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的危害有什麼?

黎黎黎黎黎黎宇傑


電子胃鏡自1983年投入臨床使用以來,通過不斷的的經驗總結和發展完善,改進成現今廣泛在用於臨床纖維胃鏡,以及更加先進的膠囊胃鏡、超聲胃鏡等。



纖維胃鏡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診斷治療中應用最為廣泛,診斷準確性比影像學檢查高,不僅能在直視下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病情變化,而且還可通過附件進性操作,如染色、高頻電刀止血、局部給藥、取活檢、粘膜切除、逆行胰膽管造影及取石等。

但作為一種侵入性檢查手段也有一定的損傷如消化道機械性損傷,所以要在檢查前瞭解禁忌症是有必要的。


禁忌症:

1.如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活動期,重度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臟疾病。

2.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臥者。

3.精神失常不能配合者,高齡體質衰弱者。

4.食管、胃十二指腸穿孔急性期。

5.急性重症咽喉部疾病內鏡不能插入者。

6.腐蝕性食管損傷的急性期。

7.急性扁桃腺炎、咽炎、食管炎發作期、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急性病毒性肝炎、門靜脈高壓伴食管下段胃底靜脈曲張者。

併發症:

1.咽喉部損傷,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2.窒息,吸入性肺炎,誘發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如呼吸心跳驟停等。

3.一次活檢或多次活檢仍不能確定診斷。

小克建議: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反酸、噯氣、上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持續一週,服藥治療無效並有加重情況時應及時行胃鏡檢查,患有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在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一年檢查一次較為合適。


小克醫學


正常來說,胃鏡檢查對人體的傷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更不是人們傳言的那樣對食管和胃造成不可回覆的傷害。

胃鏡檢查被稱為上消化道的"福爾摩斯",可見它的重要性,凡是涉及到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的疾病,胃鏡檢查是最重要、最準確的檢查手段。同時,胃鏡本身也是很多疾病的治療手段,包括食管、胃早癌的治療,胃底食管靜脈曲張治療,緊急止血治療,異物取出等等都依賴於胃鏡。

試想,胃鏡下做手術都可以,僅僅做個胃鏡又能有什麼危害呢?大家需要知道,胃鏡前段是鏡頭,醫生在可視下操作的,不是盲插,鏡身可能會對粘膜有所刮碰,但是這種損傷幾乎可以會略不計的。

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做胃鏡嗎?也不是,比如休克病人、有嚴重心臟病病人、精神病不能配合者就不能做胃鏡,以免誘發致死性心律失常或者不配合操作強行拔出胃鏡造成消化道損傷甚至鏡子斷在體內。

諮詢者還問了對胃鏡的頻率有沒有要求,明確告訴你沒有限制要求,需要看具體病情決定多久複查一次胃鏡。對於一般人,每2年可以查一次胃鏡,對於有靜脈曲張病人,建議每年複查一次,對於出過血的靜脈曲張病人建議半年複查一次,對於一些高度懷疑癌前病變的病人,可能要求幾個月複查一次。

隨著無痛胃鏡的普及,胃鏡檢查早就變得沒有那麼可怕,國外作為普通體檢項目,因此大家不要太顧慮胃鏡檢查,畢竟就那麼三五分鐘,即使不用無痛的,忍忍也就過去了。

點擊右上方關注“趙醫生”,帶領大家走近健康科普!

Dr趙


Dr趙


胃鏡是一種侵入性檢查,對食道和胃的確有些損害。是胃鏡管道對食道和胃粘膜的劃傷,很容易就修復,不需要過分擔心。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國家,幾乎全球4成的胃癌患者在我國,而且現在胃癌的有年輕化趨勢。所以早期發現胃癌,胃潰瘍等胃部疾患就顯得很重要。胃鏡檢查能夠發現胃潰瘍和早期胃癌,胃鏡取標本檢查可以確診胃疾病的性質。所以很多消化內科醫生建議上了40歲至少要做一次胃鏡檢查來了解自己的胃部情況,根據檢查結果來決定複查間隔時間。胃十二指腸潰瘍,建議規範吃藥;胃潰瘍,要吃藥定期複查,頑固胃潰瘍可以考慮手術,有一定癌病幾率;食道潰瘍就更要小心,及時治療。因為食道壁較薄,缺少漿膜層,下面又有大血管。


如何規避胃鏡檢查的傷害呢?

