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沙峪畫會第一回展:「遊牧」

後沙峪畫會第一回展:“遊牧”

藝術家:陳桂明 張藝深 王偉宗 張效仿 陳佳 賈娜沿 賈景秀 王福生 彭先德 楊耀華

Exhibition Artists:Chen Guiming,Zhang Yishen,Wang Weizong, Zhang Xiaofang,Chen Jia,Jia Nayan,Jia Jingxiu,Wang Fusheng,Peng Xiande,Yang Yaohua.

策展人:劉學明

Curator:Liu Xueming

開幕時間:OPENING TIME

2018.9.8 15:00

展期 : DURATION

2018.9.8 - 2018.9.30

地點 : VENUE

南岸九號藝術館

北京市通惠河畔文化產業園(朝陽區高碑店鄉西店村10號樓3門)

Tonghui River Culture Industrial Park,Beijing (No. 10 Building 3,West Village,Gaobeidian town,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

2018年9月8日,由北京南岸九號藝術館主辦的慶祝北京千禾秀文化公司成立十五週年系列展&後沙峪畫會第一回展:“遊牧”,將在南岸九號藝術館開展。展覽將集中展示一批以中央美術學院中青年新銳畫家為主的藝術家作品,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9月30日。

展覽前言

後沙峪畫會第一回展:“遊牧”

“後沙峪”對於所有參展藝術家,包括我來說,都意義非凡。這裡是我們走出美院、踏入社會的第一個驛站,也是我們決定走上藝術、放逐夢想第一個遠方,這裡寄託著抱負、理想,也包含著現實的蒼白,儘管都市化的進程曾將我們驅逐、流放,但後沙峪依然是我們曾經的遠方、精神高地。儘管數年的北漂生活已讓我們各自遷徙、遊蕩各處,但我們仍想為我們曾經的執念、夢想、情懷買單,於是就有了我們後沙峪畫會的第一回展。

原本展覽想推出一個“後沙峪畫派”的主題展覽,但細究起來,我們這群藝術家的畫風、旨趣各不相同,尤其是與歷史上那些有名氣的巴比松畫派、橋社、物派等藝術團體更是無法比擬,我們既沒有共同的藝術綱領,也沒有旗幟性的領軍人物,我們只是北漂藝術家中一群獨立個體,相同的只是流浪、遷徙的本性生活與堅定自由的個性,由此有了我們“遊牧”的主題。

在藝術界,遊牧應該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口號,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像波西米亞人或吉普賽民族一樣,有著非同尋常的流浪氣質——勇敢而堅定的流浪氣質;也是一種對自由的渴望與衝動。這是一種對自由追逐的熱情,將這些反映在當下繁複精緻的藝術熱潮中,帶有某種放蕩不羈與衝突,但這也正是這群藝術家的可貴之處。他們的藝術作品不流於時尚精緻,反而追求生命的質量,順應內心的自由,尤其是注重現代人在生活中所體驗到的遷徙,他們的作品共同體現出一種豐滿的精神品格。這份沉重與品性肯定也與他們自身遊牧的生活狀態密不可分,而不同的體驗、素養、態度、情趣又構成了他們作品各自的風貌。比如,致力於水墨長征的陳桂明在遊牧式山水創作中找到了自我生活與藝術的“信仰”;張效仿、陳佳則在遊牧中找到了藝術的“初心”;張藝深、王偉宗則在城市的遊牧體驗中找回了境界與情趣,或古或雅、俏然成趣;而其他畫家則是從傳統入手,在古人的情思中游牧暢遊,或以古為師,或復古以革新,皆以遊牧的體驗為根,不失活力……

這是我們後沙峪畫會的第一回,也僅僅是起點而已,所謂生活不息、遊牧猶存,藝術不止!

劉學明 2018年8月16寫於後沙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