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手榴弹传入中国之初,曾被称为“炸弹”。旧中国装备的枪械五花八门,产自各国,型制不一,号称“万国博览会”。手榴弹传入初期亦是这种局面。上世纪20年代,旧中国有24个兵工厂制造手榴弹,式样有德式、俄式、法式、意式、麻尾等数种。1930年后,多数兵工厂都转产木柄手榴弹。其中以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济南兵工厂和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产量最大(月产量分别达到2万至8万枚不等),并形成巩、汉、济、晋四种木柄手榴弹式样。据国民政府兵工署制造司1937年4月抄报的《五年来各兵工厂所造主要械弹统计表》的统计,从1932~1936年,所属兵工厂的手榴弹产量,由年产58万枚上升至197万枚,五年增长了2.4倍。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麻尾手榴弹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内迁兵工厂迅速恢复手榴弹的生产,以满足前线急需。第24、25、43、44、52及新疆兵工厂等,也加入生产手榴弹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1940至1945,国民政府各兵工厂手榴弹的年产量,均在370万枚以上。尤以1941年产量最高,达505万余枚。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由于巩式木柄手榴弹综合性能最好,因此抗战期间,各兵工厂逐步淘汰杂式手榴弹,转产巩式及其改进型手榴弹。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巩式木柄手榴弹的原型,是德造M24型冲锋手榴弹。M24手榴弹内装100克TNT炸药,弹体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大大减轻了重量,增加了投掷距离。巩县兵工厂在仿制此弹时,外形和发火方式与原型弹相同,但由于中国不能自产薄钢板,且TNT炸药产能不足,因此将弹体改为铸铁铸造,内装钾梯炸药(TNT40%、硝酸钾60%的混合作药)70至100克。此外,其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全弹总长较原型弹有所缩短,为310毫米左右,全重800余克,引爆延期时间为4~5秒。由于弹壳材料及装药改变,巩式木柄手榴弹遂成为一种防御式手榴弹。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巩式手榴弹比M24更为符合中国士兵的臂力和体力,深受中国士兵的喜爱。它采用木柄设计,可以在投掷时借助木柄的杠杆作用,提高出手初速,木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提高投掷精度。受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将其投掷的又远又准。在一些抗战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老兵甚至可以把木柄手榴弹准确的掷入敌军控制的工事、房屋窗户、狭窄的散兵坑内。我国国土以山地居多,在山地仰投时,木柄手榴弹不容易顺山坡滚下来,非常适合我国的作战环境。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巩式手榴弹在抗日战场上的对手,是日造93式和97式手榴弹。这两种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握持、投掷不便,投掷距离不如巩式。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巩式手榴弹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爆炸威力偏小;二是工艺比较复杂,必须将实心木柄掏空,虽然对车床和刀具要求很低,但却要耗费不少工时。木柄掏空后,还要做做防潮熏蒸/上蜡处理,不利于超大规模生产。三是爆炸破片大小不一,散布不合理,木柄方向有较大的杀伤盲区。实战中,有时会出现手榴弹在离目标几米处爆炸,敌人却毫发无伤的局面。四是体积和重量较大,不利于携行。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对于这个缺点,我抗日军民曾发明了一种披挂在身上的“手榴弹衣”,可一次性携行20余枚巩式手榴弹。穿着“手榴弹衣”的抗日战士,一般不再另行携带枪支,专司负责抵近投弹。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1939年,针对巩式手榴弹体形大而笨重的缺点,兵工署徐云庚、王芭等人研究改进方案,将木柄缩短约80毫米,弹体由瓶形改为圆筒式,直径由56毫米缩小至42毫米,装药改为60%TNT与40%硝酸钾压装的混合炸药。虽然装药量减为50克,但由于TNT比例的提高,以及装药工艺的改进,使得爆炸威力不减反增,杀伤半径增至10至15米。这种小型木柄手榴弹适于中国士兵携带,便于匍匐前进,并节省了生铁、木材、弦线、硝酸钾等材料。

军史:巩式手榴弹为何成为主流?

1940年后,许多工厂都先后制造了这种手榴弹。在小型木柄手榴弹的基础上,兵工署还研制出冲锋手榴弹,式样、结构与此弹相同,弹壳改为铁皮,直径增大至62毫米,内装TNT炸药250克,除用于冲锋攻击外,还可当炸药包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