  1. 胃鏡檢查前要保證胃充分排空,也就是胃了沒東西了。檢查前夜儘量吃易消化食物或流食。基本要保證8個小時前不吃東西。胃排空大概要8小時,特殊人群排空時間會延長。

  2. 術前一定要吃護士姐姐給你去泡劑哦,可以去除胃部氣泡,有些也有一定麻醉止痛作用。

  3. 儘量按照手術醫生的指示呼吸,吞嚥,如果手術過程中對抗導管的刺激可能會更加損害食管和胃粘膜。甚至碰到過患者把幾萬塊錢的胃鏡給咬壞的。也有人不配合檢查導致穿孔。

  4. 如果實在受不了胃鏡帶來的咽喉反射,

    可以選擇無痛胃鏡一般來說麻醉醫生評估後可以耐受鎮靜麻醉的患者才可以選擇無痛胃鏡的鎮靜麻醉。鎮靜麻醉過程簡單,時間短,恢復快。

  5. 胃鏡檢查後第一餐儘量不要吃一些堅硬的食物,難消化的食物。

如果胃鏡檢查有潰瘍,做了息肉切除,是食道炎或食道潰瘍患者可以在積極治療後定期複查。根據情況半年或一年複查。


麻醉醫生小康


你好,我是一名胃腸外科醫生,在消化內外科,胃鏡的診斷學地位無可替代,非常重要,很多人對胃鏡檢查存在恐懼心理,一是擔心會出現噁心嘔吐等咽喉刺激症狀。二是擔心胃鏡會損傷食管或者胃粘膜等。具體做胃鏡檢查者有沒有危害呢?



首先要清楚胃鏡檢查的過程是什麼:胃鏡管道通過口、咽喉、食管、賁門、胃腔、十二指腸等部位,查看食管、胃體以及十二指腸粘膜有無病變,腫瘤或者息肉等等,根據胃鏡所看到的情況進行拍攝,必要時行組織活檢病理,明確病變性質。

胃鏡檢查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尤其是老年患者合併有心肺功能不全,可能會出現一些風險可能,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安全的,另外目前也有無痛胃鏡等措施,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具體胃鏡會引起哪些副損傷呢?一般情況下可能會在胃鏡管道通過咽喉部位是損傷粘膜,會出現粘膜充血水腫,檢查後可能會出現咽喉不適,異物感等等症狀。

另外進入食道以及胃腔時可能會在取組織活檢期間,會出現粘膜出血等情況。這些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但經過對症處理,一般可自行恢復。



再就是畢竟胃鏡是侵入性質操作,可能有感染傳染病的可能性,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每次患者做胃鏡之前,都要檢查免疫傳染病血檢情況,排除患者傳染病情況,必要時進行特殊消毒。

所以具體胃鏡多久查一次,需要根據患者的病變具體情況決定,不能因為怕有損傷,就避諱檢查,這也是不科學的,一定要在醫生的醫囑定期檢查。

關注個人頭條號《胃腸健康科普ZZPO》,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胃腸健康科普ZZPO


首先來說,做胃鏡的感覺確實令人很不爽,但是胃鏡是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病變檢查、診斷的金標準,因為其他檢查都無法直接看到病變位置,也無法直接對病變位置進行採樣、檢驗,所以對於這些位置的疾病,想要確診就必須要做胃鏡。

但是,作胃鏡檢查後,會讓人感覺咽喉部不適,噁心、乾嘔的現象在做完胃鏡後較長時間內存在,甚至有一些病人因為胃鏡的刺激,再加上精神的緊張而引發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降低等問題,甚至一些本來就有心肺疾病的人因為呼吸心跳的改變而無法正常進行胃鏡檢查,甚至在檢查過程中引發致命性的意外。

但是,如果說做胃鏡會對食道和胃造成傷害,這部分基本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因為胃鏡雖然是一個侵入性的物體,但它並不是一個堅硬、粗糙等物體,在做胃鏡的過程中,基本不會對食道、胃的黏膜等造成傷害,因此這方面的擔心完全不必。

另外,現在為了減少患者做胃鏡的痛苦,在排除了禁忌症以後,還可以做無痛胃鏡,就是在適量使用麻醉、鎮靜劑的基礎上進行胃鏡檢查,病人的痛苦會大大減輕。

此外,現在還有膠囊胃鏡,只需要吞下一粒膠囊,就可以對胃腸道進行照相、攝影等,痛苦就更小了!

