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如今使用人臉識別的手機技術的手機越來越多,而且人臉識別的實現方式也各有不同,那麼人臉識別的主要原理是什麼呢?是如何實現的呢?我將會在下文中為大家一一解答。

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人臉識別的原理

人臉識別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手機來識別自己的面部信息,那麼時下最流行的人臉識別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基於前置攝像頭的2D人臉識別和基於紅外投射的3D結構光人臉識別。不過這兩種人臉識別實現的原理是大同小異的。

那麼我們先要了解手機進行人臉識別所需要的流程了:

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來說就是手機攝像頭先多次採集用戶照片,並從中篩選出清晰,面部明顯的照片。然後手機從這些照片中採集人臉特徵點,比如兩隻眼睛的間距,鼻子的大小,嘴巴的高度等能夠量化的幾何信息,並且儲存在手機的解鎖程序之中,這樣就算是面部信息錄入成功了。接下來就等待用戶解鎖時,手機攝像頭再次重複前面的步驟,採集出解鎖人的面部特徵信息,並與錄入信息核對,只要兩者的面部特徵點大部分對的上即可解鎖手機了。

人臉識別的幾種方案

瞭解了人臉識別的解鎖原理以後再來看市面上這些人臉識別的方案有什麼區別,這裡需要打個比方,人臉識別就好比是我們手機的密碼,那麼在各式各樣的密碼之中,有著密碼強度,密碼強弱之分。那麼我們剛剛提到的使用前置攝像頭拍照的人臉識別方式就可以看成是比較初級的簡單密碼,因為這種方式只能採集到用戶的平面特徵點,那麼用一張清晰度很高的照片就能夠瞞天過海了。

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那麼為了解決2d人臉識別容易被破解的缺點,手機廠商們則在安全性方面增加了人臉識別算法,利用算法來判定手機所拍攝的物體是照片還是人臉,越高級的算法就越能防止手機被照片破解,不過即使是再精確的算法,也改變不了攝像頭只能採集二維數據的侷限性。

所以更加精確的3D人臉識別就出現了,它在2D人臉識別的基礎上增加了深度特徵點測量,那麼這樣一來手機解鎖時能夠核對的特徵點就有三個維度了

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那這個深度又是怎麼測量出來的呢?這就要說一下3D結構光技術了,它利用了人的雙眼能夠感知深度的原理,在結構光模塊中放置兩顆攝像頭模擬人眼所看到的事物,然後對左右攝像頭拍攝到的圖片進行特徵點對比,由於左右兩個攝像頭拍攝到的照片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這樣就可以通過三角測量來計算出人臉的深度信息,同時為了減少這種算法帶來的大量計算量,模塊中還放置了一顆紅外發射裝置,通過這個裝置投射出大量的不可見紅外點來輔助計算人臉的深度信息,這樣一來提高識別精度的同時也加快的識別速度,可謂是一舉多得。

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由於增加了深度特徵點的信息,那麼手機被破解的難度就成倍的增加了,加上龐大紅外投射點的數量提高了人臉模型的精確程度,廠商的識別算法不斷更新,即使是將手機主人的臉部翻模也未必能夠破解手機了,所以3D人臉識別技術相較於2D的優勢可謂是巨大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手機採用這種方案(目前採用這種技術的有蘋果,小米,OPPO),也算是未來手機的趨勢吧。

手機人臉識別的原理是什麼?市面上幾種識別方案有什麼不同呢?

以上就是目前的智能手機中最主流的兩種人臉識別方案的原理以及區別了,如果想要看到更多關於科技方面的小知識和見解,歡迎關注和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