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區塊鏈前景如何?-區塊鏈物聯網

《IOE:承載國人影響世界的區塊鏈野心》IOE旨在推動物聯網在全球的應用和發展,建設全域覆蓋、全時可用、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共享共建的運營級窄帶物聯網網絡;依託區塊鏈開放性技術聯手上下游廠家、運營商及各行業創新團隊,共建全行業通用、標準一致、技術先進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建成全球最具競爭性的運營級物聯網生態圈。


金融區塊鏈前景如何?-區塊鏈物聯網


金融區塊鏈是什麼?通證化難道是必經之路?區塊鏈如何解決網貸問題?分佈式商業如何改變世界?

9月6日-7日,主題為智能時代的“2018朗迪中國峰會”在上海舉行。區塊鏈作為近年來最火爆的前沿技術之一,該金融峰會特設立“區塊科技”專場進行討論。趣鏈、比原鏈等區塊鏈企業,騰訊金融雲、狐狸金服、MinTech等金融科技公司負責人就上述議題展開精彩論述,經巴比特整理,以下內容或許能幫你一窺金融區塊鏈的奧秘,以及行業未來的變化和趨勢。

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雲計算是信息互聯網時代的水電煤,巨頭雲集。而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時代的載體和基礎設施,它的發展會與雲計算有相似路徑,受所有巨頭關注,如果不做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反倒是奇怪的事情。

區塊鏈會像互聯網一樣,存在技術先行應用後發的形態。互聯網剛誕生時,很多人不知道上網到底幹嘛,可能只是發一個郵件。區塊鏈早期,通過BAAS平臺做技術沉澱,基於這些技術平臺和整體氛圍,各行業不斷嘗試,相信可以找到非常多好的應用模式。

趣鏈CEO李偉:區塊鏈為信任而生,而不是性能

區塊鏈一定要有幣嗎?不見得,區塊鏈有很多存在形態。只要能重塑或以極低的成本建立信任,就是區塊鏈。區塊鏈真的有可能很快嗎?沒可能。因為信任和效率是硬幣的正反面,不可能可信的同時又非常快。區塊鏈為信任而生,不是性能。拿區塊鏈做量化交易,做天貓“雙11”可以嗎?不可以。需要嗎?不需要。

現在來講,性能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現在規模不是那麼大,至少可以滿足目前的票據、信用證這種資產業務。當然也不能太慢,太慢不能用。

區塊鏈有三個發展趨勢,馬上可以落地的是可信計算與存儲,比如數字存證、審計監管。然後是實現數字化社會,比如資產數字化、數據資產化。最後是打造分佈式商業,多中心化弱中介,激勵生態化。

MinTech 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趙亮:分佈式商業時代正在來臨

過去是大生產時代,通過中介完成交易。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興起後,信息傳遞變得特別快,商業效率大大提高。區塊鏈可以實現點對點交易,從中介化商業走向分佈式商業。分佈式商業生態依賴三個技術,互聯網高效實現信息撮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層次挖掘用戶信息,瞭解用戶真實需求,區塊鏈則接近0成本完成價值轉移。

為什麼區塊鏈能做到這一點?第一,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結構,它具備時間屬性,交易完成後會向全網廣播。第二,它可以在陌生人之間通過共識搭建有信用的價值轉移過程。第三,智能合約可以通過自動執行完成很多商業規則,不需要太多人為干擾,減少人為錯誤。 分佈式商業面臨三種挑戰,第一是技術,第二是經濟模型設計,第三是合規。

比原鏈CEO段新星:監管有必要,但不要扼殺創新

所謂資產通證化要看它給原有系統是否帶來了好的改變,如果通證化帶來了更好得流動性,更好得使用和服務體驗,更好得激勵機制,更好得可編程性,那是好的,因為本身投資回報率是正向的。

實際上,通證、比特幣,以及加密代幣,本身是用技術手段、數字化手段產生了具有金融屬性的產品,它是不簡單的QQ聊天發個信息,這裡面會涉及金融風險。

具體而言,Token帶來的風險有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非法融資。從“94”後央行五部委、七部委文件看,大體監管方向有兩個,一是做好KYC(瞭解用戶)和AML(反洗錢),進行用戶認證。二是不允許向公眾募集資金。

