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羣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導讀】6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數據一出來,各種不符合預期和市場規律的事情都冒出來,再加之最近新政策的落地、特斯拉獨資"終露面"和國家層面的重大事件等,6月註定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平凡的6月,那麼在表面現象的背後都有哪些"暗流湧動"呢?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1、 新補貼政策落地實施,加速低質產品淘汰和升級,市場產品"被動"升級。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2018年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的新補貼政策,不僅取消了150km以下的低續航里程的補貼金額、提高中高續航里程的補貼金額,同時還對其技術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低於120Wh/kg的車型沒補貼或者打折補貼。該政策在2018年6月11號之前是採用過渡方案(即採用2017年補貼的0.7倍),6月12號即採用新的2018年補貼政策,所以此六月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六月。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此政策不僅提高了補貼的門檻,更加嚴對車型的技術要求,加速了低續航、低技術和高能耗的產品淘汰退出,各廠家就開始"被動"升級產品。如150km續航左右的產品其銷量大幅下降,環比下降最高可達-100%,比如北汽EC系列立馬停產了在售的156km和162km的車型,開始準備三季度上市續航261km的替代產品北汽EC3。同時還有升級現有產品的續航里程,如江淮IEV6E由156和170km升級到255和310km,芝麻E30由150km升級到210km等。可見政策對6月份的產品升級促進作用非常顯著。

2、 獨資終落地,狼頭和帶著狼群真的要來了,自主和新創企業時日不多了。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6月,國家發改委等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已明確了自今年7月28日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等中重大內容,這個多年保護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限制終於放開落地,這意味著外資企業將會放開手腳,加大中國市場投資,不顧及合資中方的意見,那麼自主品牌將徹底暴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6月20日,正式啟動預售環節,新車補貼後預售價為16.60萬元,續航338km,並將於今年9-10月份左右正式上市。7月10日,特斯拉上海建廠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落戶上海臨港地區,將成為特斯拉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外資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已不再是遙遠的2020年,而是當下銷售,同時這預示著以特斯拉為"狼頭"的外資新能源汽車"狼群"將會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其產品性能優、價格降低,留給中國自主和新創企業的時日真的不多了。

3、 A00級車型大幅下降,PHEV銷量反超式正增長,市場結構悄然變化。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進入6月份,A00級汽車在政策引導下銷量僅為1.7萬輛,同比增速-25%,環比增速-63%,份額由第一(49%)突然降低至第二(23%),而A級車則因3.8萬輛規模升至第一位,A00級車型一路高歌的趨勢戛然而止。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同樣進入6月,PHEV似乎也開始發力,環比增長14%,而EV環比降低-32%,其中PHEV TOP10的車型中均出現環比大幅增長,如榮威i6環比增長36%、GS4環比增長33%,唐是新車上市環比增長高達145%,這些又讓那些偏向PHEV的人看到了發展的春天。

4、 電池零部件領先與於車企走向歐洲,新能源市場是否會被電池供應商所左右?

“狼”群之爭顯端倪,新能源汽車市場升級“迫在眉睫”!

7月初,寧德時代與德國圖林根州政府簽署了一份投資協議,寧德時代將投資2.4億歐元(約摺合18.7億人民幣)在德國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製造技術研發中心,計劃2022年達產後將形成14Gwh的產能。2017年寧德時代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出貨量達11.84GWh,全球動力電池市佔率達17%,排名第一。中國汽車產業的零部件企業已經整車企業的前列,抓住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機遇,寧德時代實現了整車企業多年來想完成但沒實現的"走向歐美"的願望。同時新能源汽車電池已經被三星、LG、松下、寧德時代等幾家接近壟斷,新能源汽車產能和發展嚴重受制於電池供應商的供給,電池供應商的技術能力、產能和供應夥伴的選擇已經可以左右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和競爭格局,主機廠沒有發展自身電池業務的而且是大部分,都已無法自己掌握命運。

總結:新能源汽車市場處在發展初期、市場規模相對傳統汽車較小,政策和供給端很容易就能改變市場格局,6月發生的幾件大事既是長期規劃所致,也是短期新產品供給端投放所影響,但無論如何發展,不管是表面形態還是下面"暗流湧動",發展前端技術、順應政策趨勢、提前規劃合作、做好產品準備才是發展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