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恩傑:「小書記」的「大情懷」 西王莊的好「當家人」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厚厚的眼鏡掩不住堅定的目光,風霜打磨的面孔常浮現堅毅的表情,一板一眼的說話彷彿在闡述著真理……夏恩傑,正值壯年。從出生、上學、再到就業,他從未離開過萊蕪市區,對農村的工作模式可謂一無所知。但自從被派到萊蕪市牛泉鎮西王莊擔任“第一書記”,近一年的時間,他從內到外都被洗禮為一個地道的農村漢子,更是成為了村民口中“一心為民的夏書記”。

從農村“小白鼠”到西王的“活地圖”

2017年8月,夏恩傑從市庫存託運局被委派來到牛泉鎮西王莊任職“第一書記”。西王莊位於淄川區牛泉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南20公里處,現有人口不足兩千人,以種植花椒和小米為主。西王莊是牛泉乃至萊蕪市有名的大村,村裡民風淳樸,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但西王莊也有它的難處,因種種問題四面環山、老城門保護缺乏、村裡資源不能合理利用,村兩委班子比較薄弱,村民收入普遍低等等。

去年8月14日,夏恩傑到村任職後,他第一時間沿著一條條陌生的環山小路,挨家挨戶的走訪瞭解情況。五個多月時間裡,村子的地圖牢牢印在了夏恩傑的腦子裡,他也成了村民家裡的“老熟人了”。誰家有幾口人,要解決什麼困難,夏恩傑記得“門清”。

“當了駐村幹部,不能當‘外道人’。村裡和我同齡的村民不算少,但在家的不多,很多都出去務工,留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兒童。將心比心,同樣的年齡和家庭角色,他們的困惑就是我的困惑,他們的擔心就是我的擔心。他們有了困難,需要晚輩來安排來操心的,我不能“外道”——我得上心,該刨根問底就決不能含糊”。夏恩傑說。

咱是第一書記 咱就得第一個幹起來

當第一書記的這段日子裡,遇到過很多憂心的事,但他感覺卻是幸福的事,因為每每解決一件,都會讓夏恩傑感覺幸福滿滿。

在他來駐村之前,西王莊委會辦公場所簡陋,村內路燈是杆損燈壞、有而不實;路旁的綠化參差不齊,缺苗少樹,排水不暢;通往田間的生產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次黨員會上,70多歲的老黨員道出全村人的心聲:修路、安路燈、搞綠化。

“當第一書記的職責,就是要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最憂心的問題。”這副擔子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頭。因此,修好生產路、進行路燈改造、搞好綠化美化、疏通排水道、優化辦公環境成為他決心儘快辦好的幾件事。

“去年8月開始,我積極協調相關主管部門,對村外生產路進行了硬化、完成了村內的線路改造、節能燈也亮起來了,村民看到村裡的變化,紛紛給我發來祝福和讚美短信,家人也為我的付出感到幸福。今年開始,我們根據西王莊背靠青山綠水,準備建萊蕪市多福硯博物館和幸福童年攝影藝術博物館的新館。目前,這兩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夏恩傑說道。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賣米”的責任與情懷 村民致富是首要任務

2017年到西王莊駐村任職後,夏恩傑發現村裡最適合種植穀子,而且人人會種,有種植的傳統。他在市裡生活期間,看到綠色有機小米一斤能賣20多元,而當地群眾生產的小米只能賣3.5元左右,價格差距懸殊,於是夏恩傑發了將小米作為村裡脫貧主打產品的念頭。

要讓小米作為村裡脫貧主打產品。首先就是要保證銷路,有了穩定的銷路,農村群眾才有種植的積極性,才可能避免糧賤傷農。於是夏恩傑開始進萊蕪市區,為西王莊小米跑市場。一開始,夏恩傑帶了幾袋西王莊的小米來到市區,想成為大超市或企業食堂的供應商。但是初來乍到的他找不到銷售門路,一家一家超市上門推銷,卻頻頻被拒。但他沒有放棄,而是轉變思路,不斷髮動身邊的朋友幫忙,託朋友聯繫市場。“扶貧是全社會的事,大家能幫的都樂意幫一把。”夏恩傑的妻子見到此情形,果斷地把小米的所有信息放到朋友圈裡。沒過多久,就有朋友紛紛諮訊訂貨。僅2017年那個夏天,他和家人就幫村裡出售了近五萬斤的小米。

功夫不負有心人,夏恩傑的賣力推銷,終於讓當地的小米有了銷路,但他深知,要讓當地的小米站穩市場,得到市場的認可,最終還是要靠品質,只有品質過硬了,小米的銷售才可能打破瓶頸。於是夏恩傑又和村兩委商議,由村黨支部和貧困戶簽訂了保價回收協議,由村裡統一提供種子肥料,產出的小米保價收購,打消了村民們“小米賤賣”的擔憂,而且也讓品質有了保證。隨著當地小米品質的提高,當地小米也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今年,又有多家企業和超市將和他們簽訂購銷合同,當地群眾依靠小米脫貧是指日可待。

幫助群眾脫貧是第一書記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作為貧困農村的第一書記,他有責任幫助當地群眾賣米。但他在賣米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懷值得豎起大拇指,有了這種為民情懷,所以他在賣米過程中,遇到再多的困難,他都沒有屈服,而是一往無前,確保實效。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事事親力親為 西王莊的好“當家人”

積極化解農村各類矛盾,做好農村穩定工作,也是“第一書記”扶貧幫扶工作的職責之一。西王莊所處的地理位置所決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

為此,夏恩傑一方面強化教育引導,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宣傳員”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集中辦公日等制度,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定期對黨員進行集中培訓,引導黨員學習黨章黨規,提升黨性修養,組織農村黨員幹部參觀學習;再一方面強化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了村“兩委”聯席會議、民主決策、財務村務管理等制度,並堅持定期公開村務和重大事項,接受黨員群眾監督。對重點項目和重大決策,堅持民主集中制,召開黨員群眾會議進行商議決策,認真做好會議記錄和材料備案,確保資料完備、有據可查。

一年來,夏恩傑經常深入農戶家中,瞭解群眾疾苦,全面掌握所駐村生產、生活狀況,特別是到問題多、群眾意見大,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多的群眾中去尋找問題根源,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光陰荏苒,在西王莊黨員幹部群眾朝夕相處的一年多的時間裡,夏恩傑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西王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夏恩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雖是“小書記”,但日夜操勞著村裡的“家務”,其實已是西王莊的“大當家”。

如果本條引用內容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記者:許成

審核:孟令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