把。对这些既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的小企业,银行为了自保,绝不会向他们放贷的,自生自灭吧!大家一定要明白,银行只会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的。


实业难做,放水失灵,唯有变通去向了


所以,制造业举步唯艰,实体经济难做,在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后,央行放水也失灵了。但水有灵性,资金嗅觉灵敏,既然房子不能炒,实业没法做,那就只有变通去向了!水往低处流,水到之处,无不高涨,如近几个月,房租如坐了火箭一般飙升,就是最新的例子。房租飙完以后,轮到谁飙?这个嘛,有点敏感,有机会我们下次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