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的“暗剑”隐形无人战斗机?

东东先森儿


目前网上各种文章把暗剑无人机吹上了天,有人认为它是跟歼20配合的搭档,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中国第六代战斗机。

厉兵哥对此表示谨慎乐观,并泼一泼冷水,降降温。暗剑很可能是沈飞自己攒的玩具,搞的一型验证机。类似于美国的X系列验证机,探索意义大于实战意义,并不会大规模量产。

图一:暗剑的研发慢得不行,从2006年首次公开模型,到全尺寸验证机出现,用了至少十年的时间。

至于吹捧它是第六代战斗机的观点,实难苟同。暗剑总体上并没有超出五代机的框架,还带有明显的四代机痕迹,隐身能力比歼20只弱不强。暗剑采用了三翼面布局,这个布局全世界包括俄罗斯都已经抛弃了,惟有沈飞有偏执狂一样的热爱,此前沈飞曾在重型四代机上用三翼面方案作竞标,不出意外地落选。三翼布局的隐身性能比不上常规布局和鸭式布局,大迎角等性能上也没有特殊的好处。

暗剑的隐身化充满了矛盾,非常不和谐。一方面它希望降低正面雷达信号,它采用了DSI进气道,由成飞率先在量产型歼10B上使用的技术,已经白菜化,扩散到各种有人机和无人机上。暗剑的机体能够在布置一个内置弹舱的情况下,将进气道做成S型,从而遮挡风扇叶片,降低正前方雷达反射信号。

图二:暗剑连五代机都算不上,三翼面的复古设计匪夷所思。

另一方面并没有完全遵循隐身设计原则,奇葩的是鸭翼、主翼和尾翼前后缘并不平行,各个角度争奇斗艳,除了正面30度略好,其它角度都会产生强雷达回波。另外,暗剑尾部设计也相当奇葩,在设计比较高大双垂尾的同时,还保留了下方的尾撑。拿歼20说事是不合适的,歼20的全动V尾面积很小,而且高速性能突出,保留尾撑是必要的。

暗剑并没有采用流行的乘波体设计,它不可能具有3马赫以上的飞行能力,最大速度不会超出歼10。第六代战斗机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取消鸭翼和垂尾,而暗剑的复古式设计与这个潮流背道而驰。

暗剑的对地打击能力不值一提,类似于X-47B的飞翼设计能最大程度的兼顾航程和隐身性能。空战性能更不靠谱,目前没有看到任何部署大型机载雷达和红外探测器的迹象。A射B导目前也就是试验性质的扔扔制导炸弹和防空弹,用在空空导弹上并不成熟。

图三:沈飞自己都说了,只是一个概念方案而已,不知是何原因,被网文吹成了六代机。

就目前的无人机作战体系而言,飞翼式隐身对地攻击无人机更迫切一些。即使要搞歼20的空战伴侣,暗剑显然不是好选择,这款半吊子隐身无人机,除了拖歼20的后腿以外,看不出有啥用处。未来的隐身空战无人机走高超音速化是个必然趋势。


厉兵


一个不靠谱的技术验证项目而已,大家别激动。

2018年6月的一张照片引爆了中国军迷圈。这张照片是一群技术人员与一架造型前卫、科技感十足的飞行器的合影。根据这张照片可以判断,这是一架具有隐身概念的无人机,进气道左侧“暗剑”两字表明了它的身份,这就是航空工业沈阳所研制的“暗剑”无人机。有很多军迷瞬间高潮,对这款飞机进行了无上限的吹捧,认为这款兼具隐身、高速、高机动性的大型战斗无人机是歼20的最好搭档,甚至有人说这是第六代战机的技术验证机。笔者得提醒这些人,照片中的这架飞机只是个模型而已,而且这架无人机的未来基本就在这架模型上结束了。而且,读者仔细想想,我国有哪个重大高新项目会以如此草率的方式曝光?在型号公开前曝光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这个项目没戏了。

暗剑实际上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就以“无人作战飞机概念”曝光了,还配置了一个小型的模型。

这个模型虽然较小,但是显示出该方案是一个兼具隐身、高速、超机动性能的三翼面布局。

说起来,暗剑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曝光的时间正好是沈飞四代机方案“雪鹄”输掉四代机竞标之后,而雪鹄也是三翼面布局。看来,沈飞对三翼面布局的追求很执着。

笔者比较疑惑的是,为什么在同一时期沈飞还搞了“利剑”无人机这么一个项目。

从利剑无人机的照片来看,明显是追踪美国X-47B的技术路线,采用飞翼布局,兼具隐身和载荷航程能力。但是RD33发动机尾喷管处理的极为粗糙,显示这个项目的完成度非常低。

