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真的姓赵吗?

千千千里马


题主,你搞错了。

一、秦始皇真的不姓赵

秦始皇姓赢,名政。他为什么姓赢?因为他爹姓赢,他爷爷姓赢,他的祖宗十八代都姓赢,他只好姓赢。

他没得选。


二、秦始皇为什么叫赵政

秦汉之前的人,既有姓,又有氏。姓是继承祖宗的,氏则是从姓分化而来。就好比姓是一棵大树,氏是树上的枝枝叶叶。

举个简单的栗子吧。古代某人姓王,生了几个儿子,儿子又生了一群儿子,大家都姓王。到了孙子再生儿子,这时,古代礼法介入了,三代以上必须另立支族,也就是另立山头。

这第4代姓王的,姓不会变,但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氏。

氏从哪里来?主要有以下方式:

  1. 以出生国名为氏,如生在宋国,可以为宋氏;生在赵国,可以为赵氏


  2. 以封地为氏,周天子或者诸侯王封了自己的邑,可以作为氏,如智氏,冀姓、高氏,领导秦国改革的公孙鞅,又叫商鞅,商就是他的封地。

  3. 以官名为氏,如太史、司马

  4. 以职业名为氏,如庖(厨师)、陶(制陶)、车(造车)、巫(巫师)

因为秦始皇他爹赢异人,被秦国派到赵国当人质期间,生下了小秦始皇,所以赵就成了他的氏。

秦始皇既可以叫赢政,也可以赵政,都没毛病。

三、秦汉之后,姓与氏统一,就没这么复杂了。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亲自下命令,以后姓与氏统一,可以以姓为氏,或者以氏为姓,但只能用其一来做户籍登记。

但是,每一个规定,执行都需要一段时间,从秦始皇颁布命令,一直到汉朝建立,这套制度才完全实施。

到汉朝以后,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姓氏了。

这下子真的方便了很多。以后人再也不用再为姓和氏搞来搞去,搞得头大。

毕大费/文


毕大费


秦始皇姓嬴,先氏赵、后氏秦。姓和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又有两个氏?且听本人一一道来。

今天的姓氏是没有分别的,而且一个人就只有一个姓氏,但是在商周时期不同。不但姓氏不同,也可以多个氏。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呢?简单说,姓表示你的父系血缘,氏表示你的社会集团。比如楚国的公族都是姓芈,但国君以熊为氏,就是芈姓熊氏;旁系氏族以所属集团为氏,比如屈原就是芈姓屈氏。

至于秦国也一样,秦国是嬴姓,国君是嬴姓秦氏。注意,虽然《秦本纪》说秦是赵氏,但未必可靠,因为周朝以封邑为氏是常态,始祖非子虽然一度依附赵氏,但是从被封于秦开始,就应该是嬴姓秦氏。所以非子之后的国君有叫秦侯、秦仲、秦伯,都不会以赵氏称,因为他们已经脱离了“赵”这个氏族集团。

至于秦始皇以赵为氏,这不代表秦国国君都以赵为氏,而是和他生长在赵国有关。《史记集解》说“又生于赵,故曰赵政。”秦始皇的母亲叫赵姬,又是赵国人。秦始皇出生后没有入“秦”这个氏族集团而是从母居住,所以应该是在“赵”这个氏族集团。《秦始皇本纪》称为“赵政”是没错的。但从他入秦国后,就不再氏赵而是氏秦了。


林屋公子


讲到先秦时代的姓氏问题,很多人的脑袋要大了。秦始皇究竟是姓嬴还是姓赵呢?究竟叫嬴政还是赵政呢?有耐心的朋友,且听我细细道来。

1、秦始皇姓嬴,但不能叫嬴政

姓“嬴”名“政”,不就是叫嬴政吗?今天看来是对的,但放在两千多年前,是错的。因为当时没这个用法,姓与名是不合在一起用的。《日知录》写道:“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姓相当于是一个大家族,同姓的就是有相同的老祖宗,先秦时就有“同姓不婚”的传统,这是符合优生学的。不仅仅是秦国王族姓嬴,赵国王族也是姓嬴,你几时看过把赵盾叫成“嬴盾”呢?

