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雖說來承德已很多趟,但是到承德旅行還是第一次。這次單位組織退休老幹部旅行,和老同事一起岀來走走,聊聊舊事,飽攬一下承德的大好河山,心情還是十分愉悅的。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今天早晨六點從國際莊出發,下午三點來到了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山莊是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之一,分為山區和湖區兩大部分,它的佔地面積很大,一天是轉不完的。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據說康熙三十六景非常有名,其中水心榭、煙雨樓、滄浪嶼、金山、熱河泉都是非常有名的景點。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避暑山莊的宮牆隨山勢而起伏,因地形而變化,遠遠望去酷似“萬里長城”,氣勢宏偉。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避暑山莊西北門一帶的宮牆雄踞山地最高處,氣勢最為雄偉,素有“小八達嶺”之稱。在這裡的登牆處叫“二馬道”。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登臨其上,可俯瞰外八廟,向東可邀望棒槌山,蛤蟆石,武烈河水,向南望,遠處是承德市區,近處森林中山莊若隱若現,西面則是層巒疊嶂,蔓延不斷的山巒。這裡是總攬山莊內外風光的絕佳之處。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這裡為啥叫“二馬道”?說法挺多。一說“這出宮牆之上可以並行兩匹馬,因此叫‘二馬道’”。又一說“這裡可以兩匹馬一起上去”。還有一說,“馬從一面上去,另一面下來”。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在宮牆上拍照時走了幾個來回,總覺得這宮牆頂部寬度不過兩米寬,兩個人並行還可以,兩匹馬並行實在是困難,而且大部分沒有內側的女兒牆,弄不好這馬就掉到宮牆下面去啦,可能說法有誤。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從原路下來時突然悟到此處叫“二馬道”的緣由。城牆的馬道應該是便於戰馬直接登城的無臺階坡道,主要功能是運送兵力,糧草和武器。通常在主城樓處的馬道兩條相對,形為“八”字,其它不要緊處,或受地形限制,則是八字沒一撇的單向馬道。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二馬道”這地方雖然沒有城樓,但是設置的是八字形的兩條登牆的馬道。大概是區別其他地方的單條馬道,如南馬道、西馬道等,這裡便叫做“二馬道”,不過是為了好識別吧。尋問導遊,導遊也不知道這一說法對不對。

避暑山莊~初登“二馬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