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骨頭補鈣、吃骨髓補腦?原來被「誤會」了這麼多年

無論是大骨頭還是羊蠍子,都是大家鍾愛的美食。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針對這類美食,其中有一塊比較特殊的部位,滑膩醇香、味道獨特,它就是“骨髓”。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吸入晶瑩香滑的骨髓,享受美味,可以說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看到這,口水是不是已經忍不住了?但是,最近有人在網上說這骨髓其實沒什麼營養,並且還是藏脂肪和膽固醇的大戶!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美味的骨髓難道真的只有脂肪?今天我們就揭開它的真面目!

骨髓裡到底有沒有營養?

對於骨髓來說,其中80%-90%的營養物質是脂肪物質,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物質,正因為如此,你吃起來的時候才會感覺那麼“香”。

除了脂肪以外,其餘的營養物質含量較少,可以說動物骨髓本身就是一種“營養價值較低的食物”。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常吃骨髓,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骨髓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物質,經常食用很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患病幾率。

骨髓美味,對於正常人來說,少吃無妨,嚐嚐味道即可,但是對於肥胖人群、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來說,請謹慎食用,避免給身體帶來威脅。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怎樣“啃”骨頭更健康?

一、骨頭美味,但需適量。

美食雖好,仍需限量,建議食用畜禽肉的量不超過一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我們每日食用畜禽肉280-525克,對於美食,規避健康風險,限量才是關鍵。

二、骨頭可以吃,但請偏向瘦肉、拒絕肥肉。

肥肉當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雖然它很香,但是建議要少吃,偏向瘦肉,和脂肪相比,建議還是要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三、烹製骨頭,請少鹽少油。

無論是吃骨頭還是喝骨頭湯,在烹調過程中請少鹽少油,骨頭中本身高脂,很多人為了使其入味會額外添加大量的食鹽,這樣無疑會“雪上加霜”,久而久之會增加高血壓、胃癌的患病風險。

四、拒絕單獨享用骨頭,請配以其他食物共食。

吃骨頭的同時,請伴以蔬菜(最好是綠色蔬菜)、豆類、菌菇類等食材共同食用,多樣食物搭配,營養均衡攝入,減少肉類攝入,規避健康風險。

五、吃骨頭並不補鈣,骨髓也並不補腦。

江湖傳言“喝骨頭湯會補鈣”,其實並不靠譜,骨頭湯中的鈣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不易溶解,相比於鈣,喝進去最多的其實是脂肪。

還有人說喝骨髓可以補腦,並無科學依據,飽和脂肪酸還沒有這個功能,“吃啥補啥”也並不靠譜,請科學看待。

想要補鈣,請每天堅持喝奶(300克奶製品),保證每日蔬菜的攝入量,每天一斤,深綠色蔬菜佔一半,多吃粗雜糧和豆製品,適量補充堅果。

啃骨头补钙、吃骨髓补脑?原来被“误会”了这么多年

骨髓,一種吃起來“槓槓香”的食物,很多人鍾愛於它。但是,美味的背後更多攜帶的是脂肪和膽固醇,食用過多會給身體帶來風險。所以,嚐嚐可以,請別“貪杯”。

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