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厚厚的眼镜掩不住坚定的目光,风霜打磨的面孔常浮现坚毅的表情,一板一眼的说话仿佛在阐述着真理……夏恩杰,正值壮年。从出生、上学、再到就业,他从未离开过莱芜市区,对农村的工作模式可谓一无所知。但自从被派到莱芜市牛泉镇西王庄担任“第一书记”,近一年的时间,他从内到外都被洗礼为一个地道的农村汉子,更是成为了村民口中“一心为民的夏书记”。

从农村“小白鼠”到西王的“活地图”

2017年8月,夏恩杰从市库存托运局被委派来到牛泉镇西王庄任职“第一书记”。西王庄位于淄川区牛泉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0公里处,现有人口不足两千人,以种植花椒和小米为主。西王庄是牛泉乃至莱芜市有名的大村,村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西王庄也有它的难处,因种种问题四面环山、老城门保护缺乏、村里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村两委班子比较薄弱,村民收入普遍低等等。

去年8月14日,夏恩杰到村任职后,他第一时间沿着一条条陌生的环山小路,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情况。五个多月时间里,村子的地图牢牢印在了夏恩杰的脑子里,他也成了村民家里的“老熟人了”。谁家有几口人,要解决什么困难,夏恩杰记得“门清”。

“当了驻村干部,不能当‘外道人’。村里和我同龄的村民不算少,但在家的不多,很多都出去务工,留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将心比心,同样的年龄和家庭角色,他们的困惑就是我的困惑,他们的担心就是我的担心。他们有了困难,需要晚辈来安排来操心的,我不能“外道”——我得上心,该刨根问底就决不能含糊”。夏恩杰说。

咱是第一书记 咱就得第一个干起来

当第一书记的这段日子里,遇到过很多忧心的事,但他感觉却是幸福的事,因为每每解决一件,都会让夏恩杰感觉幸福满满。

在他来驻村之前,西王庄委会办公场所简陋,村内路灯是杆损灯坏、有而不实;路旁的绿化参差不齐,缺苗少树,排水不畅;通往田间的生产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次党员会上,70多岁的老党员道出全村人的心声:修路、安路灯、搞绿化。

“当第一书记的职责,就是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最忧心的问题。”这副担子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因此,修好生产路、进行路灯改造、搞好绿化美化、疏通排水道、优化办公环境成为他决心尽快办好的几件事。

“去年8月开始,我积极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村外生产路进行了硬化、完成了村内的线路改造、节能灯也亮起来了,村民看到村里的变化,纷纷给我发来祝福和赞美短信,家人也为我的付出感到幸福。今年开始,我们根据西王庄背靠青山绿水,准备建莱芜市多福砚博物馆和幸福童年摄影艺术博物馆的新馆。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夏恩杰说道。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卖米”的责任与情怀 村民致富是首要任务

2017年到西王庄驻村任职后,夏恩杰发现村里最适合种植谷子,而且人人会种,有种植的传统。他在市里生活期间,看到绿色有机小米一斤能卖20多元,而当地群众生产的小米只能卖3.5元左右,价格差距悬殊,于是夏恩杰发了将小米作为村里脱贫主打产品的念头。

要让小米作为村里脱贫主打产品。首先就是要保证销路,有了稳定的销路,农村群众才有种植的积极性,才可能避免粮贱伤农。于是夏恩杰开始进莱芜市区,为西王庄小米跑市场。一开始,夏恩杰带了几袋西王庄的小米来到市区,想成为大超市或企业食堂的供应商。但是初来乍到的他找不到销售门路,一家一家超市上门推销,却频频被拒。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转变思路,不断发动身边的朋友帮忙,托朋友联系市场。“扶贫是全社会的事,大家能帮的都乐意帮一把。”夏恩杰的妻子见到此情形,果断地把小米的所有信息放到朋友圈里。没过多久,就有朋友纷纷咨讯订货。仅2017年那个夏天,他和家人就帮村里出售了近五万斤的小米。

功夫不负有心人,夏恩杰的卖力推销,终于让当地的小米有了销路,但他深知,要让当地的小米站稳市场,得到市场的认可,最终还是要靠品质,只有品质过硬了,小米的销售才可能打破瓶颈。于是夏恩杰又和村两委商议,由村党支部和贫困户签订了保价回收协议,由村里统一提供种子肥料,产出的小米保价收购,打消了村民们“小米贱卖”的担忧,而且也让品质有了保证。随着当地小米品质的提高,当地小米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今年,又有多家企业和超市将和他们签订购销合同,当地群众依靠小米脱贫是指日可待。

帮助群众脱贫是第一书记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作为贫困农村的第一书记,他有责任帮助当地群众卖米。但他在卖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怀值得竖起大拇指,有了这种为民情怀,所以他在卖米过程中,遇到再多的困难,他都没有屈服,而是一往无前,确保实效。

夏恩杰:“小书记”的“大情怀”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事事亲力亲为 西王庄的好“当家人”

积极化解农村各类矛盾,做好农村稳定工作,也是“第一书记”扶贫帮扶工作的职责之一。西王庄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为此,夏恩杰一方面强化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宣传员”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集中办公日等制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对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引导党员学习党章党规,提升党性修养,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参观学习;再一方面强化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联席会议、民主决策、财务村务管理等制度,并坚持定期公开村务和重大事项,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召开党员群众会议进行商议决策,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和材料备案,确保资料完备、有据可查。

一年来,夏恩杰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疾苦,全面掌握所驻村生产、生活状况,特别是到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多的群众中去寻找问题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光阴荏苒,在西王庄党员干部群众朝夕相处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夏恩杰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西王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夏恩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虽是“小书记”,但日夜操劳着村里的“家务”,其实已是西王庄的“大当家”。

如果本条引用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记者:许成

审核:孟令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