今天我们讲姓氏,“姓”与“氏”都等同了,但是在先秦是不同的。姓只是用来彰显自己的血缘系统,氏是姓的分支。一个大姓之下,是可以分为很多氏,与名字合用的,不是姓,而是氏比如我们说孔丘,孔不是“姓”,而是“氏”。

知道先秦的姓氏原则,就晓得“嬴政”这个叫法是不对的,然而经过长期的以讹传讹,改是没法改过来了,但还是有必要知道其错误所在。现在电视小说无限制地放大这种错误,把秦国王族一律加上嬴姓,秦武王叫“嬴荡”,秦昭王叫“嬴稷”,把扶苏、胡亥统统加一个“嬴”字,这些都是无中生有的。不仅对秦王族如此称呼,像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这些叫法都是不对的。

2、秦国王族是以赵为氏吗?

持秦国王族为赵氏一说的观点,有两个证据。

其一出自《史记》的《秦本纪》,秦国的开国者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据史书载,嬴姓的始祖是大费,被帝舜赐“嬴”姓,大费是秦、赵二个王族的共同先祖。在周穆王时,大费的后人造父由于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于赵城,遂以赵为氏,成为赵国王族的先祖。值得注意的是,秦的开国者非子并不是造父的后人,只是亲戚关系,当时由于嬴姓的名人不多,所以为沾造父的光,这一族的人也以赵为氏。

其二出自《史记》的《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在秦国历代君主中,只有开国者非子与秦始皇两人被提及是“赵氏”,其余的人都没有提及。

这两位国君,一个在秦之初,一个在秦之末,难道秦国真的是以赵为氏吗?

我认为并非如此。

秦始皇与先祖非子都是以赵为氏,并不是出于一脉相承,而纯属巧合。从非子到秦始皇,其中的所有秦国君主,都不用赵氏。

在先秦,姓一般是不会变的,而氏则是一直在变化的。“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在非子之前,其家族以“赵”为氏,沾造父的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非子之后,自己也成为一国之君了,还有必要用“赵氏”吗?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因为造父只是非子一族的远房亲戚。从秦国开国后,我们就在史书找不到任何一个王族成员的名字冠以“赵”氏,除了秦始皇是例外。

3、秦国究竟以何为氏呢?

答案是,只有名,没有氏。

这并不奇怪,从西周到春秋,绝大多数诸侯国的国君,都是没有氏的。

比如齐桓公,有人叫他“姜小白”,史书是没有这种叫法的。齐桓公成为国君前,只叫“公子小白”。同样,晋文公当国君前,只叫“公子重耳”,并不叫“姬重耳”。

这里就要说到先秦姓氏学里的一个重要原则:国君无氏不仅国君无氏,国君的儿子也无氏,称公子。

顾炎武在《原姓》里写道:“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

”也就是说,要称呼齐桓公的名字,应该叫“齐侯小白”,晋文公叫“晋侯重耳”,秦始皇当皇帝前叫“秦王政”。大家熟知的曾侯乙编钟,其中的“曾侯乙”也是这种称呼法。所以国君是没有氏的。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在春秋时代,楚国就是个例外,国君一直使用“氏”,首任楚君是熊绎,楚武王是熊通。不过,楚国一直是比较边缘化、蛮夷色彩浓厚,对中原礼仪并没那么遵守。

进入战国后,魏、赵、韩三家瓜分晋国,田氏篡夺齐国,这四个诸侯国,都是大夫篡国,便把大夫的“氏”带过来了。因此,战国时代的楚、魏、赵、韩、齐等国的君主是有氏的,而秦国依然保持无氏的传统。

秦王是没有氏的,在登上王位前叫公子。比如秦武王即位前是“公子荡”,秦昭王即位前是“公子稷”。公子的儿子,一般也没有氏,称为“公孙”。其他传统诸侯国也一样,比如卫国是姬姓国,

商鞅是公孙,称为“公孙鞅”,并不叫“姬鞅”;他也可以用国名来称呼为“卫鞅”。

讲了这么多,还是回到老问题上,为什么秦始皇以赵为氏呢?

4、为什么秦始皇以赵为氏,称为赵政呢?

