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刘强东事件,从警方发言人公布的事实和结果来看,警方目前还未掌握确凿的证据对刘强东进行指控,因此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刘强东被优先推定为无罪。

可虽然警方尚未将刘强东定罪,在网络上,刘强东事件却早已被广大网友们定了性:

比如,刘强东性侵说明越是位高权重的男人,越觉得天下的女人都该臣服于他;

比如,刘强东肯定是被陷害了,这样的女人一看就是卖的;

比如,刘强东的出生决定了他的格局,家有美妻不自知,只会对这样的妖艳大胸女感兴趣;

比如,刘强东性侵代表美国在用其国内法收拾中国企业家,给中国立规矩......

为什么人们不想面对真相,连等待的时间都不愿付出,心甘情愿地活在自己的臆想中?

为什么人们有时甚至还会刻意逃避真相,不断说服自己停留在自己的假想里?

这种行为,心理学家麦基曾提出一个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根据万事万物的吸引力法则,当你想要事情是这样的时候,你想了解的“真相”便会如你所预期。

这个说法让电影鲨很容易联想到了一部2014年,英法合拍的电影《新包法利夫人》。

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新包法利夫人》讲述的就是一位退休的文学编辑,受困于法国乡间的无聊日子,总妄图从漂亮的女邻居身上找寻情感八卦和艳遇故事,看似关心他人,实则在为自己寻找情感宣泄口的故事。

男主马丁家对面的房子住进了新邻居,来自英国的夫妇,从事艺术品修缮工作的查理和自由艺术家珍玛。由于查理姓包法利,珍玛被称呼为包法利夫人,这样一个偶然地相同称谓,让文学迷马丁陷入到自己的一系列臆想中。

包法利夫人的丈夫

《包法利夫人》原著中,包法利夫人的丈夫查理·包法利是个乡村医生。他天资不高,勤勉、老实,为人懦弱无能。在马丁看来,书中的乡村医生查理·包法利像极了他的英国邻居查理,俩人姓名一模一样,又都是沉稳、老实,又无趣的老好人,看上去也都配不上浪漫多情的包法利夫人。

(而在现实世界里,查理完全不是马丁所想象的那样木讷无趣,他是个成熟、有担当、非常重情重义的英国绅士。)

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包法利夫人的情人

《包法利夫人》原著中,和包法利夫人产生过情感纠缠的有请包法利夫人跳过一支舞,让她不时怀念的子爵、镇上给律师做练习生的金发小伙子莱昂、稔熟风月场的调情高手罗多尔夫。于是,马丁结合女主珍玛也曾和当地青年海尔韦发展出一段婚外情的经历,将子爵、莱昂这两个书中角色的特征都附加到海尔韦身上,将海尔韦臆想成一个住在古堡、出身贵族、正在为律师考试做准备的金发青年形象。而将纠缠珍玛的前男友帕特里克臆想成了书中的情场老手罗多尔夫。

(现实中的海尔韦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处处受到强势母亲的管控。而所谓的情场高手,前男友拍特里克也完全不像书里的罗多尔夫那般无情。)

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包法利夫人的债务

《包法利夫人》原著中,包法利夫人因为背着丈夫与人偷情,向高利贷商人勒乐借钱,一天,她接到法院的一张传票,法院限定包法利夫人在二十四小时内,把全部八千法郎的借款还清,否则以家产抵押。这个小说情节与影片女主珍玛在和海尔韦偷情时,不小心砸坏海尔韦家的古董陶瓷,结果收到海尔韦母亲的律师函,从而被丈夫查理发现背着他偷情,从而东窗事发如出一辙。

(但这个导致书中的包法利夫人自杀身亡的原因,在电影女主珍玛这里,并不能构成太大的威胁,作为有能力自力更生的现代女性,珍玛将修复好的古董雕像还给了海尔韦母亲,并走出自己的情感谜局,看清了事实,计划与丈夫查理重归于好。)

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包法利夫人的命运

《包法利夫人》原著中,包法利夫人因不能偿还债务服毒自杀。所以,在电影《新包法利夫人》里,男主马丁会一直极力劝阻女主买毒鼠药,也是因为他自己一直相信邻居珍玛,终会因服毒而死的原因。

(但在《新包法利夫人》里,女主珍玛却并不是服毒身亡的,她是在吃男主马丁送来的面包时,被食物噎住,窒息死亡的。)

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这种偏好暗示。喜欢某个人或事时,我们就会在现实中不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的心理定势。

这就是《新包法利夫人》这部影片传递出的思想——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

你相信潜规则,相信性侵,就会看到无数潜规则和性侵;

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现象;

你相信努力,就会看到努力真的有回报;

你相信美好,那么,世上处处皆有美好。

在刘强东事件里,你看到了什么呢?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你看待刘强东的角度,暴露了你是个怎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