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獻成都的中國「桃花源」

“人,離不開城市,放不下山河”。古往今來,中國人從未放棄對園子的追求。中國人對園子的喜愛,深入骨髓。

從有文字記載的殷周算起,中國園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孟子》有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囿”即中國古典園林的一種最初形式。隨著社會進步,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自成體系。

南有蘇州園林,北有皇家園囿。無論是莊重華貴的皇家園囿,還是別具韻味的私家園林,裡面寫滿了中國人有形與無形的心靈密碼。

初見蓉城,離不開的園林情結

說園林是詩,它是立體的詩;說園林是畫,它是流動的畫。

“鵲絆遊絲墜,蜂拈落蕊空。鞦韆庭院小簾櫳。多少閒情閒緒、雨聲中。”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不吝筆墨,園子在他們筆下被賦予更多的情感,印刻在時光的流裡,並於時光往復間凝練出深厚的人文情懷。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深厚的歷史積澱,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輝煌的園林藝術成就。其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建築空間,更是一個文化空間,箇中價值,亦是不可估量。

地脈價值。自然與精神的結合賦予園林文化以物質和非物質雙重文化內涵。作為一個心靈棲隱之地,中國名園大多誕生於時代重要的土壤上,凝聚著深厚的人文情懷,不僅代表著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是社會先進文化發展的沃土和力量源泉。

藝術價值。中國古典園林刻意體現詩情畫意,追求畫境、意境,追求自然美、含蓄美、動靜相宜的美,佈局自由靈活,講究迂迴曲折、曲徑通幽,移步換景,故中國園林有“步行者的園林”之說,可謂將匠人一生的心血和技藝蘊藏其中。

哲思價值。“隔斷城西市語譁,幽棲絕似野人家”,越過園子,出世感受小橋流水人家,入世則擁抱一世繁華,“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將身體與內心的需求完美演繹,也凝聚著人一生的智慧。

貫古通今,圓子皆是集地脈、藝術、哲思於一體,滿足了人們居於城市、傍于山河的生活夢想。

山水為骨,浸透時光的味道

“崇尚自然,師法自然”從來都是中國古典園林建構所遵循的審美準則。

古人造園,必定寧心靜氣,匠心考究,凝聚無數能工巧匠數輩傳承之技藝,以山水為骨,師其意,取其神,而遺其形。迭石造山,鑿池引泉,使“多方勝景”,凝於“咫尺山林”,向世人訴說純正的古典美學。

“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匠人們秉承著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的造園理念,在追求詩情畫意相熔鑄的情境韻味的同時,亦將當下時代的人文精髓以及生活哲學融入其中,打造一座精神歸處,值得細細品味與傳承。


敬獻成都的中國“桃花源”


中國造園學說《園冶》第一句話,即“世之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對於園林來說,三分匠、七分主人,是居住者的人生態度嵌入並滋養了園林。正因為如此,園子才真正具備傳承的價值。

當人生達到一定格局與情懷後,將縱橫世界的千秋名利都置於身後,園林便成了人們最終與本初的生活追求。園林是一種情懷與態度,也是生活方式與世界觀的體現,是一種初見平常,再看天下皆尋常的存在,其中包含的文化傳承、藝術雕琢、中華理想,都凝練在這咫尺山水中。

不忘初心,敬獻成都“桃花源”

作為古蜀文化發源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歷來有著很高的熱度。近年來,成都經濟飛速發展,成為國家新一線城市,但如果沒有三千年璀璨文化傳承至今,成都亦不會成為成都。而成都,源起城西。

而成都城西,則依然保留著成都最為獨特的味道,也保留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初心。

最具代表的,是成西青羊區。青羊區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是古蜀文明和詩歌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擁有杜甫草堂、寬窄巷子、文殊院、青羊宮等遺蹟,是成都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名片。2001年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在沉睡了三千多年後重見天日,“一醒驚天下”。作為古蜀國都邑所在,金沙遺址的發掘,於歷史底蘊本就深厚的城西而言無疑是錦上添花。有著如此厚重的底蘊做依託,成都的發展甚囂塵上,而城西更是成為“成都第四商圈”,周邊地價也直逼高位。

“西貴”之地,名副其實。

金沙城擇址城西,臨水而居,承襲了整個蜀地千年來的貴氣。在生態資源極盡稀缺的成都,毗鄰近1770畝生態溼地,在成都“西控”之下,如此鉅製,價值之珍貴,可想而知。

三千年金沙的城,成都的園。

古往今來,無論是王宮貴胄坐擁的園囿府宅亦或是文人墨客寄情的山水園林,往往受其擇址風水、地脈影響。一如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成都浣花溪,值得傳承的園子,大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地脈優勢。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流淌傳承之下,世代相傳,為人所銘記。

