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白雲寺始建於北宋,初建時叫碧雲寺,明代改為白雲寺。白雲寺位於柳城榕橋東面巍峨高聳的大帽山南麓白雲山。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據傳當時知名的地師黃應鐘曾到大帽山,見山勢雄偉,氣勢磅礴,民間流傳八仙到此除害,對弈祝捷,鎮妖大帽山,因其山樑呈八仙圍棋狀。黃應鐘對山川靈秀大加讚賞。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當他走到大帽山支脈的白雲山,見山岰呈蓮座形,不禁脫口道:“此乃觀音大士仙居的好所在。”於是,村民便在白雲山營造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鄉人還傳說當年泉州修造洛陽橋時,觀音大士在洛陽江上化作美女,聲稱誰能用銀子擲中便嫁給誰,一時沿江人頭攢動,很多豪門子弟不惜拋擲千金萬銀,因而很快籌足建橋資金。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功德圓滿後,觀音大士欲返南海,路過此地,行至空中,忽聽白雲山崖有人喊救命,見是一樵夫跌入山崖,便降下蓮座塔救,因而蓮座落在白雲山上。鄉人深感觀音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恩德,便在白雲山興建此寺廟。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白雲寺鼎盛時期在明代,當時僧眾數百人,修五條馬路通山下。寺僧乘馬下山化齋放租收債。因觸犯了一個官員黃侍郎,派官兵一把火燒了寺廟。到了清初,才遷移300米重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從建寺至今,歷經悠久歲月,白雲寺一直供奉南海觀音菩薩,左右有文殊、普賢同祀。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寺院周圍,古榕蒼松掩映。橫匾上熠熠生輝的“白雲寺”三字是清代舉人曾振仲提寫。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李贄小時候就曾在此讀書,12歲時他在這裡寫下了《老農老圃論》。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李贄讀書室)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今日所見的白雲寺是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兩邊的“小東廳”按原狀保持捲棚式屋頂,寺前大石埕重修圍牆,連著東面一列二層樓房。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白雲寺經擴建重修,古剎重換光彩,吸引眾多香客來此。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遊覽位居深山的白雲寺,取清泉泡一壺清茶細細品味,清淨至極。

南安寺觀|柳城白雲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