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发展迅速,那他的经济制度支撑呢。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公库、国库,太平天国以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初时又规定惟上帝得称圣故称公库为圣库,圣库制度肇始于起义之初。起义开始时拜上帝会信徒多携老扶幼举家参加,他们变卖了田产各将所有奉献于公库,所有人的衣食都由公库开支,以后全军实行这种制度。作战中缴获的金银、绸帛、珍宝等必须上交公库,个人不得私藏违者处以重罚直至斩首,将领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库供给。其供给种类和标准,粮、油、盐大致不论老少,一律等量供应。食肉供给天王以下每天份额各有等差,下级将士不是每天供给。又有买菜钱、礼拜钱系作为买办供物祭告天父之用兼作零用数量各有等差。但各类供给定额并非固定,依物资来源多少而有不同。公元1854年咸丰四年夏,天京今南京城内缺粮,曾减少食米供给定量一律吃粥。圣库制度在首都天京也推行于军队以外的民众,太平天国占领南京的初期曾将城内居民分隔男女,按年龄技能分别编入各馆各营,财货收归公有衣食等由公库供给。实际上编入各馆各营的民众是为太平天国服务服役的,他们已被看作太平天国的成员所以在他们之中实行圣库制度,仍是在军中推行圣库制度之意。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它保障了将士及其家属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贫穷的人民参加,但事实上圣库制度并没有严格实行。随着军事胜利克复城市乡镇日多财货来源丰富,将士们各有自己的私财人无私财的原则日益不能坚持,所以又规定私藏不得超过五两银。高级将领生活日奢任意取用于公库,供给配额渐失去实际意义。太平天国后期名义上仍继续实行圣库制度,由圣库供给各王各将领和士兵以各自份额的食物、钱、衣服,但由于他们大多都有私财并不依赖于这些份额。圣库制度名存实亡,蜕变成为一般的后勤供给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