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由该表不难看出,国府自德国输入的武器装备大到坦克,小到子弹,细到电缆,包括几乎陆军武器装备的方方面面,其总数约占全部输入军火的八成以上14,而这些军火的品质基本上又都有保障。一时间,(在南京附近可以看到戴着德国式钢盔的中国兵操作的德国制88mm口径的高射炮。德国制75mm炮、博福斯炮、韩塞尔(Daimler-Benz Henschel)、M. A. N牵引车,以及其他德国武器在南京街上列队行进)。国府一改从前的盲目与混乱,既注重系统引进又注重兵器品质,是有其良苦用心的:既希望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够加快陆军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认定德式装备将成为日后对付日本侵略军的「杀手鐧」。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1937年开战后,中国又有紧急补充订货1937年12月初起运一批,其中包括:10.5公分大炮36门并炮弹36,000发,15公分海防重炮4门并炮弹400发,测量仪器,13公分高射炮汽车及零件13套,HS123速坠轰炸机12架。

1937年12月15日起运的军火,其中包括:7.5公分高射炮24门(6连)并炮弹92,000发,Ju86战斗轰炸机。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随着日本对德外交压力的日益增强,希特勒决心停止中德军事贸易关系,蒋介石训令之最后紧急订货,这批订货数量非常庞大,最后实际运到的包括:

据资料统计,在1938年1月中国进口的3万余吨军火中,绝大部分来自德国。2月间,德国又运到12架HS123,3月间,价值3000多万马克的军多又运到香港,包括上述订单中的迫击炮300门,高射炮300门,驳壳枪2万支。

4月27日,主管对华贸易的戈林亲自下令,停止一切对华军事输出。但这还不是最后。

尽管希特勒下了禁令,但从清末开始的中德军工合作在德国培养了一大批对华有深厚感情的势力。德国军方和经济界人士都不愿意轻易和中国断绝数十年的关系。

对华军事贸易的德国总代表“合步楼公司”告知,供华军火依然在秘密装船运往中国,易货贸易依然要履行。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7月9日,中国又通过芬兰,卢森堡等曲线进口。10月19日,德国政府又和中方在重庆签署了新的易货贸易合同,大批德国军火又通过香港源源不断运往中国抗日前线。到39年5月,又和德国西门子和奥托公司在香港强顶军用电话和卡车的易货贸易合同。

到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同盟建立,中德军事贸易最终停止,此时,合步楼公司还有9,900万马克中国已付款订单需要履行。

37年德国自己的德械也不能说是怎么牛逼的,何况是给国军的。但话又反过来讲,日本吊打国军那么多年,不是日军强,而是国军弱。就全世界范围来看日本陆军装备应该在列强平均水平之下。所以说如果能有足够量的德械,国军至少在硬件上能和日本持平。兵员的话我相信国军精锐的战斗意志和执行力,不过在近代化战术方面、兵员文化水平上可能不如日本兵员。比如至少日本兵都识字,知道电是怎么回事,知道轻重武器怎么搭配使用。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更何况那时段买的德国装备都不是最新武器,标准都是一战的。跟现在军火兜售一样,将自己的淘汰装备改改,加点新技术卖给落后国家,就拿装备坦克来说,还是1号坦克,装备两挺机枪,缺乏重武器,根本不具备反坦克能力,很多时候真的像影视剧拿血肉之躯去阻挡。

平心而论,日本陆军算不上强,坦克放到欧洲战场未必打得过德军履带车 但是东南亚诸国实在弱鸡落后,反坦克武器匮乏导致在面对日军装甲不厚但是表面渗碳的装甲车面前束手无策。

再者德械师数量有限,本国做不到集团化,打掉一个没一个,补充不来。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准确的说应该叫德械轻步兵师,轻武器方面跟日军应该不相上下,缺乏重武器,步兵师,尤其是轻装步兵师装备居多,和真正德国师装备差得太多。

当时国府准备编组的德械师,总数应该在80-100个左右,计划每年编组十个,可是仅仅编组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仗也就打起来了,而事实上,当时的国军,很多都是只能被称之为德式师,而不是德械师,简单理解就是,在训练方面,他们依然是德军顾问训练,但用的武器,大多还是之前的武器,没有达到德械师的标准。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而由于当时国家不强,且财政较为匮乏,当时我们国家大多是用资源,如矿石与德国方面交换的,所谓的八千万马克的计划,其实也就是这么来的。

而德械师的武器配备,特别是火炮配备,以及摩托化程度,也只有当时德军的40%左右,而这样的军队,其实在当时也只有四个。

德械师装备真的有那么精良吗?实在可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反观日军的,当时甲种师团就有二十一个,不仅如此,当时他们还有强大的海军,航空兵的实力也是大大超过了国府的空军,而在上海这个海陆空军都需要发力的地方开战,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失败,因而德械师士兵也只能以死相抗,我们的坦克往往进入战场以后,也就再也没有回来。

就是这样的部队,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来说,已经算的上是相当了不起的了。但国力在那摆着,没有国力做依托的德械师,后续无法补给,只能一点点被战火吞噬,一去不回头。最终,抗日战争结束,所谓“德械师”基本消耗殆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