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真的“虽远必诛”?乾隆这句话让人气愤,你只服以色列的死磕

何谓真的“虽远必诛”?乾隆这句话让人气愤,你只服以色列的死磕

金戈铁马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霸气弥漫的雄心……

这句话出自西汉名将陈汤,多少中华儿女听之血脉贲张,吾泱泱大国崛于中土、四方蛮夷入朝服拜。

可惜,历史喜欢跟中国人开玩笑,你越觉得自己牛叉,他就越让你叉不起腰杆子。他既让你享受秦汉的高潮,也让你品尝宋清的屈辱。

"虽远必诛"是一种对抗性的举动,必须要有承担不良后果的魄力,或者说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你才能真正执行下来。

历史常常让我们很痛心,不要说是“虽远必诛”的承诺,就是对国民的基本保护都做不到。“东亚病夫”不是空喊的,而乾隆朝发生在雅加达的“红溪惨案”更是极致。

何谓真的“虽远必诛”?乾隆这句话让人气愤,你只服以色列的死磕

《红溪惨案》的绘画

1740年,乾隆帝登基还不到5年,印尼的雅加达(当时叫“巴达维亚”)发生针对华侨的大屠杀。

10月9日,借搜查武器为名,荷兰殖民军对华侨进行一周的血腥洗劫,最初的3天就杀掉1万人。荷兰国王知道这事吓坏了,1744年处死始作俑者Adriaan Valckenier,还派出代表团前去清朝请罪。

乾隆帝的反应,大出荷兰人的预料,他不仅无视于华侨的死,就差要说“你们干得好”!皇帝的原话是“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意思就是说:这些华侨为了赚钱,不要父母祖宗出走海外,他们是死是活,朝廷是不管的。这还不够,乾隆帝对红溪惨案的幸存者还要追究……

如《清高宗实录》中记载,侥幸逃过屠杀的陈怡老,1749年5月带着家人返回福建,一心打算在老家伺候母亲。没多久,清兵就上门逮捕了他,结果把他弄得家破人亡才罢休。

何谓真的“虽远必诛”?乾隆这句话让人气愤,你只服以色列的死磕

阿道夫·艾希曼

看过乾隆的损样,你只会佩服以色列的“虽远必诛”,这蓝色的星球上就他们做到极致!

以色列有一个著名的情报机关“摩萨德”,1951年成立以来多次干过骇人的大票,它基本价值观就是:为了以色列,可以干任何事情。

在摩萨德人看来,不要跟我们谈法律的人权和实效,只要你得罪过犹太人,那么该打的打、该杀的杀,逃到异次元空间都要给抓回来。

希特勒的得力助手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堪称摩萨德的经典作品,他们把阿道夫·艾希曼从阿根廷政府的眼皮底下绑架,带回以色列处死。

何谓真的“虽远必诛”?乾隆这句话让人气愤,你只服以色列的死磕

审判阿道夫·艾希曼

二战期间,阿道夫·艾希曼参加1942年的万湖会议,会后被任命为屠杀犹太人最终方案的负责人。战后狡猾的阿道夫·艾希曼连消失了,是死不见尸、活不见人,

摩萨德没有放弃,对他的追捕一直没有停下来。而定居阿根廷的阿道夫·艾希曼,也是狠角色,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甚至用剃刀把自己身上带有纳粹标识的刺青给剥下。

不过意外还是出现了,原来阿道夫·艾希曼有个坑爹的儿子,他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漂亮姑娘是犹太人,不小心说漏嘴。

摩萨德出击!12名最优秀的摩萨德特工,冒着侵犯阿根廷主权的代价,1960年5月11日跑到阿道夫·艾希曼家里抓人,并迅速用专机送回以色列。

这相当于在主权国家搞绑架,阿根廷强烈的外交抗议没用。以色列高等法院经过14周的审理后,判处阿道夫·艾希曼死刑,配套措施是尸体火化、骨灰撒海。

哪个国家才称得上真正的“虽远必诛”?以色列应该算是比较扎眼的一个,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