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恆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帝寶座的?

張莉


漢文帝劉恆做皇帝,是呂后他們爭權奪利操作的一個BUG。

說起漢文帝,不得不提他的母親薄姬。薄姬年幼時父親就死了,長大後嫁給了魏豹做了姬妾。魏豹投降了劉邦,後又反悔,劉邦於是派人把魏豹勢力除了。薄姬在內的這些後宮嬪妃們,自然就充入了劉邦的後宮。

薄姬本來一點都不在劉邦眼裡的,但有一天劉邦有兩個美人與薄姬有舊,說起三人之間的約定,劉邦對薄姬心生憐憫,於是寵幸了薄姬。薄姬這位女子第一次不凡就體現出來了,她在被劉邦寵幸之前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劉邦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薄姬肚子很爭氣,這一次同房,就有了身孕。


但是其實劉邦並不喜歡薄姬,這次以後,薄姬也基本見不到劉邦。劉邦對這個排行老四的兒子劉恆,也不是很待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然後他就一直默默無聞守護著大漢王朝的北部邊疆,和母親薄姬相依為命,長達十六年之久。二十四孝故事裡,就有漢文帝為母親薄姬親嘗湯藥的故事。


但,禍兮福之所倚。正因為劉邦不寵愛薄姬,薄姬才在劉邦死後,呂后的虐殺劉邦生前寵妾,放過薄姬,讓她隨兒子去封地做太后,保了平安。而劉恆,正因為封地夠偏僻,安安分分的對權力沒有爭鬥的念頭,被呂后忽略了。在呂后死後,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要迎立他入京為帝。

劉恆聽到要迎立自己登基,並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相反,他心裡揣測,這是不是有什麼陰謀。細細分析,劉恆的擔心,很有道理。但再深入想想各方勢力的角逐和立場,就知道,除了劉恆,真沒有第二個更合適的皇帝人選了。


1、劉邦的兒子中,除了他,還有一位淮南王劉長。劉長生前更受劉邦寵愛,封地比他富庶,各方面看起來,都比他更適合做皇帝。但劉長有個致命的短板,就是他是呂后撫養長大的!眾人剛趁呂后死,平了諸呂叛亂,怎麼可能給自己找麻煩呢。2、漢惠帝劉盈有親兒子。兄終弟及可以,父死子繼更好啊。可別忘了,這幾位劉邦嫡孫,可都是呂后的孫子啊。萬一他們上來,要為祖母報仇怎麼辦?所以這六位,在劉恆繼位時,就被秘密處決了。3、平定諸呂叛亂有大功的劉邦孫子劉章和其兄長劉襄,也是皇位合適的繼承人。封地在最富庶的齊國,兵強馬壯,但這二人也是倒黴催的,物極必反。眾人怕轄制不了二人日後的權力,堅決不同意。導致最後劉章鬱郁,三年後就氣死了。

而劉恆,離開朝廷的時候還小。又不受待見,朝中又無自己的親信勢力。他要是做皇帝,還不是要倚重這幫老臣們。所以,在臣權和皇權的角逐中,大家找到了劉恆這個平衡點!天上掉下個皇帝的寶座,劉恆什麼都沒幹,就被請了上去!而漢文帝劉恆,他所治下的大漢,出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盛世,文景之治!證明了他確實就是那個真命天子!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在劉恆,劉長身上簡直就此話的註解。所以吧,一個人,不比為艱難苦悶,也不必為順利沾沾自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雞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經講啊,中正得位,吉利無不勝;不中不正,得位得福貴,都是禍殃,兇!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如是史社


這個沒那麼玄乎,就倆原因,一個是沒人可選了,一個是為人老實。

首先是為人老實

漢文帝劉恆的母親是薄太后,原來是魏王豹的妾,魏王失敗之後,跟了劉邦。劉邦只和她過了一夜,這一夜就留下了漢文帝。薄氏為人低調老實,呂后也覺得對自己沒風險,在劉邦死後,讓這位老實巴交的妃子隨他兒子漢文帝到封地。母子倆都忠厚老實,不僅在呂后專政的時代能夠得以存活,而且為日後登基創造了機會。

其次,劉邦沒兒子了

陳平周勃誅殺諸呂之後,要找個人當皇帝啊。漢惠帝倒是有兩個兒子,還先後都當過皇帝,但是都不是漢惠帝親生的。既然皇帝沒後人了,那就找劉邦的後代,此時劉邦八個兒子,就剩下倆了,一個是漢文帝劉恆,一個是淮南王劉長。劉長這人脾氣大,大臣們不敢用。就用了老實巴交的漢文帝母子。


過程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