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護爲何能把持朝政?靠一個人的計謀,後來多爾袞深得精髓

近期不少人看了電視《獨孤天下》,覺得宇文護飛揚跋扈,把持了朝政,很厲害的樣子。歷史上,宇文護雖然三次廢立皇帝,確實是一個很厲害的權臣,但他的起步並不容易。如果沒有大臣於謹幫忙的話,宇文護很可能一開始就輸了,就不會有後來三次廢立皇帝的事情了。

宇文護為何能把持朝政?靠一個人的計謀,後來多爾袞深得精髓

‍宇文泰臨終前,把兒子託付給了侄子宇文護,宇文護能不能挑起這個重擔呢?不一定。想理解這一點,就得理解宇文泰這個統治集團是怎麼一回事。用比喻的說法來簡單說說。如果把宇文泰統治下的關中勢力比喻為一個公司的話,宇文泰是這個公司的總經理。但宇文泰並不是第一任總經理,第一任總經理是賀拔嶽,宇文泰、李虎、侯莫陳崇、趙貴、於謹等未來的柱國大將軍都是賀拔嶽的人。賀拔嶽被刺殺之後,選誰接替賀拔嶽的位置是有爭議的。在趙貴強烈推薦之下,宇文泰才坐上了總經理這個位置。也就是說宇文泰手下的人,並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他能坐上這個位置,是同事們覺得他有能力從而讓他坐的。

宇文泰的確很有能力,也非常有作為。當宇文泰去世之後,誰坐總經理這個位置呢?宇文泰選了自己15歲的兒子宇文覺。前任總經理的兒子坐這個位置,大家一時也不好說什麼。宇文泰覺得自己兒子太小,於是讓40多歲的侄子宇文護來輔佐,權力落到了宇文護手中。史書記載這個時候“群公各圖執政,莫肯服從”,有很多王公大臣不服宇文護,很多人都想能夠坐上這個位置。前任總經理宇文泰當初就是和我們平級的,現在他不在了,居然讓一個親戚來管理,憑什麼不是我們去接任呢?這家公司一開始又不是你宇文泰家的!爭議就這樣來了。

宇文護為何能把持朝政?靠一個人的計謀,後來多爾袞深得精髓

總經理想讓後代做董事長,產權不明,就避免不了爭議。關中勢力在宇文泰的發展下,資產是遠比當年多得多,甚至可以說沒有宇文泰,就沒有後來的關隴集團,可是產權呢?那些和宇文泰稱兄道弟的人,並不認為產權因此就變成宇文家的了。這個問題扔到了宇文護的面前,宇文護比起那些元老來說,是小一輩的,而且名聲地位以前也比較卑微。怎麼辦?宇文護向和他比較好的柱國大將軍於謹求助。於謹說,我受到安定公(宇文泰)非比尋常的知遇之恩,現在國家大事,我必用生命去爭取,明天討論相關問題時,你千萬不要退讓。

第二天開會的時候,於謹對眾人說,如果沒有安定公,國家就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繼位的世子(宇文覺)儘管年紀小,但是中山公(宇文護)是他哥哥的兒子,還接受了顧命之託,軍國大事應當由他統一管理!於謹也是元老,他聲音洪亮而堅定,史載“辭色抗厲,眾皆悚動”,其他人一聽於謹這麼說,都不敢再說什麼。宇文護也立即說,這是家事,自己雖然平庸,但絕不敢推辭!接著,於謹帶頭向宇文護拜了兩次,其他人迫於於謹的威嚴,也跟著拜。就這樣,關於管理權的議論才平息了,宇文護才開始真正接管朝政。不久,宇文護又剷除了柱國大將軍趙貴和獨孤信,地位就更加牢固了。從後來楊堅篡位相對容易也可以看出,宇文家想把自己從總經理變成董事長的做法仍然沒有得到廣泛認同。

宇文護為何能把持朝政?靠一個人的計謀,後來多爾袞深得精髓

接任這種事情其實是很微妙的。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一個流程,就是有人勸進的時候,要謙虛地推讓三次,然後才接受勸進。但是,這並不合適所有的場合,所以於謹就特別強調讓宇文護不要推讓,一旦推讓很可能就沒有後來了。在清朝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1643年,皇太極去世,誰做繼任者呢?當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32歲,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在開會的時候,代善說話了:“虎口(豪格),帝之長子,當承大統。”豪格按照古代很多繼位的謙虛程序進行,他說:“福小德薄,非所堪當。”然後,多爾袞說豪格既然沒有繼任的意思,那就立福臨。說好的“三推讓”呢?沒有!

不是眾望所歸時,千萬別推讓,臺上看似輕鬆的三秒鐘表演,背後得有絕對實力才行。還沒絕對控股的時候,別裝!於謹當年一語定局勢,後來多爾袞也深得精髓,知道繼位時的奧秘,從而把大權攬入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