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業智能菇工廠,一年後日產值近兩萬元

馮琪平出生於海南省澄邁縣。去年,馮琪平投入千萬元在澄邁縣金江鎮建起了一座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利用全自動化生產線搞起了秀珍菇、杏鮑菇種植。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蘑菇事業便站穩了腳跟,闖出了市場。他靠著踏實努力,建起了當地規模數一數二的白蓮鵝養殖基地。

他创业智能菇工厂,一年后日产值近两万元

偶然看到電視上播出安徽省有人把蘑菇做成了億元大產業,便隻身一人去了安徽學種蘑菇,並堅定了在澄邁規模化種植蘑菇的想法。馮琪平將“全部家當”千萬元資金投入蘑菇種植基地建設的同時,請來安徽學習時的老師,定製自動化蘑菇生產線。

從菌種培育到菌包生產,從溫度控制到生長過程,種植基地實現了生產環節的電腦操控,在家點點手機便能完成蘑菇生產。固定比例配比的原料、全自動的菌包生產線、數十間恆低溫培育室、視頻監控蘑菇生長、人工只介入採摘環節。

他创业智能菇工厂,一年后日产值近两万元

現代機械化的方式種出來的秀珍菇、杏鮑菇不僅保質期更長、幾乎不受氣候環境影響,品質也更穩定,有市場優勢。如今已經能日產秀珍菇、杏鮑菇2000至3000斤,其中秀珍茹6元/斤,杏鮑茹5元/斤,日產值1.6萬元到2萬元。工廠建設的21個冷庫和6個大棚也能滿足目前的產量。

用於製作菌包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農副產品邊角料,最大程度發揮著價值。而採摘完成後的菌包,則是營養豐富的農家肥料,馮琪平用半賣半送的方式交到農戶手中,在生產環節的兩頭都實現了變廢為寶,搞起了循環農業。

他创业智能菇工厂,一年后日产值近两万元

馮琪平註冊成立海南一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劃今年用“公司+合作社”形式,讓貧困戶也加入到蘑菇種植中來,輻射帶動周邊農業發展。

馮琪平免費為農戶提供指導,連菌包也一同提供給農戶。努力又善良的創業者總是會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