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没有梦想》暴露“大公司病”,马云渴望基业长青源于此恐惧

《腾讯没有梦想》暴露“大公司病”,马云渴望基业长青源于此恐惧

这两天,潘乱的《腾讯没有梦想》一文刷爆互联网圈,由此引发的各种围观、评论、辩论好不热闹。在此,我也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就文本内容而言,《腾讯没有梦想》确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当前的互联网评论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一味地吹捧和美化,一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对于腾讯,大部分作者提笔之时,就不由自主地大唱赞歌。

这也不难理解,坐拥QQ和微信所带来的庞大社交流量,依靠游戏业务日进斗金,同时腾讯投资触角广阔收益丰厚,而且腾讯市值早已超过千亿美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腾讯都是当今互联网界的宠儿,受到各方追捧,当然包括舆论方面。

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腾讯没有梦想》以详实的信息增量、扎实的分析、严密的思考逻辑,直指腾讯看似繁荣背后的组织管理、产品创新等弊病,堪称腾讯的“盛世危言”,这也是腾讯总裁刘炽平在朋友圈回应时公开承认“还是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可以作为参考和督促”。

实际上,《腾讯没有梦想》最可贵之处在于展现了难得的写作态度,不是为了博眼球和赚流量而写作,而是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和严肃的写作方法,揭示了一个困扰大公司的常见难题:如何在日益扩大的规模和利润的同时保持高效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并为这个“大公司病”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讨论和探索,进而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可以说,在当下抓眼球赚流量标题党横行的传播环境下,潘乱和他的这篇文章为互联网媒体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而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对于这篇文章展现的“静默”态度再次表明了这个平台的独特魅力。

《腾讯没有梦想》暴露“大公司病”,马云渴望基业长青源于此恐惧

(二)

“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普通人害怕没有梦想,如日中天的腾讯真的“没有梦想”吗?

“梦想”一词意味着更高的追求、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创新,就这点而言,看似强大的腾讯确实呈现了一些潜在的难以被察觉的危机。

马化腾曾经多次公开表示,“如果微信没有在腾讯诞生,腾讯将面临一场灾难”。的确,微信问世意味着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一张宝贵船票,看看联想等大公司在错失移动互联网各种机遇之后的境遇就可知一二。但微信之后,腾讯的产品创新停滞不前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信息流、短视频、人工智能等领域建树甚少的腾讯其实坐拥着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人才,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腾讯没有梦想》暴露“大公司病”,马云渴望基业长青源于此恐惧

自3Q大战之后,腾讯实施开放战略,较之过去到处copy的做法受到了各方好评,也确实构建了腾讯作为连接平台的业务生态。但在越来越快的技术更新和越来越短的行业颠覆周期下,基于对破坏性技术所引发的“创新者的窘境”的恐惧和压力,腾讯对于所有潜在“独角兽”企业进行的各种战略投资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行为,而这种投资所带来的丰厚收益则必然带来短视的投行思维,甚至被外界评价为“最像财务投资的战略投资”。这对于腾讯确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也无疑消解了腾讯的内部创新态度和步伐。

而《腾讯没有梦想》中所列举的各种数据墙、组织墙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则集中显示了腾讯身上的“大公司病”,要解决这样的顽疾,对腾讯的组织管理和创新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腾讯很有可能在内部管理上有所动作。

(三)

企业自身对于“大公司病”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企业和企业家对于公司长久持续健康发展的追求,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基业长青”这个话题。马云广为人知的“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宣言也是基于这个梦想。换句话说,马云渴望阿里巴巴“基业长青”也是源于对“大公司病”的恐惧:恐惧阿里因此失去创新能力,从而走上衰败的道路。

有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名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20年,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即将迎来20年,成立于1998年的腾讯今年正好20周年,都已经到了企业成长周期的临界点。目前看来,20岁的阿里和腾讯仍然生机勃勃,但30岁、40岁甚至50岁的阿里和腾讯将会是什么模样?谁也说不清“基业长青”的梦想会延续多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尔,成立于1984年,当年如雷贯耳的中国企业,如今30年过去了,也走入了企业历史周期律。张瑞敏号称“管理大师”,至今海尔依然挣扎在“去中层化”、“扁平化管理”、“内部创业”等组织变革“泥潭”之中。

吴晓波代表作《大败局》之所以影响深远,就在于这边书通过很多耳熟能详的中国知名企业(健力宝、三九、巨人、德隆、华晨等)兴衰史而揭露出的中国企业的短命史。正是对于短命的恐惧,很多中国企业家的目标就是企业要扩大规模,要快速做强,殊不知,在这一场企业狂飙突进的赛道上,复杂的营商关系、大公司病所带来的管理成本企高和效率低下、公司领导人的好大喜功、一个不经意的战略决策失误……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葬送企业前途的“导火索”。

要尽可能地减少在前进中的错误,这对于追求“基业长青”的中国企业家来说实在是一道难题,毕竟“知易行难”。

《腾讯没有梦想》暴露“大公司病”,马云渴望基业长青源于此恐惧

与“基业长青”联系紧密的则是德国和日本一些百年“家族企业”,这些企业不追求规模,不追求上市,一直长期耕耘在某个细分领域,追求“小而美”,最终成长为“隐形冠军”。这其实应该与民族性格和国家文化有关,这套企业生存法则适用于做事严谨、一板一眼、崇尚“匠人精神”的德国人和日本人,但不见得适用于中国人。

毕竟,堪称“中国企业教父”的柳传志在被问到“希望企业做大还是做强”时,他犹豫片刻给出了答案:“还是做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