顾炎武的《原姓》中指出:“

诸候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溢、若邑、官为氏。按照先秦姓氏传统,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就不好叫公曾孙,这个时候一般就要立一个氏了。

我们来看看秦始皇的情况。

秦始皇的父亲是子楚(异人),祖父是安国君,曾祖父是秦昭王。秦始皇出生时,秦昭王还没死,以姓氏传统,安国君称公子,子楚称公孙,到秦始皇就不能叫公曾孙了,就要另立一个氏。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以赵为氏,称为赵氏呢?

有几种观点:一是认为秦王族一直以赵为氏,这个我上面说了,不对的。二是认为秦始皇出生于赵国,以赵为氏三是认为秦始皇的妈妈是赵姬,所以就以赵为氏。

后两种说法有道理,但不完整。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避祸。

秦始皇是公元前259年生于邯郸,他一出生就遇到大事了,秦国大举进攻邯郸。当时赵国政府相当愤怒,打算处决秦国人质子楚(异人),作为子楚的儿子,如果小秦始皇落入赵人之手,也是死路一条。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逃出邯郸。但是秦始皇太小了不好带上路,赵姬带着他度过六年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日子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秦始皇要是冠以“公子”、“公孙”的名号,岂不是找死吗?最好的方法,是以“赵”为氏,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认为秦始皇以赵为氏,称为赵政,乃是为了避祸。这个观点大概没有人提过,我是钻研史料后,逐渐有这个判断的,是不是有道理,欢迎讨论。

汉代后,姓与氏逐渐混同了,合称为姓氏,沿用至今。汉朝的开国者,都是一群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伟大的先祖可以吹嘘,自然不感冒先秦那套以姓氏定尊卑的传统,所以才有“嬴政”这样叫法。这种错误的称谓,反正叫了两千年,现在去纠正它,反而令人不适,你非要叫秦始皇为赵政,大家听了只会懵懵地想:赵政是谁呢?以讹传讹,传久了,讹的也变正了。但是作为历史研究,正本清源,还是有必要的。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君山话史


呃,秦始皇并不姓赵,产生这样的误会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秦国和赵国祖上同源;第二,秦始皇的生母是赵国人。

秦国和赵国王室祖先都是商纣王臣子飞廉的后裔,飞廉有子恶来、季胜,恶来四世孙秦非子替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为附庸,非子四传至秦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晋升诸侯,即秦伯,驱逐犬戎后尽得周原故地,遂成强国。

季胜四世孙造父为周穆王车夫,因功被封为赵(今山西洪洞)大夫,后赵归晋国所有,造父子孙为晋国陪臣,仍世袭赵大夫,至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和韩、魏一起瓜分晋国,被周王封为诸侯。

飞廉是大禹的臣子伯益之后,姓赢,因此秦国和赵国都是赢姓国家。但先秦不仅有源自母系时代的姓,也有源自父系时代的氏,后者更重要和更常用,赵国始祖以封地为氏,是为赵氏,而秦国以何为氏众说不一,一般认为以国名为氏,即秦氏。

从广义上讲,也可以说秦始皇和赵国王室同姓,但此时已经是战国末年,姓氏逐渐合一且氏后来居上,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也可以认为秦始皇和赵王迁“不同姓氏”,说秦始皇姓赵则更是无稽之谈,第一个以赵为氏的造父和秦的始祖要往上属五代才能追溯到同一个人身上。

秦始皇的母亲是其父秦异人在赵国首都邯郸做人质时娶的,称为赵姬,但赵姬只是出生在赵国,并不一定姓赵,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援引赵国史书《世本》残片记载,称秦始皇的初名为“赵政”,但这个“赵”并非姓氏,而是出生地和母亲故乡的简称,司马贞自己注释也说“生于赵故曰赵政”,因为父亲异人(子楚)回国不久即继位为王,继位后不久又去世,赵政成为新的秦王,继位后便把名讳定位单名“政”,即秦政、嬴政,原本最多只能算名字一部分的“赵”再无踪影,说他“原本姓赵”就更是不着调的说法了。


陶短房


首先,因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所以就争论很大,有好多事件都有具有创造性的,空前绝后的,第一的。也是后来争论最大的皇帝之一,因此,他的身世和姓氏也是后人争论不休的焦点。关于他的身世和姓氏也就是正史记述和民间的野史记述,两个版本,对于这两个版本各占其一吧,究竟是姓秦还是姓赵,也不是那一个人说了算的,毕竟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尊重正史吧,就是秦始皇,而不是姓赵的了,也不可能姓赵的,我们只当把野史当做传说看待就是了,没毕要再争论了。就说到此吧,谢谢师友们的阅读。