佇立於城西金沙文脈貴地,金沙城·蘊初園,應運而生。蘊藏三千年過往,續寫成都本初,亦代表當代成都,敬獻中國又一園林瑰寶。

蘊初園,迴歸生活本身

敬獻成都的中國“桃花源”


源起金沙,鑄造一座成都人自己的園子。金沙城·蘊初園,由國際頂級景觀大師,奧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李寶章先生親自操刀設計,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理想人居環境為引,以王維《桃源行》所述意境為藍本,演繹“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唯美意境,形成一幅綿延俊秀的立體山水畫卷。

“成都是一個自給自足、休閒的城市,而景觀就是讓人過得更加舒適一些。”李寶章先生認為,新中式的景觀,與地域生活和文化是有聯繫的。正因如此,李寶章先生特別重視保留成都的地域特色。李寶章先生眼中的成都生活是“坐在竹林中喝茶”;“人們在茶園裡很放鬆,茶館裡有蓋碗茶,白瓜子一塊多,有人掏耳朵、捶背。”是太行宏瑞總經理範文浩的成都記憶。僅從一部分成都漫文化的描述即可以看出,迷人的永遠是成都的原味,源於千年的文化,可謂世界不缺紐約、倫敦、巴黎,缺的是成都自己。

以現代手法,打造千年文明古韻

一個府邸加上一個園子,中國理想的居住形式就是這樣。人類對於居住的環境的理解,一為天堂,一為桃花源。蘊初園以桃花源為原型,“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這樣的空間圍合起來,特別有助於鄰里之間的交流和交往,也讓回家變成一段遊園賞景的旅程。由此創造出“人在畫中游,人與景合一”的狀態,成為一個有情懷鮮活的景觀作品,金沙城的獨一無二性由此彰顯。


敬獻成都的中國“桃花源”


基於對成都地脈和文化的深刻了解,以及成都人親園、親水,喜茶的生活習慣,金沙城打造4萬平生態示範公園,以啟程、竹徑、迴轉、觀翠、落客、開闊、驚歎、轉折八個階段,開啟一段尋珍之旅。

山本靜,水流則動。蘊初園有瀑、有澗、有泉,營造了一個迴歸自然的意念,文化和藝術在這裡完美相融。8個景觀節點設計,疏密有致、虛實相生、動靜皆宜、藏露互補,塑造出城市與人文生活的縮影,每個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生活,感受不一樣的人生哲學。園林中富含三開三合等意向,就像人生收放自如的歷程,把故事放到園裡,把身份放到想象外,人能在園中看到每一個階段的自己,和過往人生的凝練成形。


敬獻成都的中國“桃花源”


蘊初園內,每一處都蘊含著藝術成就,而解讀藝術的,從來都是人生的道理和哲學。

從一石一木中窺見山川海洋。人生彷彿凝固於此,靜心思考人生沉澱,不止於自身繁華與盡興,更要在細微處見到生活的紋路。在這離城一尺,又彷彿與世隔絕的空間裡,時間過得很慢,而韻味,自然也悠長起來。

“你選擇了金沙城,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態度”

遠行三千年,從貴土文脈,到峰層建築,將世界之上凝練至屋簷之下,創造更出眾而又尊崇本初的未來,重新寫就古蜀金沙文明。從蘊初園開始,金沙城,也不止是金沙城,未來,金沙城生態體驗區將作為成都人情感與文化記憶的載體,讓這座城市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源遠流長。

自然落地,端知城市有山林

蘊藏千年過往,代表當代成都,敬獻中國一座成都園林。如此高站位,名字由來也引人好奇。

晚明時期,陳繼儒在《冰雪攜》中說“餘謂園有四難:曰佳山水難,老樹難,位置難,安名難。”

金沙城·蘊初園,擇址金沙文脈貴地,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位於百仁生態腹地,8重景觀,迴歸自然,有成都難得之佳山水;而竹作為中國古典園林中重要的植物元素,代表了“本固”、“性直”、“心空”、“節貞”的美好品質,亦可謂“老樹”。

完美解決前三難。究竟是哪位與蘊初園價值、站位相符的大師解決“安名難”?答案留待下回分解。

據悉,金沙城蘊初園,將於9月16日以晚會形式“尋夢園開”,目前金沙城官微已開啟報名通道,小編已搶先報名,到時候別說我沒告訴你哦!

敬獻成都的中國“桃花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