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老板“动心思”,竟向80多位职工借款1800万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融资手段,资源丰富、操作简便,不过其存在的随意性、风险性也造成了不少社会问题。临海人李瑞民这几年就因为民间借贷,心慌慌了很久。而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遭遇,还发生在他身边的同事身上。

临海老板“动心思”,竟向80多位职工借款1800万

李瑞民原来是临海一家手套制造有限公司的职工。四五年前,公司因资金紧张向职工们借款,听说借了款有利息拿,不少职工看中了“小福利”,纷纷跟公司达成了民间借贷协议,手持借条等着坐收利息。

临海老板“动心思”,竟向80多位职工借款1800万

“当年公司规模做得挺大,效益也不错,老板觉得与其借别人的,还不如把这些利息给我们当福利。”李瑞民说,当时参与借贷的职工们都是把一部分工资拿出来借给公司,剩下的工资和收进来的利息用来过日子还算滋润。

就这样,李瑞民和同事们前后借出去多次,总额还不少。“我借了10万元,有的20万元,最多的还有100多万元的,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是老板的亲戚。”李瑞民说。

谁知,3年前,手套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资金断链,面临倒闭。参与借贷的李瑞民和同事们纷纷向公司老板催讨债款,可多次催讨无果。80多位职工无奈之下,只能一纸诉状将这家公司告上法庭。

近日,临海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经过多方努力协调后,为当事人追回了部分借款。

“此案涉及到的债权人都是这家公司的职工,涉案金额达到1800多万元。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我们从各个方面追回来了部分借款,还将该公司用以银行抵押贷款的厂房进行了司法拍卖。”临海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陈灵进说,最终,所有的执行款按规定发放,先支付抵押债权人,也就是银行,再将剩余执行款均按照各自本金比例的77.23%偿还给参与借款的80多位公司职工。

陈灵进提醒,民间借贷有风险,投资一定要谨慎,不要贪图一时之利,如果对方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借出去的钱很可能会打了水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