因此,總的來說,胃鏡是一種侵入性的操作,的確會使人產生一些痛苦反應,甚至很有人會有致命性的問題出現,但是它作為食道、胃及十二直腸病變診斷的金標準,在某些情況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該做還是要做,而且還可通過選擇無痛胃鏡、膠囊胃鏡等方法,來減輕痛苦!


橘井主人


做胃鏡的危害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的話,幾乎沒有明顯的傷害。

胃鏡檢查就是將胃鏡導管經過口腔進入食道、然後進入胃、再進入十二指腸近段瞭解上消化道粘膜情況及有無佔位性病變。


胃鏡檢查相對於其它常見的超聲檢查、CT或MRI檢查來說是有創檢查,會有較明顯的不適感,比如會引起比較強烈的噁心、咽喉部疼痛甚至有少量的食管或胃粘膜出血。一般常規的單純的胃鏡檢查基本不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穿孔或者較嚴重的出血。這些比較嚴重的情況,主要見於胃鏡下治療,比如胃鏡擴張狹窄的食管或者是食管空腸吻合口或食管胃吻合口;再比如胃鏡下切除食管、胃的粘膜病變,有時會發生類似不良事件。


那麼,除了不適和少量的粘膜出血外,比較嚴重的意外情況有誤吸的發生、或者患者有嚴重的心腦血管合併症,在胃鏡檢查過程中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誤吸主要是發生於患者胃內有大量的胃內容物尤其是患者在不配合或者麻醉情況下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患者在做胃鏡檢查之前要空腹的原因,或者患者有幽門梗阻時,要提前2-3天禁食水並且留置胃管,並且通過負壓吸引把胃內容物吸乾淨的原因。誤吸是嚴重的併發症,容易導致呼吸衰竭,嚴重時危及生命。


還有患者如果在胃鏡檢查前血壓控制不好時會暫停胃鏡檢查,否則在胃鏡檢查的刺激下,血壓劇烈變化,容易出現腦血管意外。


如果患者因為冠心病或其它疾病,口服阿司匹林的需要停藥1周,否則一般也不會安排胃鏡檢查,阿司匹林是抗凝藥,在服藥期間做胃鏡,容易出現不好控制的出血。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飲食習慣隨之發生了變化,許多消化系統疾病例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黏膜脫垂等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在這些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胃鏡的應用必不可少。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傳統胃鏡逐漸被更高效更安全的電子胃鏡所取代,胃鏡檢查也逐漸普及,在臨床診療疾病過程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相對於傳統胃鏡來說,電子胃鏡雖然更加安全,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做胃鏡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危害。在進行胃鏡檢查前,需要使用麻醉劑對咽喉部進行麻醉,增加耐受能力,以防胃鏡通過被檢者咽喉部時引起被檢查者噁心、嘔吐等不適。被檢者耐受能力較差時,會使用鎮靜劑進行靜脈麻醉以便於檢查的順利進行,麻醉劑和鎮靜劑的使用可能會使被檢者出現呼吸抑制、體溫變化、心律失常、過敏、休克和嗜睡、煩躁等神志變化。

胃鏡檢查也會引起一些併發症,在器械進出消化道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摩擦黏膜表面引起損傷;檢查器械反覆接觸這些黏膜損傷或者使用器械鉗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以及在鏡下進行治療時有可能會引起出血;最嚴重的情況是發生穿孔,但可能性較小;如果被檢者在檢查過程中不能耐受,反覆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需要警惕食管下段或賁門的撕裂;胃鏡誤入氣管可能會引起肺炎。

