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坦克为什么会被称为豆战车?事实非常残酷,因为没必要更强

日本坦克为什么会被称为豆战车?事实非常残酷,因为没必要更强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初期,日本的目标是建立一支战斗力达到了当时美军70%的海军,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没有海权就代表着未来就会完蛋。在断断续续的建造了637艘军舰,成堆的运输船和7万多飞机以后,这个半工业国家的国力基本上全部完蛋,所以日本陆军就只能够学着使用步枪和少量性能糟糕的机枪和中国军队打交道,所以日本人在重型军备上不得不阉割阉割再阉割,来保证养得起那17个陆军师团。

日本坦克为什么会被称为豆战车?事实非常残酷,因为没必要更强

所以,94式和97式这两种专为中国而设计的“豆”战车出现了,97“豆”并不是97中——这是两种不同的玩意儿,后者并没有生产多少就在坎门诺战役中被打出屎来。而94豆和97豆最主要的目标是作为战场侦察车来使用的,而不是作为承担反装甲任务的战车。其主要的攻击对象是机枪火力点和常规的轻装步兵小队,甚至以放弃装甲强度作为代价,设立多个射击孔用以对付中国的反坦克敢死队。

日本坦克为什么会被称为豆战车?事实非常残酷,因为没必要更强

作为一种轻型战车,它的装甲防御是12-10毫米,足够抵抗常规中国部队仅有6毫米的反装甲攻击穿透深度,而装备机枪和37毫米炮,并且使用榴弹,可以对中国的地堡和机枪火力点构成威胁。足够轻的体重允许日本的货轮通过自带起重机递送,也可以轻易的通过当时中国的各种地形环境。但是也因为这种对上其他反装甲战斗车辆一戳就爆的防护,所以日本的94和97豆,也真的成为了“豆”战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