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的未来,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少儿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的未来,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世界的未来

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前不久,小童听过朋友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朋友看过了太多的科幻电影,比如终结者、变形金刚、星球大战、机器人总动员、机器战警等。

朋友是个科幻迷,对这些美国大片都不陌生,正是基于这些电影场景里的,机器人都是少不了的“主角”,朋友也因为开始担忧,这些机器人呢仅仅是供人们消遣和娱乐吗?未来有没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世界呢?​

朋友的想法也是不无道理的,之前,微软前CEO比尔·盖茨在参加Reddit的“有问必答”(AskMeAnything)栏目中,预测了未来科技领域的大事件,并说到:“机器人、无处不在的屏幕、语音交互,这些都将改变我们看待电脑的方式。”

少儿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的未来,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同时基于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很多国际学术文章中,在原来美国国家STEM教育(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的缩写)标准的基础上,增加“Robot”,提出了“STERM教育”的新提法,也就是增加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这么受重视,因为机器人是综合学科的平台,包含数学、物理、工程、机械、电子、软件、通信、生物等学科。美国一方面以娱乐为导向,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机器人的兴趣;另一方面制定教育计划,在意识形态以及教育实施方面,将科技精英培养重点直指智能机器人尖端技术。

机器人教育正在快速发展

家长应该给予关注

虽然机器人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对机器人的重视逐步增强,机器人教育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机器人教育之所以“火”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弥补学校教育里缺乏的孩子动手能力

机器人是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教育平台,可以让学生在机器人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物理、工程、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生物等多学科知识。

少儿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的未来,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孩子在“设计-搭建-反思-改进”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机械原理和物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的运用,同时还了解了什么是动力、什么是能量的转换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少儿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的未来,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图为2018年WRO机器人高手大会 达内专校赛)

机器人教育的各项活动也在学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展,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主要表现在于竞赛,通过竞赛体现机器人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的拉动。

通过机器人比赛获奖可以为升学加分。由于国际上对机器人教育十分重视,因此举办了很多学术性很强的国际大赛,以调动全球的机器人教育的积极性。

02机器人学习目的:兴趣?比赛?还是?

机器人课程体系,机器人课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来编制课程,以童程童美的课程为例,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能力水平,按照学前(3-6岁)、小学(6-12岁)、初高中(12-18岁)分别对应创意启蒙课程、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课程等。

少儿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的未来,会是机器人的世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