夜无眠158725182


不是。秦始皇姓嬴,名政。

说秦始皇姓赵的,主要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也就是说,秦始皇之所以姓赵,是因为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当时在赵国做人质,而秦始皇生于赵国,因此便“姓赵氏”。

其实这句记载完全不通,有许多问题,首先的一点就是司马迁已经将姓和氏相混淆了。顾炎武就曾经说过:“姓、氏之称,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先秦的时候,姓和氏是有别的,姓族和氏族也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比如晋国和周王室虽然同为姬姓,但是显然属于两支不同的氏族。又比如,秦国和赵国都为嬴姓,但是他们也分属不同的氏族。这种姓、氏有别的情况,在先秦还是相当严格的。但是到了司马迁的时代,就已经将其混淆了,所以才出现秦始皇姓赵氏这种有点莫名其妙的记载。其次的一点就是,秦、赵本为同姓,都为嬴姓。赵的始封是周穆王的时候,造父因有功而被封在赵这个地方,因此这支嬴姓之族便以赵为氏。赵氏在晋国成为势力庞大的卿族,先后出现了赵衰、赵盾、赵武这样的人才,最终三家分晋,赵氏也有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也可能是因为秦、赵祖上同源的关系,司马迁才说出秦始皇姓赵氏这样的话来。但其实并不是的,秦始皇姓嬴,不可能姓赵。


识小录


古代姓与氏的关系,其他网友已作了回答,我就不重复了,只表明自己的看法。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秦始皇姓赵,无非是说其不是秦王室的血统传人,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已经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慌言。我读历史就得出一句话,万万不可得罪读书人。………“文以儒乱法”,韩非子说的一点没错。



武丁仗剑决云霓


秦始皇生于战国时期,故而以赵为姓氏,姓赵氏名政。

秦为嬴姓赵氏,战国末演变为“姓赵氏”,故秦始皇当曰赵政而非“嬴政”。

但是后世或出于误解或为有别于赵国之赵姓,或者秦始皇一统六国为显示高贵,乃承袭祖先赢姓。叫秦始皇为“嬴政”。

由此我个人认为:究竟秦始皇叫赢政、赵政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也许两个名字都有叫过,时期不同罢了。统一六国前姓赵,统一之后改回赢姓。子婴等等都是姓赢,就雷同于楚国王室独占熊姓一个道理。就如同现在的明星都有几个名字。要知道我们的这个始皇帝可是不简单,皇帝这个称呼生生造出来,自称“朕”的。一家之言难免偏颇,只供茶余饭后谈话之资。


海天玄宇


《史记·秦本纪》有记载说,造父因为为周王室平徐偃王叛乱有功,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于是同属飞廉家族一脉的恶来革家族就是“皆蒙赵城,姓赵氏”。

在“秦本纪”末尾,太史公写道:“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结合起来看,秦始皇应该是“嬴姓赵氏”,这么说两个姓氏你都可以叫,你可以叫他赵政,也可以叫嬴政,可能觉得叫他嬴政更尊贵吧!

但有必要说一点的是,在汉以前,大家都称氏而不称姓,举个例子吧,屈原是芈姓屈氏,但没人叫他芈原,都叫他屈原,到汉以后,姓氏才渐渐混淆。


林梦佳期聊历史


先说观点,不姓赵,但可以叫他赵政,这个赵意思是他出生在赵国。以商鞅为例子他最早被叫做公孙鞅,指他是贵族出身,后来又被叫做卫鞅,指他来自卫国,最后又称他为商鞅指他被封在商地。在春秋战国时期身份,出生地,封地都可以作为对一个人的称呼。毕竟姓名的最大作用就是区分个人。回到秦始皇的话题,你可以叫他嬴政,嬴姓是秦国王族的姓,是他们作为商朝大臣恶来后裔的证明。也可以叫他赵政,指他出生在赵国。最后强调一遍秦始皇绝对不姓赵。另外秦国王族嬴姓赵氏和赵国王族嬴姓赵氏的问题太复杂,要从上古时期说起,篇幅有限,暂时就不叙述了,如果题主有兴趣可以私聊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