说回“暗剑”,沈飞在这款飞机上显示出了极高的追求,想打造一款兼具隐身、超高速、超机动的作战无人机,如果该方案成功,暗剑将是世界上性能最强的作战无人机。可惜,沈飞的暗剑方案一系列自相冲突的设计,使得这款飞机很难成为一个成熟的型号:

1、从全尺寸模型的进气道来看,使用了类似歼10C/B的DSI近期道,说明该无人机虽然具备超音速能力,但仍是采用涡扇甚至涡喷发动机,最高速度也就是两马赫,这样的无人机与目前我国其他场所正在推进的超高音速飞行器没有可比性;

2、“暗剑”无人机虽然追求隐身能力,但是隐身设计不算成功,腹部进气的布局对遮挡发动机叶片的雷达回波不利,使得该型飞机的隐身性能与使用背部进气、飞翼布局的“利剑”相差较大;

3、为了追求高速和超机动能力,“暗剑”采用了后掠角较大的三角翼,使得该机的载荷航程性能较差,而载荷航程性能是是无人机最重要的指标。

综合来看,沈飞在探索未来战机路线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种精神对沈飞来说尤为重要。但是“暗剑”这个方案发展潜力不大,想面面俱到的追求隐身、超机动、高速性能,结果各方面的性能都不理想。“暗剑”无人机这个方案,最成功的就是它的名字。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换了一字,但是传神的表达了隐身作战无人机的精髓,就是作为“奇兵”在暗处给对手致命一剑。

关于未来军用飞机的发展,无人作战飞机是重要发展路线之一,各军事强国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X-47B项目、法国的“神经元”项目。

X-47B是此类项目中最接近实用的型号,该机甚至都完成了在航母上部署的实验。X-47B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刺激,有些军事专家甚至认为这是一款改变战争规则的武器。但是,这款万众瞩目的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竟然被美国军方下马,把紧紧盯着它的其它大国闪了一下腰。针对这款飞机下马的原因,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就是,目前该飞机自主交战的能力还不能满足实战要求。

这恰恰就是作战无人机发展最大的障碍。在异常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完成任务需要无人机具备先进的自主交战能力,因为靠后方人工控制交战是不及时和不可靠的,因为无人机与后方控制站的通讯联系在高强度战争时极易被干扰和切断,甚至会被欺骗(伊朗就通过电子欺骗的方式俘获了一架美国隐身无人机)。而目前的人工智能还远没发展到让无人机自主交战的地步,而且让机器自主交战也存在巨大的伦理问题。目前美国立法禁止没有人工控制功能的无人机器投入实战。

目前,我国在航工工业方面与美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新兴的无人机领域或许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从“暗剑”和“利剑”的曝光,我们可以推断出军方已经在这个领域进行部署,以进行技术储备。而对于沈飞方面来说,多年来一直因创新能力不强、只会仿制而获得“沈霍伊”的名声,“暗剑”无人机方案显示了沈飞方面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努力进行各方面的创新,这种态度和思路值得广大军迷点赞,但是还是要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行。我们期待沈飞未来一种全新的作品横空出世、震惊世人。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怎么理解啊?又有团队要获奖了呗……开个玩笑;

暗箭的由来已久,06年时候就出现在珠海航展了,那个时候正值我们空四代竞标的关键时刻,也是我们无人机技术开始发力的时候,当时它的出现确实“震撼”了很多人,但是以当时我国的航空工业能力,确切的说哪怕是现在、哪怕是美国的航空工业能力,想将“无人空战”的理念变成现实都很困难,所以当时暗箭的出现,宣传的效果是远大于实际作用的。



有一种说法啊……是认为当时暗箭的出现,是为了给“空四代”项目保密,说白了就是打掩护用的,可能大家不知道,当时和暗箭一起出现的还有一个前掠翼的有人机,就是这个;

但是,有“无人”的谁还注意有人的啊?所以自然这个“国版苏47”也就少有人问津了,也是因此,有人认为暗箭的出现是为了迷惑国外的情报机构,为我们“空四代”项目打掩护的,可是“天真”看来,这个可能不能说没有,但效用实在太低了。

因为首先来说,2001年601所98-2方案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时候,很多后来沈飞601所竞标的98-3方案的细节就已经披露出来了(当然,那时候还是保密阶段),但是国外的情报机构真的……这么说吧,97年,歼十还未首飞的时候,当时的某国媒体就披露了歼十的气动布局设计,很特么的很像,所以这种“迷惑”作用是很小的。



图注:上图为沈飞601所首席专家,“背景机”项目/空四代竞标项目总师“李天”院士传记《情志蓝天》中,所记载的98-2方案的详细气动布局设计,和相关的获奖情况。下图(b)为最终竞标的“98-3”方案。


