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做「低頭族」 30歲碼農頸椎年齡等同七旬老人

連續三年出現脖子痛、頭暈等症狀,30歲的張先生一直沒當回事,直到走路開始搖晃才來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30歲不到的年紀,頸椎已嚴重老化,和七旬老人相差無幾。

上週,連續加班多日後,張先生髮現自己走路時竟然開始搖晃,無法自控,他才在妻子的陪同下到武漢市第四醫院骨科就診。

經磁共振檢查,醫生髮現,張先生多節頸椎出現骨質增生,多處神經被壓迫,被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該院骨一科主任醫師徐昊介紹,頸椎骨質增生一般是老年人才會有的症狀,但張先生的頸椎已經嚴重老化,現狀等同70多歲的老人。因增生嚴重,頸椎內的脊髓受到壓迫,才引起下肢無力、行走困難。通過手術治療,醫生對患者被壓迫的神經進行減壓,目前,張先生的病情已有所好轉。

張先生說,他是一名軟件工程師,畢業7年來一直從事計算機行業。一天低頭的時間約有十多個小時。三年前,張先生時常覺得脖子痛、頭暈,但一直沒太在意。徐昊介紹,長期做“低頭族”是頸椎提前老化的直接原因。不少年輕患者自恃年輕,不重視疾病,症狀出現後也沒有及時治療,嚴重延誤病情。

如何有效預防頸椎疾病?徐昊提醒,日常工作、生活中,低頭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長期低頭工作後,要起身走動一下,可以做頭手對抗運動緩解頸椎的不適,每天做3-5分鐘即可,具體動作是將雙手十指交叉放在頸部後方,頭用力向後伸,手對抗用力,通過兩個方向力的較量,讓相對應的頸部肌肉得到收縮。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一定要坐直,選擇有靠背的椅子,可以減輕頸椎的壓力。最後,適當做運動可以放鬆頸椎,比如慢跑、快走、平板支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