在現實中,這些危害要完全規避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檢查前需要詳細詢問被檢者有無藥物過敏史,操作器械時要嚴謹小心,及早發現和處理各種危害。

本期答主:王新,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健康有用的知識。


杏花島


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我們看了那麼多的胃,至少自己應該親自去做一次胃鏡,可是我就是鼓不起勇氣去做胃鏡。

我們總是鼓勵別人去做胃鏡,因為我們知道要想查出早期胃癌、食道癌,只能通過做胃鏡才能發現,每當查出一例早期癌症,我們心裡都特別高興,因為這就意味著我們又消滅了一例癌症。正如一個蘋果,我們及時發現它表皮爛了,及時把皮削掉,它就不會繼續爛下去了,就好了。日本人就是這樣消滅胃癌、食道癌的。因此,我們還是提倡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一次胃鏡。


一個醫生的雜談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現身說法。我來講講我的經歷。

2017年上半年因為經常反胃、噯氣,進食有飽脹感,所以去醫院做了個胃鏡,一開始也跟大家想的一樣,聽說胃鏡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會對胃和食道造成傷害,畢竟是要從食道這裡插入進去的,想想都害怕。所以糾結了好久。

最終還是做了。醫生給了我一個小條,上面是做胃鏡的注意事項。大致是檢查前兩天飲食要減少,如有服用口服用藥的要停藥,檢查前一天不要和牛奶,以清淡飲食為主,最好是流質食物。胃鏡建廠當天早上不要進食,保持空腹。有抽菸習慣的檢查當前早上不要抽菸。做胃鏡時,不要過度緊張,避免胃部增加分泌,不利胃鏡觀察病情。

在做胃鏡當天,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剛進去,醫生讓我先指尖採血,查乙肝表面抗原,等結果出來後,拿著麻藥去胃鏡室,快輪到了一個美女護士讓我嘴巴里含上麻藥,說是給咽喉部局部麻醉。脫鞋左側位躺下,然後醫生給了個口圈,讓我含住它,然後沒然後了,一個長長的管子從嘴巴伸進去.......

伸進去的時候的確感覺有點難受,有點噁心,反胃的感覺,其他好像沒啥不明顯反應。醫生讓我麻藥過後半小時進食。

這是我的胃鏡經歷,總體來說沒啥不良影響,也沒有什麼後遺症。說句實話,只要醫生手法得當,胃鏡的危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我是幸運的,也有病人因為醫生操作不當引起一些不良反應:

比如,有的病人會出現咽喉不適或者疼痛,聲音嘶啞,這個時候一般不用太過緊張淡鹽水含漱或者喉片,短時間內會有改善。

其次有無活動性出血,如嘔血、便血、腹痛、腹脹等情況,如果觀察心率、血壓等體徵情況一概正常,那麼無需做相應處理。

最好做完胃鏡在床上躺一會,不要著急下床,避免嘔吐暈倒。因為做胃鏡會進行胃部充氣,有的人會有嘔吐及疼痛反應,一般這種情況會在1-3小時消失,如果超過4小時還未消失,建議就醫處理。

抗癌健康網努力打造一流的癌症腫瘤醫患交流平臺,歡迎關注,一起學習交流抗癌健康知識!


抗癌健康網


做胄鏡的頻率由病情決,如一般胃潰瘍,淺表性胃炎,可一至二年複查一一下,如萎縮性胃炎一年查一次,中度萎縮六個月一次,重度萎縮3個月左右一次。糜爛性胃炎一年查一次。胃病中有發現大便發黑,疼痛加劇,可能胃穿孔,或出血量大,要立即胃鏡查原因。一般做胃鏡很安全,危害幾乎沒有。有的人活檢,從粘膜上取很小約組織,也不用怕。胃細胞幾天就更換一次,很快恢復。現在所謂無痛胃鏡,麻醉下進行,20分左右結束,一點沒有什麼感覺。現在已有膠囊胃鏡,一粒膠襄吞下去,24小時從胃到腸全記錄下來,。醫生從計算機上可看清病灶,非常方便。比激光管子胃鏡更安全,更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