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旌旐中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於襄。”

――《詩經·出車》

這首詩講的是周宣王(公元前828—前782年)命大將南仲率軍士到朔方築城防禦遊牧民族玁狁的事情。有人認為,詩中的“城”,就是長城的前身。又有專家考證,“城彼朔方”之“城”,即在今寧夏東北部的鹽池境內。也就是說,寧夏是長城雛形的發祥地。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寧夏戰國秦長城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史記·匈奴列傳》

寧夏固原地區的戰國秦長城,是寧夏境內最古老的長城。

戰國時期,秦國實行變法,逐漸強盛起來。秦昭襄王 (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伐滅義渠戎國,佔領了隴西、北地、上郡等地。為防止匈奴族的南侵,便修築了一道長城,其中有一段橫跨今寧夏固原地區。

它沿寧夏葫蘆河東岸高地,至今仍可見許多當地人稱為“長城蛋蛋”的土墩和蜿蜒曲折的長城牆體遺址。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賀蘭山上的明長城

寧夏隋長城

隋文帝開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司農少卿崔仲芳,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西距河,東至綏德,綿延七百里,以遏胡寇。”

――《隋書·崔仲芳傳》

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結束了漢末軍閥混戰和南北分立的局面,使中國再度統一。為抵禦北方突厥與契丹南下侵襲,隋王朝從隋文帝開皇元年開始,到隋煬帝大業四年,在全國修築長城4次,動用民丁160多萬,修築時間延續了27年。據《隋書》記載,隋文帝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司農少卿崔仲芳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在寧夏境內的隋長城,西起今銀川興慶區黃河東岸,向東延伸至今陝北綏德。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寧夏明代長城

明朝中葉以後,為了防止韃靼、瓦剌等蒙古部落的侵擾,明朝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修築萬里長城,並在長城沿線設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固原、偏關等九鎮,派重兵分地守禦,史稱“九邊重鎮”。

明代寧夏鎮 (即今銀川市)管轄的長城東起大鹽池(今鹽池縣),西至大蘭靖(今甘肅皋蘭、靖遠),全長2000裡。固原鎮管轄的長城東起今陝西靖邊,西達甘肅鎮皋蘭,全長940裡。

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餘子俊動用4萬民工,歷時3個月修築了西起寧夏橫城、東至陝西神木的1000里長城,並修建了城堡、烽火臺、關樓、城障等與長城配套的防禦設施。

分佈在寧夏的明代長城有東長城、陶樂長堤、舊北長城、北長城、西長城、固原舊邊、徐斌水新邊等七道長城。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按照區域劃分,寧夏的長城分為西長城,東長城和北長城。

﹙一﹚、寧夏西長城

寧夏西長城從今甘肅靖遠蘆溝界進入寧夏中衛縣,逾黃河東北行,沿賀蘭山至平羅縣紅果兒溝,全長800餘里。

有著名的“城防四險”,分別是勝金關、赤木關、打皚口、鎮遠關等四大關隘。

﹙二﹚寧夏北長城

寧夏北長城位於賀蘭山與黃河之間。包括“舊北長城”和“邊防北關門牆”兩道。

據方誌記載,“北長城三十里,自西而東接黃河”,這道修築於明弘治年間的北長城,就是舊北長城。它自賀蘭山紅果兒溝北側東行,穿過包蘭鐵路,抵達黃河西岸,全長30裡。這道長城在紅果兒溝的一段牆體,因斷層地震活動而造成的錯位現象,成為地質、地震學家科學考察的對象。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嘉靖十年,總制尚書王瓊奏築距平虜(今平羅)城10裡的邊防北關門牆。“由沙湖西至賀蘭山之棗兒溝,凡三十五里,皆內築牆,高厚各二丈,外浚塹,深廣各一丈五尺有奇”。這道邊牆起自大武溝口,止於黃河西岸。

﹙三﹚、寧夏東長城

寧夏東長城又稱“河東牆”,位於今靈武市、鹽池縣境內,全長近400裡。其西段稱“橫城大邊”,東段稱“深溝高壘”。

所以說寧夏是長城博物館也不誇張。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長城雛形的發源地,“長城博物館”——寧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