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朗讀者—等待》

評《朗讀者—等待》

等待,在靜心養安的,是舒坦;在樂觀滿懷的,是希望;在心浮氣躁的,則是煎熬。等待的事物,有很多;等待愛情,等待回應;等待響應;等待回調;等待機會;等待……。

最新一期朗讀者,沒有和大家失約,如期而至。還是2017年的董卿,還是過去的味道。很不錯。看到董卿支持這檔節目,在去年5-6月份,我其實打算多誇讚的。這誇讚,也應是沒有遲到吧。董卿的主持功底,不容置疑,她個人給人的狀態,知書達禮,文人修養,詼諧友好,滿腹經綸,把很多美好的詞語放到董卿身上,我覺得不過分。如果硬是要批判一下,我覺得董卿的主持優秀到過分了,把那些不優雅的不美好的,比分拉太多了,優秀到極致。我去年對董卿的評價是美麗,魅力,優雅;2018年的朗讀者,比之2017年,新添了更多光輝。

等待,是這一期的關鍵詞。想過的,相比對其中很多極其有印象,對我而說,張一山的等待機會-珍惜機會,阿來的等待寫作,體現自己的作家價值,也有淇淇等待珍珍,劉仁俊等待白鱀豚。

評《朗讀者—等待》

專家劉仁俊,在找到稀珍動作白鱀豚之後,養了十幾年,對這世間也許唯一存活的動物抱有濃厚的情感,這是人類和動物相處的樂趣,也是對稀有動物的珍愛和重視。想想這世界,白鱀豚只剩下淇淇和珍珍,兩隻豚之間,必然有不一般的關係。看著周圍的流域,只能看到一個同類,淇淇珍珍有歡喜也有憂傷。大約18年前,珍珍離開了,淇淇到處到珍珍,也沒有尋到。這個時候的淇淇,真的是舉星球無同類,尋伴侶無親人。生物進化論的殘酷,就這樣因為人類的干涉,生物滅絕的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步或者快了多少倍!等待同類,等待白鱀豚,其中的感動,其中的情感,何人共鳴?

評《朗讀者—等待》

阿來,在1994春天,靈感迸發的阿來,執筆寫《塵埃落定》這部小說。幾十萬字,夏天萬物生機,秋天的季節阿來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靈感來的快,來得好,幾個月就完成了鉅製長篇。在秋天初版的時候,阿來找了十幾家出版社,各種被拒的理由不是“不符合大眾口味”,“不符合潮流”,“沒有商業價值”。一篇優秀的小說,本來就不是為了附和商業的附和大眾的。你大眾讀進去,是我的榮幸,你不想讀,我也不在意!阿來的心態很好:我是作家,我是一名作家啊。我不是寫瓊瑤劇本,我不是寫言情小說,我也不是寫武俠小說,那些我不擅長,我就喜歡寫自己的靈感的獲取。4年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該部小說。等待出版,等待作品被認可,其中的心酸,幾人知曉?

評《朗讀者—等待》

童星出道,這是很多演員的出路。張一山也是這樣。想起張一山,我們自然想起《家有兒女》,一共365集。也想起了舒暢。作為年少就作為演員,小的時候自然有著不同的童年,不會說有很多的朋友,不會說有很多同齡孩子有的東西,比如去遊樂場玩耍啊,比如玩彈珠啊,一則沒人陪他玩,二則也不適合出現在公眾場合。童星啊,如果出門,如果在商場或者迪士尼樂園,怕是所有看過電視劇的都會喊一句“劉星啊”。你說你來玩耍,別人認識你,你卻一個也不認得。等到大學讀北京電影學院,很多人都是急著去找機會拍戲,參演角色,張一山選擇讀書,看書。四年的時間,讀了四年書本,看了四年的書籍和電影。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夠彌補多年童星拍戲耽誤時間缺失的文本知識,這才是未來成為更多可能,演繹更多可能的途徑。我們不用懷疑張一山的演技,當然現在我們也不用懷疑張一山的肚子裡面的貨,就像張一山自己說的“大學四年,看到別人都在找戲演繹,找角色,我不是沒想到也要去演戲,但是想到自己童年少年的知識水平還有待提高,自己看的電影或者話劇很多,這就讓自己去努力學習。等自己知識豐厚,等自己演技再次提升,迴歸更好的自己!”所以我們看到了張一山參演2016年的《餘罪》,演技在線。我們看到了張一山周冬雨的合作《春風十里,不如你》,等待出演的機會,在此之前要把自己的知識把自己的演技,對臺詞的理解,對劇情的感悟,對劇本的領悟,做足功課,等待的希望才會現實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