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管理者很会沟通的企业,业绩远超同行3.5倍!

那些管理者很会沟通的企业,业绩远超同行3.5倍!

有资料显示,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都在沟通,然而企业管理70%的障碍也是在于沟通障碍。沟通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上的隐形漏洞。而那些在沟通管理方面做得更好的企业,它们的业绩能够超过同行3.5倍。

01

最近,华为心声社区上关于管理者的吐槽有点多。有吐槽好大喜功的、欺上瞒下的、低效低能的、业务能力差的、责任不明的,还有甩锅、潜规则的......

在这些吐槽中,有两篇吸引了学姐的关注。

一个是:《当初因为华为来的,现在因为主管想走了》

遇到一个让人无语的主管是多么不幸的一件事,为什么主观的考评不加入民意调查结果呢?整天说忙,你找他去沟通,哪怕是业务的事情,都没空搭理你。

还有一个是:《你们的主管是怎样的人?》

今日之主管风格:

1)平日极少管你;主动沟通,一般时间很难超过10分钟

2)日常沟通很少,常规沟通时间:年中、年终沟通;还有就是底层员工请求转部门沟通

3)团队会议漫议多

4)只有会议的时候才有时间接触,给我们的工作指导是:我知道你们要干成什么样?但我不能告诉你,希望你们自己能够思考到

那些管理者很会沟通的企业,业绩远超同行3.5倍!

这两篇吐槽都直指了一个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沟通。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一句话来表明企业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在之前分享过的文章中,学姐也曾多次跟大家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还给大家分享过一组数据:

有资料显示,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都在沟通,然而企业管理70%的障碍也是在于沟通障碍。

这两个70%告诉我们一个现代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上的隐形漏洞。

而据咨询公司韬睿惠悦对全球651个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沟通其实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好处,那些在沟通管理方面做得更好的企业,它们的业绩能够超过同行3.5倍。

02

GE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就很看重沟通。

他认为,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每一种传播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当企业面临变革或危机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员工进行沟通。

为此,杰夫·伊梅尔特花费了70%的时间在沟通上面,把自己的想法及时高速员工,并聆听员工的想法。

然而,只是对沟通重视并不能最终影响沟通的效率,沟通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传递的效果,以及员工的态度,最终影响到企业成本,甚至是团队凝聚力。

要想高效沟通,还得先学会如何沟通。

1、传达有效信息,确保被接受、理解

一场高效的沟通,其基础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是否准确、清晰、完整地传递,二是对方是否已经接受和理解。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信息准确、清晰、完整地传递。

一条有效的信息起码要满足三个特征:简洁、全面、系统。

不管是是要通过哪种渠道沟通,面对面对话、电子邮件、会议还是其他,都要保证要传递的信息满足这三个特征,你的信息才能得以有效地传递。

简洁,表示这条信息只包括员工需要知道的要点,而无其他冗杂内容;全面,表示信息包括员工需要知道的所有要点,没有遗漏;系统,则表示有能将这些要点清晰传递给员工的结构、逻辑。

一旦传递给员工的信息失真,或者信息过于琐碎、混乱,或者信息有所遗漏,员工就不能及时准确地从中了解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那么这样的沟通也就成了无效沟通,也会因此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

将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员工之后,还要确保员工能够接受并理解这些信息,一场有效的沟通才算完成。

那些管理者很会沟通的企业,业绩远超同行3.5倍!

麦当劳为了拥抱数字化、亲近年轻消费群体,积极尝试了多种措施,比如自制汉堡、自助点餐机、服务到桌等等。

当信息传达到员工处的时候,员工并不能看到这么高,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费劲,而不理解这样做背后的用意,颇有不满,时间一长,对麦当劳餐厅的发展必然极为不利。

只有当这两个层面都实现了,才能算是“沟通”。如果传递的信息无效,或者信息没有员工接受和理解,那么这场沟通就只会是“沟而不通”。

2、沟通不是传达命令,要变单向为双向

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在许多企业,沟通只是单向,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管理者向下传达命令,而员工则无渠道反馈意见,或者员工只是象征性地反馈意见,这些意见并不被倾听与接受。

毫无疑问,这样的沟通不仅对决策层的监督与管理毫无助益,时间一长,更是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与归属感。

同时,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在纵向上的管理层级变得非常负责的时候,基层员工如果不能与管理者得到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的话,企业的管理层往往也会跟企业业务的销售现场出现脱节的情况。

然而,在多数的公司里,制定规则的大多就是这些与销售现场“脱节”的人。

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忠三,在上任之初就走访了日本全国107家门店,甚至和员工喝酒聊天来创造让员工说真心话的机会,听到他们这些现场员工的声音。

著名的无印良品店铺员工指南——MUJIGRAM的诞生,也为无印良品创造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

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门店的两万份提案送到无印良品的总部,平均每年有四百多条会被采纳,来指导企业的业务和工作。

让每个员工对企业的管理都拥有发言权,才能让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信息互通,也能使员工感受到管理层对员工的重视,进而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扫清信息沟通上的障碍。

3、考虑对方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

在工作中,不管是对管理者,还是对员工来说,表达观点是工作的需要。

而观点的表达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意见的冲突。

有人说,既然是工作需求,冲突就冲突呗,然后任其发展。

这样导致会导致什么后果?意见冲突没有达成统一,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结论,反而演变成争吵,炒得脸红脖子粗,伤害彼此感情,甚至还有可能结怨。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意图。”

这是广受赞誉的心理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总结的关于人性的假设——埃里克森教练五大原则之四。

在工作中,不管是面对同事,还是面对客户,当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不要情绪先行,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考虑清楚对方冲突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发现对方的需求与目的,理解对方的行为。

那些管理者很会沟通的企业,业绩远超同行3.5倍!

NerdWallet的内容副总裁麦琪·梁曾在一家服装租赁店工作过,这家店常常会采取超额预定的措施,因此,她的工作经常就是面对那些因为没有租到服装而愤怒的车队。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麦琪·梁总是尝试着摸清每个人的特点,考虑他们的动机,尽快地平息他们的怒气。

正是这种意识培养了她考虑对方动机、站在对方立场上去理解事情的能力,也正是这种能力支撑着她成为NerdWallet的内容副总裁,管理全美100余名作家和编辑。

4、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帮助信息快速传达

在沟通中要保证信息的对称,就一定要建立沟通渠道以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

GE公司有十三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集团,加上公司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何保证高效的沟通,推动公司每一个项目的进展和公司的变革,对GE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

然而,GE的沟通却是快捷而顺畅,因为GE采取了多种沟通手段,建立了多个沟通渠道,来保证信息的畅通,沟通的顺畅。

其中包括网上交流、电话交流、面对面交流、便笺式交流等多种传统与现代共存的交流方式,也包括圆桌会议、全体员工会议、优秀员工座谈等集体的沟通方式,同时,定期举行的员工大会还会通过卫星直播、网上直播等方式进行,高层领导也会安排员工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除此之外,GE还会通过第三方专业的咨询公司,设计专门的问卷,面向全球员工开展不记名的民意调查,所有员工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的数据结论,GE也会根据此结论做出专门的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要问,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才能让团队成员协同发挥最大价值?

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多多沟通,好好沟通,学会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