監管是有必要的。之前,互聯網無序發展先是造成泡沫,泡沫崩潰後造成了惡性的群體性事件,防患未然總是比較好。如果說建議的話,希望監管的同時不要扼殺技術創新帶給社會的正面的東西。比如區塊鏈很多被用來服務實體經濟,防偽溯源等。

本體全球生態總監溫萌萌:兩三年時間內跨鏈可以運行

顯然,區塊鏈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中心化系統永遠比去中心化系統更有效率。從公鏈項目角度講,公鏈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信任問題,怎樣在一個非常龐大的相互之間沒有信任關係的群體裡實現共同協作,完成一項或多項任務。

公鏈、私鏈、聯盟鏈並沒有好壞區分。當場景裡存在高強度信任,解決的是效率問題時,更多會朝私鏈方向走。合作場景越大,信任關係越薄弱時,更多會走向公鏈。聯盟鏈處在兩個極端中間,像銀行,這類群體間存在一定信任關係,有很多業務往來,但出於合規和業務需要,系統間存在某種程度的隔離,聯盟鏈技術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完成協作。從一個BAAS的架構角度來講,BAAS最底層總是存在一條鏈,可能是私鏈、公鏈、聯盟鏈,完全取決於解決的場景,用戶是誰。

現在公鏈體系之間互不相通,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很多項目都在用各種方式實現跨鏈,現在有很多理論上的方案,我們在等待工程化的實現。有難度,但應該很快,兩三年時間內是大家會看到跨鏈開始運行,再過一段時間相對比較成熟,它跟互聯網很相似,一開始不連,最後連通,然後越連越好。

狐狸金服周霖:區塊鏈再造網貸P2P生態

狐狸金服是搜狐旗下的金融科技集團,周霖是狐狸金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據他介紹,作為互聯網金融新嘗試,網貸在過去數年野蠻成長。但2018年出現暴雷潮,市場談“網貸”色變。

周霖認為,網貸行業的問題歸結起來有四點,第一,資產和資金匹配效率低,不夠透明;第二,平臺上報數據給監管,但真實性難以得到驗證;第三,監管執行難度高,穿透性、真實性不夠;第四透明、隱私保護之間的平衡點難以拿捏。而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個帳本,藉助可信技術、智能和約、共識算法、數字簽名等功能,它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思路。

在周霖看來,聯盟鏈技術可以替代原先的信息中介,藉助技術保證可靠和安全。最終,資產方和資金方完成分離,第三方信用公司和信用數據公司為雙方提供徵信和校驗。整個資金流都跑在區塊鏈上,資金流向可以在區塊鏈實現跟蹤、追訴,監管可以達到穿透式、高效率監管,業務風險也能得到有效監控和降低。“我們回頭看P2P出問題的平臺,無論是虛假標的或旁氏騙局,多是由於信息不透明,狐狸金服通過區塊鏈研究,發現解決方案。”周霖說。

Jesse McWaters:區塊鏈不是要把現行系統中的用戶全搶走

Jesse McWaters是世界經濟論壇金融創新負責人,他說,區塊鏈的核心不是共識機制,本質上是共同分享、擁有的一個記錄系統,記錄了量化後的資產,然後通過代幣進行交易。雖然人們好多年都在談區塊鏈價值,但很多區塊鏈項目都還在實驗室中沒有落地。

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用全新的科技去取代傳統系統時總會面臨困難。如果說你想用區塊鏈取代國際銀行轉帳系統,原先系統中數百個、上千個銀行已經在一套系統上運營了數十年,現在要重新認同一個新標準、協議,這一切需要投入巨大人力、財力,誰出這個錢?而且,區塊鏈存在延遲、擴展性及不確定性等挑戰,未必適用於現在的銀行。

另一方面,我不相信區塊鏈要替代現行應用,金融科技的改革並不代表它會襲擊傳統系統,相反,它會更好地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效率,而不是要把現行系統當中的用戶全搶走。

《IOE:承載國人影響世界的區塊鏈野心》IOE旨在推動物聯網在全球的應用和發展,建設全域覆蓋、全時可用、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共享共建的運營級窄帶物聯網網絡;依託區塊鏈開放性技術聯手上下游廠家、運營商及各行業創新團隊,共建全行業通用、標準一致、技術先進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建成全球最具競爭性的運營級物聯網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