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到过这,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上海的电影,其中很多都会把剧情安排在一座钢架结构的大桥附近。那钢铁之躯承载了上海百年来多少悲欢离合,这就是著名的外滩地标建筑——外白渡桥。

旅游到过这,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旅游上海

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外白渡桥已经是第三代。最初的一代桥“威尔斯桥”是座木桥,是怡和洋行的英国经理和一些鸦片商人联合成立公司投资建造。桥中间是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要起吊。这第一代桥因为过桥只向华人收费,曾受到抵制。后来的第二代桥,英国人叫它“花园桥”,民众呼为“外摆渡桥”。从此,过桥不再付费。第一代威尔斯桥则拆除。“外摆渡桥”后来读成“外白渡桥”,也有人说白渡即免费,或说是按照距离上海市区的远近来定所谓内、外的称呼。

旅游到过这,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旅游上海

第三代桥是光绪年间木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需要,当时租界工部局另建的新桥。这座新桥上部结构是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桥面铺电车轨道。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钢材全从英国进口,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桥梁设计和架构。

旅游到过这,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旅游上海

大修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白渡桥恢复了雄姿,焕然一新,往来的游人大多会驻足片刻,有的还会留念。桥下苏州河缓缓流过,在桥东汇入黄浦江。

旅游到过这,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旅游上海

上午9点时的过往车辆稀稀拉拉,以至我可以找到无车的空档拍摄到干净的桥面。有三两个健身者小跑而过,一对新人在拍摄婚纱外景。选择这里拍婚纱更能体现上海的沧桑过往,和浦东林立的高楼大厦比,完全是老上海的范儿,能寻到些十里洋场的依稀旧影。应景的是,桥北头的一家餐厅挂上了“上海的早晨”的招牌。晨光洒在室外灯箱和墙壁上,斑驳的阳光下是若干上班人在等红灯。

旅游到过这,才知道这座桥见证了上海的发展

旅游上海

游玩知道外白渡桥已经没了百年前的风风火火,桥上也再看不到走马灯一样,各时代的权贵、走卒、各色人等。一切仿佛归到静止。钢架的影子很规则的落在空荡荡的桥面上,沿大桥的纵深可以直看到彼岸。过往的车辆疾驶而过,坐在车里的人只能是看客。夜晚的外白渡桥在灯光映衬下也是外滩一景,那时的它是夜上海的柔情。我倚在桥边栏杆上,冥想昔日桥上景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旅游上海才知道那才是生龙活虎的上海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