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王小楷大法

鐘王小楷大法

按照我們此前對於“小楷線索”進行的一系列研究,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歷代書法大家如趙孟頫、文徵明、祝允明、王寵、董其昌等,都是宗法王羲之的,尤其是小楷名作《黃庭經》、《樂毅論》、《孝女曹娥碑》。

那麼,王羲之的小楷又是宗法何人呢?大家都會說,是學的鐘繇。再進一步問,鍾繇楷法,又是如何成為“王氏家法”的呢?

前文《“筆法”傳承揭秘:為什麼一代不如一代了?》,其實在談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書法的傳承。尹吉男先生的研究很有意思,沒有家傳、師授,其實是很難學到好書法的。平民,寫字而已。這可能對於當代利用網絡學習的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不過,解決方法還是有的,咱們以後再說。

本文要聊的是,鍾繇書法如何成為琅邪王氏書法傳統的?

01/

王導與王廙

王導是王羲之的伯父,王廙是王羲之的叔父。

鐘王小楷大法

王導就是那位留下書壇千古佳話“懷帖過江”的人。他特別喜愛鍾繇、衛瓘這兩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於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把鍾繇的《宣示表》弄到手了,並且當做鎮宅之寶,秘不示人。後來局勢動盪不安,王導在往南方避難的時候,扔下了所有的金銀財寶,卻把《宣示表》縫在自己的衣帶中渡過長江。

鐘王小楷大法

他弟弟王廙也是一起南渡的人,看來這是家族行動。王廙比哥哥王導的書法更有名氣。《法書考·卷一·書譜》記載,

“王平南是右軍叔,自過江來,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書史會要》也說,“自羲之過江前,廙號為獨歩。”

值得注意的是,《歷代名畫記·卷五》記載:

時右軍亦學畫於廙。廙畫孔子十弟子,贊雲:“餘兄子羲之幼而岐嶷,必將隆餘堂構。今始年十六,學藝之外,書畫過目便能。就餘請書畫法,餘畫《孔子十弟子圖》以勵之。嗟爾,義之可不勖哉!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吾餘事雖不足法,而書畫固可法。欲汝學書,則知積學可以致遠,學畫,可以知師弟子行已之道。”

簡而言之,王導與王廙兄弟,將鍾繇書法帶到了南方,並且由王廙傳給了王羲之。楷則、楷法,由鍾氏轉移到了王氏,並且在王氏子弟中開始了傳承。在中國書法史上,琅邪王氏成為了掌握核心技術的家族。後來才有了彙編王氏一門書法的《萬歲通天帖》。

02

/

王廙的書法

咱們還是以小字為例,來進行“線索”的分析研究。

先請看王廙的《祥除帖》,是不是覺得很眼熟?

鐘王小楷大法

《閣帖》“遊相本”,掃描自《中國書法全集》

沒錯,慧眼如你,這是典型的鐘繇之法。

如果從字形上來看,可以挑選“下”、“臣”、“不”、“表”、“詔”等字對比,非常典型的鐘繇字法。有人會說,還是有區別的。這個問題涉及到眼力,即不被外形所迷惑,看到本質。也或者說,這是個人書寫手勢的不同,帶來的外形差異。本質上的“寫法”是一樣的。

王廙從哥哥王導手裡的秘藏《宣示表》,看來是下了一番臨習的苦功夫的。

03/

鍾繇、王廙、王羲之的“法”

這是一個老話題。有人總是講,我就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想聽你講道理,你只要告訴我怎麼寫字就行了。OK,寫字,照貓畫虎就可以了,臨帖臨得像就可以了,不需要人教。自己開心就好!

但是要學“書法”,首先要學“法”,古人學東西,只學“法書”。坊間那些時書,再漂亮都不屑一顧。

鍾繇、王廙、王羲之三人,又有哪些本質的共同點——“法”——呢?

鐘王小楷大法

對比圖-從左至右:鍾繇《宣示表》、王廙《祥除帖》(遊相本)、王羲之《黃庭經》(董跋本)

南宗師法傳授,超級簡單,如同我們在《南宗:入門功夫“三練”》中公開的,練眼,看到三維字。如何會有三維字?因為他們“扣邊線”。

鍾繇、王廙、王羲之三人的字,都是扣邊線的。這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只要扣邊線,字身立刻就立起來。

鐘王小楷大法

對比圖-從左至右:鍾繇《宣示表》、王廙《祥除帖》(遊相本)、王羲之《黃庭經》(董跋本)

這是士大夫家族傳承下來的一個“法則”:緊扣左邊線(或右邊線),把力道往另一邊發出去,每一道筆畫線條自然就會出紙、入紙,從而字身也自然擰緊(無需再故意考慮中宮),呈現往右上的斜勢,字身也同時浮出紙面,寫入空間。

(有很多公眾號轉載講為什麼古代書家寫斜字?那是從平面視覺上去分析,已經離題萬里了。沒有寫法上這種扣邊線的基本意識,再怎麼畫斜的,也是不得要領的。)

所謂的邊線,如圖示:

鐘王小楷大法

邊線與旋身

師法傳授的重要性也就在這裡了。

家長、師傅傳授,往往一語道破,子弟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法”的書寫,他們的書法能不好嗎?

而不得傳授者,琢磨一輩子,也只能在平面上做文章。比如唐代歐陽詢,是懂此法之高手,所以歐字的險絕是有根源的。然而後世(尤其是清代黃自元),徒然的玩個平面字,貽誤後人。

限於篇幅,關於“法”,本文就講這麼多,至於筆法細節,容後再敘。

練習小楷的書友,

您以後臨習鐘王之字,

會不會越來越有感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