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思維:從秩序到混沌

區塊鏈思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出發,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區塊鏈思維。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對其感覺到的部分做出認知,不同的認知集合起來或可以對區塊鏈思維有一個較完整表述。

區塊鏈本身是一種思維。要談區塊鏈思維,就不能簡單停留在技術層面,而要從其中抽離,得出一種思考方式,產生一種思想意識。區塊鏈思維指向應用,不論是商業層面、社會層面還是個人生活層面,我們都應考慮怎麼利用區塊鏈思維去解決問題。

區塊鏈思維:從秩序到混沌

WILLing:生而為價值湧現

目前,對於區塊鏈思維,大致有以下三種主流觀點:

一種在商業層面,認為區塊鏈與互聯網在運行機制和商業模式都截然不同,兩者互為鏡像,成平行關係。互聯網是信息傳輸協議,區塊鏈是價值傳輸協議。作為一種協議,越多的人使用其代碼,這個協議就越有價值。因為做底層協議的開發者能夠掌握代幣的分配權力,就能掌握區塊鏈生態的核心價值。在商業信用上,區塊鏈信用的數據來源可以直接來自鏈上交易數據本身,不再需要大數據,而支付寶們則需要大數據分析,從不同維度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

一種在社會層面,從區塊鏈技術的運行體制得出看問題、想辦法的切入角度和思考路徑,通過技術的精巧組合,完成資源的公平分配,確保社區的目標一致、成員的行為規範。區塊鏈技術的運用經過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時代和以太坊智能合約為代表的數字資產時代,進入到行業落地應用時代,本質都是對“比特幣架構”的優化,是區塊鏈思維的具體體現。

一種在個人層面,從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點去總結在區塊鏈社會中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上應作出的改變。不要依賴他人,只有自己掌握著私鑰,丟了誰也沒法幫你找回來。沒有後悔藥,區塊鏈場景下的操作是不可逆的,一旦用錢包轉賬轉錯地址,就沒法取消交易。擁抱隨機,生成私鑰是隨機的,簽名交易時也是隨機的。遵從共識,而非威權。代碼即法律,算力即權力。

以上三種區塊鏈思維,在不同層面各有側重,為我們描述出區塊鏈思維的大致輪廓。在這裡,不僅僅對這些觀點進行綜合,而要在更本質層次做一個深入探討。

區塊鏈思維:從秩序到混沌

區塊鏈思維:從秩序的解構到混沌的重構

區塊鏈思維:從新的認知到新的思維工具

區塊鏈思維是一種新的認知。我們更多是對區塊鏈技術本身的析解,而這個技術帶來改變的結果才是最應關注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區塊鏈最終會成為一個商業模式、社會結構或者組織模式的基礎設施。區塊鏈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就像抽象與具象思維、分析與綜合思維一樣,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本質並把握事物的規律。區塊鏈思維更多是一種思維組合,裡面包含著平行思維、組合思維、虛擬思維、系統思維和混沌思維等。區塊鏈思維應能描述事物的規律性,一般會有個什麼過程,會有個什麼結果重複出現。

區塊鏈思維:從秩序的解構到混沌的重構

區塊鏈思維提供一種解構與重構的工具。區塊鏈解構了組織的存在,去中心化組織大量存在,進而形成分佈式的節點社會,再到網格式的塊鏈社會,直到分散型組織的奇點,最終重構出一種失控的反脆弱系統。失控在一個系統中失去了中心化的控制,但結果並不是渙散混亂的,反而形成自洽組織,是一個反脆弱的秩序存在。我們將其類比為混沌系統,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混沌系統,南美洲的一隻蝴蝶振動翅膀會引起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颶風,系統中每一個事物的存在與發生,都對整個系統產生著影響。混沌中存在秩序,這種秩序是區塊鏈原理與規則在維持,區塊鏈思維會成為混沌型社會的基礎邏輯,併成為打開混論世界的一把鑰匙。

區塊鏈思維:從秩序到混沌

區塊鏈思維提供一種解構與重構的工具

區塊鏈思維:從實踐到認識的辯證統一

現在大多數人都會將區塊鏈思維與互聯網思維類比,但問題是即使對於互聯網思維,我們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的表述。互聯網思維是在不斷的商業實踐中總結出一定的模式特徵,形成一定的思維認識,並將這種模式特徵運用於實踐又進一步將認識迭代升級。

區塊鏈思維也是這樣一個不斷被實踐、不斷被認識、不斷被實踐驗證並擴大再認識的過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先於區塊鏈思維存在,區塊鏈思維反過來加強區塊鏈技術在更廣泛及更深層次的運用。區塊鏈思維具有滯後性,這要求我們不拘泥於已有的應用成果,要去開拓新的局面,在探索中創造,在創造中提升認知格局,成為時代的前行者。WILLing團隊就是這樣一群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