图注:成飞601所歼20初始气动外形布局源于宋文骢宋老2001年发表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

到了2006年,歼20飞控总师“杨朝旭”发表《大迎角特性分析和实验》一文,基本完善了现在歼20的气动布局设计(长细比更大、截面积修型更好,超音速能力更强)。

图注:歼20的初始气动布局设计和现在相比,机身要宽很多,升力体设计很好,但长细比太低超音速性能不好(和现在毛子的苏57问题一样)

所以以时间段来说,“暗箭”给空四代项目打掩护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而“天真”对暗箭的个人看法(以下纯属胡说八道脸滚键盘,大家别当真);

很可能是一种宣传手段,甚至很有可能是为了后续的某些项目打基础,首先根据《保密法》来说,非现役的装备是可不能大张旗鼓的给你宣传出来的,大家能看见的那些在研项目或者预研项目,绝大多数都是“非密”或者“商密”的,像暗箭这种隐身-无人机(隐身放前面),仅一个“隐身”这个词,就可以放在“绝密”里了,所以暗箭为什么被沈飞高调宣传出来?很可能就是“暗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暗箭”这个项目证明沈飞、更确切一点是证明601所在“隐身-无人机”上的某种能力,“天真”不清楚这么说大家理不理解?

沈飞在以前,尤其是90年代末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候,在飞机“隐身”的理念上,受毛子的影响曾走过一段很大的弯路,新千年初的时候正是我们在隐身技术、概念、理论突飞猛进的时候,那时候无论是各家设计研究院还是中电科的科研院所,对隐身技术的研究成果都很突出;

给大家说个小事大家就明白了,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反隐身技术的关键,就是“先进米波雷达”,而我们先进米波雷达的权威(确切的说是领路人)中电科三十八所首席专家“吴健旗”院士,他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起源于新世纪初的那十年。

而那时候601所受毛子的影响,认为来为空战环境中相对超机动能力来说隐身性能是次要的,有点就行了,所以后来空四代竞标的时候“98-3”方案惨败。

但是,如果大家以为沈飞在“隐身”这块就一无是处,那大家就错了,沈飞这些年还是很有成绩的,尤其是“无人机项目里”(别看“天真”动不动就埋汰沈飞)但是沈飞在无人机项目上真的是和有人机完全不一样,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前沿理念真的就像两个厂家一样。

可能很多人要拿成飞的翔龙、翼龙或者十一所的“彩虹”来说事,但是“天真”告诉大家,在无人机这一块,沈飞是比其他厂家强很多的,“暗箭”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注:利剑从立项研制到首飞仅用了3年,这个速度也就是“运20”这种,空军“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研制进度能媲美了。

当然,有的人说它是为了上舰,也有说是为了六代机打基础,但这两种说法与其用在“暗箭”上,还不如说是用在“利剑”上更合适一些,利剑可以说是一种现实意义,暗箭则是一种象征意义,而两种意义其实都是为了一个方向;

图注:两位长者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们留下的那些遗产除了保卫我们祖国天空的飞机之外,就是各自年轻的团队,年轻人往往更有朝气、更不服输,而他们带给我们的,往往则是更大的惊喜!


天真小科普


我认为我国目前正在研制的“暗箭”无人机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第六代战机的技术验证机。

按照我国武器装备“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研制惯例,暗箭无人机应该是为研制未来第六代战机做准备的。当然,在研制过程中取得的技术突破随时都可以应用在现役的其它装备上。比如,现在在国际上大卖的翼龙、彩虹等系列无人机。

虽然,今后的第六代战机不一定就是智能无人驾驶飞机,但智能化无人机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方向,所以,这一块中国是绝对不能落后于欧美等国家的。哪怕作为一种技术储备也搞。




远牧天山


隐形这东西呢,是一个阶段的产物,而无人机智能化却是根本。暗剑无人机目前的隐形技术并没有采用歼20的,但在无人机的综合集成上有突破,与其定位国际市场有关。总的讲与以色列及欧洲人处于一个方阵。


完璧归赵36


不用看如何看,记住一点,凡是军用武器,只要是公布出来的,一律是军方不要的垃圾,军工厂可以曝光炒作后修改一下搞外贸出口,还有,菜鸟们不要再说歼31了,根本不存在歼31,只有fc31,竞标失败出口用的,真正牛逼的压箱底的武器,都是要获得部队编号的,没有编号,一直曝光的都是为了多宣传多卖外贸。底下几个所谓的军武公众号居然还一本正经的回答,服气了,这也太菜了吧,就是军工厂为了吃饭多曝光一下卖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居然还分析的有据有理,真够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