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我之一死,不为国家,不为社稷,不为苍生,也不为留取身前生后名,只为我的家乡,我那一生气就破口大骂的婆娘和调皮的几个小崽子,能够代替我享受这生活。我爱生活,我不惧怕死亡!——川军士兵

1937年7月7日夜

日军炮轰宛平城

拉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而川军也走到了历史的前面

不过川军打仗历来以奇葩著称

可谓是“内战青铜,外战王者”

为啥子川军会有这样的名号

其中缘由听麦麦慢慢道来

1911年,四川脱离清王朝

成立大汉军政府

独立后的四川由5个军阀控制

军阀之间互相都看不惯

有事没事就喜欢打仗

照理说 打仗要流血牺牲

是个很可怕的事

但是当时的川军打起仗来

唯有奇葩两字可以形容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首先军队自身就很奇葩

当时川军的战斗力是

在全国都出了名的差

都已经进入民国时期了

大多数的川军士兵还用着

清朝留下来的老毛瑟枪

有些枪年久失修

打两枪就拉不开枪栓了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而川军所谓的“骑兵团”

清一色的都是步兵

唯一的能骑的四足动物

是一头拉车的牛

对,没错

一!头!牛!

没有马就抓根熊猫骑嘛!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川军的“海军”更厉害

所有的军舰加起来

只有一艘小轮船

四周焊上铁板

装上两门小钢炮

强行有了一艘“军舰”

因为船吨位小而炮后坐力大

所以一炮打出去

还没打到人

船先后退了几十米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四川军阀普遍没得文化

大多数军官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但是基本都妻妾成群

著名的军阀杨森

公开的姨太太12个、子女40多个

导致了军队里面

姨太太比军官还多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不光文化水平不够

川军打仗也是随性洒脱

有个军阀买了一架飞机回去

但是忘了买炮弹

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没炮弹

没办法,就把石头当炸弹往下扔

结果 石头没有伤到人

倒是老百姓发现石头够大好用

全部捡回去打成猪槽

之后,凡是有飞机飞过

就会有一帮老百姓拿着杠子绳子

追着飞机欢呼

“总司令送猪槽来了!”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除此之外 川军彼此之间都有联系

相互之间都是亲戚朋友

士兵之间大多都是乡里乡亲

所以 川军打起内战来

真正下死手的血战很少

大多数时候的川军内战

射击都是枪口朝天,装装样子

更像是村民聚众斗殴、菜鸡互捉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有时候两军的士兵

早上刚刚打完

晚上就坐在一起吃火锅

打个仗跟小娃娃摆姑姑筵一样

就算两军之间分出了胜负

军阀之间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赢的一边不能追击

要好好安顿败者的家眷

进城之后

还要给当地老百姓发红包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不仅打仗的人好耍

没打仗的老百姓更是迷之乐观

四川吃瓜群众们

会在军阀内战时

挑一个高点的地方围观

为他们鼓噪呐喊

就像看世界杯一样

ヽ(゚∀゚)メ(゚∀゚)ノ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就这个搞起耍一样的内战

四川军阀打的不亦乐乎

根据《四川内战详记》

从民国初年开始

一共打了20年内战

大大小小的战斗一共478起

平均每个月都有两起

可以说

当时的川军在整个中国

都是一道奇景

被全国人民当做笑话看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救国成了第一要务

一向懒洋洋的四川人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天天打来打去的四川军阀们

马上停止了争斗

四川军政府主席刘湘

主动请缨作战

征兵的传单一发下去

请求参加的四川青年就挤破了头

川军迅速整顿完毕

准备向抗日战场第一线出发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四川省各界在少城公园欢送出川抗敌将士

安县的王者成送儿子出川抗战

留下举世闻名的死字旗

展现了川人的爱国不屈精神

“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

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死字旗—现藏于建川博物馆

在川军出川的时候

所有人都瞧不起川军

认为川军装备太差

军中作风问题太多

阎锡山直接呵斥川军为

“不会打仗的叫花子部队”

1937年,一位目睹川军行军的美国人

记录下来这么一幕

“他们沿着马路,通过郊区,成群结队,毫无秩序。许多扛枪的人,都把用布包裹着的私人财物吊在枪杆上,那些能够乘滑竿或者坐黄包车的,以及那些蓄养禽兽的人,提着鸟笼,抱着猴子,像这种吹吹打打的喜剧般的中国队伍,只有在传奇故事中才有了。”

然而

就是这样一支马戏团一样的川军

就是这样一群懒懒散散的四川人

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中

展现出了无比强大的战斗力与意志力

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爆发

川军26师参与会战

全师4000多号人

打到最后只剩几百人

伤亡超过85%

尸体堆的比战壕还高

后来的战士进不去战壕

只能拿死去的战士的尸体当战壕

但就算这样

也没有一个人提出

要退出战斗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淞沪会战结束后的上海

著名台儿庄战役中

川军122师王铭章将军带领部队

在藤县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阵地被炸毁了,士兵们就退守城内

城墙被炸平了,就和日军打街头巷战

子弹打光了,就用炸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苦战四个昼夜之后

川军122师全体5000余人

只有17人存活

几近全军覆没

王铭章将军以身殉国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台儿庄战役

川军士兵用自己的生命

阻击了日军第十师团

击毙日军4000余人

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李宗仁将军事后对此评价道

“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蒋介石亲自书写牌匾“死重泰山”

表达对王铭章将军的敬重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左:王铭章将军 右:蒋介石题字

川军大多数都没什么文化

不知道太多家国存亡的大道理

但是刘湘临死前说的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

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

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士兵人人牢记于心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川军与日军开展巷战

不仅前线士兵英勇杀敌

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

身在大后方的四川人民

也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抗日战争时期

自愿当民工的四川人民有250万人

他们修出了川陕、川黔、川滇和川湘四条公路

扩建了33个空军基地

他们没有现代化的工具

只有锄头和扁担

但就是这样

四川连几岁的孩子

都拼了命地在帮忙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四川修路民众

扩建机场的时候

机场连筷子都给不起

修机场的川人们

就自己带被子、筷子和碗

这座由数百万四川人忍饥挨饿

流血流汗修成的机场

成了二战时期除美军之外

唯一能对日本形成轰炸能力的机场

在成都机场起飞的B-29轰炸机

向日本一共投下了16万吨的炸弹

摧毁了日本60%的航空工业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1944年3月,四川民工拉着巨石碾子修筑成都机场

与此同时

天生喜爱美食的川人

纷纷拿出自家粮食

挑着扁担给军队送去干粮

他们宁可自己不吃

也要保证战士们吃饱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运输物资的四川民众

1941年到1945年

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

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

稻麦总量的31.63%

川人们以一省之力

提供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供给

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

四川负担了4400亿元的支出

占全国30%以上

出川将士300余万人

战死64万人

抗日战场上每5个中国士兵中

就有1个是四川人

到了抗战后期

川军将士转战7万里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3个省市

参加了中国抗日战场上

28个大型会战与战役

守卫了五分之一的国土

这个时候

已经没有人敢小看这支部队了

“无川不成军”、“川军能征善战”

成为了各大战区的共识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川军足迹 制图:张百凯

这就是四川人

懒懒散散,喜欢享受

并且迷之乐观

但也正是这样一群人

在关键时候

从来不拉稀摆带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

四川人这种性格的话

那大概就是:

“我最大的追求就是

天天打麻将吃火锅

要是哪个瓜娃子

不让我打麻将吃火锅

我就要跟他仙人板板的拼咯!”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川军,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之路

点关注,不迷路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图话·不朽川军、建川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