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十畝地不如在城裡打工一個月掙的多,農村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阿奎模特


種十畝地不如在城裡打工一個的多,請問:農村農民的出路在哪裡?請有資格的人回答?

題主好,也許筆者不夠回答資格,但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暫且回答一下,請諒解。

你說的情況確實是當下很多農民都面對的問題,在家種10畝小麥也好、其他作物也好,如果年成好,價格好,也許能賺個3~4千元,如果產量不好,價格不高,很可能會不賺錢、甚至賠錢,而時間確實一季作物從種到收的時間,如果在城裡打工呢,普通力工會有3~5千的收入,技術工種會有5~8千的收入,還管吃管住。


這種情況下,農民到底該怎麼辦呢?筆者認為要分幾種情況來選擇出路:

一、如果條件允許出去務工的話,家中老人身體好不需要照顧,並且老人還能幫助照顧孩子的情況下,建議將土地流轉出去,或者由老人耕種,年輕的兩口子可以出去打工,因為土地如果流轉,流轉的收入是穩定的,兩個人在外一年一般可以賺到5~7萬的收入。筆者有個親戚家裡有15萬元的外債,在家種地不賺錢,沒辦法的情況下,把家裡的4公頃土地轉包出去,孩子由老人照顧,兩口子在外面打工3年,外債基本還清。


二、如果家裡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夫妻兩人不能都出去務工,我個人感覺兩個人都在家經營這點地,肯定沒有多少收入,建議有一個人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土地流轉出去,另一個人走出去,打工或者做點小生意,增加收入,只好暫時克服一下夫妻兩地分居的困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三、如果家裡因為老人和孩子離不開,

兩口子也不想分開,這種情況下,就得研究在家附近做點什麼,不能只靠種那點地。比如在可以多轉包一些土地,擴大經營面積;也可以搞養殖業,如果有養雞、養豬技術,可以在種好承包地的同時,搞養殖;如果頭腦比較靈活,可以在種地之餘,做些比如販運農產品、開鄉村超市、農產品加工等商貿活動,增加一部分收入。



總之,一句話絕不能只靠承包地來維持生活,要根據家庭條件、自己的喜好,搞勞務輸出或者其他經營,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以上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我不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還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另有一個稱號叫農民工,所以說在這個問題上我不但有一定的發言權,而且本人這些年的生活經歷可以讓很多農村人借鑑一下。我們家在村裡分到的土地(水田十旱田)差不多有十畝,30歲之前的我不僅一直生活在農村,而且還是以農為主,說實話在農村種田活命不是問題,但真要是想象城裡人那樣賺到足夠多的錢是不可能的,90年代的時候我在我們村子裡蓋了一棟磚混結構的二樓層,當時房子蓋好後還欠了二萬多的債,那個年代的二萬塊錢是真的值錢,所以說在生活所逼的無奈的情況下,我和老婆選擇了出外打工,不僅十來畝的田給了父母種,而且倆個小孩也交給了父母代管,99年那時雖然說改革開放已經過了N多年,但真正出外打工的人還不是很多,我和老婆算是比較早走上打工路的人,在浙江溫州這邊當年的工資一個月差不多有600元錢,就這樣我們幹了幾年把家裡蓋房子的錢還清了,後來發現我們倆比較適合在外面打工,再說那幾年父母種田確實也真的沒有賺到錢,所以我們就打消了回家種田的念頭,一心想著在城裡賺錢,現在半生已過的我在外一漂就已經二十年,這二十年的漂泊日子裡我們不僅養大倆個兒子,而且還都把他們培養出大學生,更主要的是我們靠著打工賺來的錢在市區還買了二套房,所以說農村人要想有出路不能只想著在家種田,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只是把種田當副業,走出農村到外面的世界去闖才會有希望。


知足常樂56579586567


我認為國家應該給每個村鎮免費配備收割機,插秧機,旋耕機,請專門的人操作這些機器由政府統一發工資,提供燃油,因為你可能讓只有一畝三分地的農民買得起那麼貴的農機,靠種地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一臺聯合收割機。現在有的人只能人買的起那種便宜的旋耕機,效率低下,還費人力,靠這樣發展,中國想要農業現代化估計得50年以上。比那整天修高層,公路,鐵路更有遠見,有意義。人口多,每戶田地少,糧食漲不起來價格,國家對農業扶持力度不夠等等還有很多,農村大多數農戶(不指農業大戶),一個家庭有三四畝地,三四口人,現在種糧,耕地可以機械化,收穫可以機械化,三四畝地,一個人來種已經足夠了,還剩下三個人無事可做,就這點地要種糧一年也就收成三四千斤糧食,換算成現金也最多四五千塊錢,這就是農村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分到個人頭上,一個人一千左右,再均攤每差不多100塊錢,農村人現在也用手機,看網絡電視,用自來水,天然氣,電。手機一月話費100,其他費用怎麼辦?這些都是農民現在面對的最真實的問題。出去打工了就不能算真正的農民,太多了,一句兩句說不清楚,還是你們這些專家自己去調查自己寫報告吧。還有就是國家正在把這些農民變成農民工,農民工沒有時間種土地,就不能算是農民,但是這些人又偏偏佔著土地不種糧食。真正種糧食的人土地又很少,而且種糧沒有技術,也沒有資本投資農機,這些人就是給了他們土地也種不了那麼多。


安而達


我是五十歲的農民,我想說幾句,簡單地說,種傳統農作物確實收人甚微,如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機械化的普及,確實帶來方便,人也輕鬆,可相應的帶來成夲的增加。小麥,玉米二季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十畝地收人一萬元絕對可能,而打工每月多少錢就因人而宜了。重要的一點,目前在村種地的基夲都是五十歲以上人群,年輕人己離開土地。我因為有八十七歲的父親需要照顧,沒有條件再外出,201l年我承包十八畝集體土地,種植了原生態白蠟樹,濱州是全國白蠟基地,目前已成材,價格很理想,每棵胸徑12一20公分,價格一千至四千不等,一千四百棵樹,價值一二百萬不是問題。還有五畝冬棗園每年去除成夲保證三萬元,關鍵是經驗和技術。現在我的生態園裡養著林子雞,鵝,狗我很滿足,每年平均十來萬的收人,非常輕鬆,悠然自得。


與賢為友66666


糧食一直在降價(農村人都知道)

成本一直在漲價(化肥,農藥等)

加上精力和風險(抗旱,打藥等)

我倒覺得能保本已經很不錯啦!

出去打工一般工資3000~5000塊錢

咱按中間數平均4000塊錢算

每月能剩多少錢情況不同,各自算!

半年你存了多少?一年下來你負債了沒?

表面上看,種十畝地不如出去打工好,實際上,沒有啥區別吧?

於我而言,無論是在家種地還是外出打工,一年下來,沒有負債,我們應該慶幸自己!如果沒有負債也沒有存款,我們應該安慰自己!如果我們存到些積蓄,我們得讚揚自己了!

當收入和物價不成比例的情況下,打工和務農著想存到錢,是難上加難!

以上是我個人愚見,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分享!


靈佑欣與我


我是農民。對土地有一定的感情兒。記得剛承包到戶。玉米年年漲。真的挺開心。小日子過的有奔頭兒。這幾年也不怎麼了?化肥,農資上漲。玉米價格賤到了低谷。雖然有各項補貼。但是離頭幾年最高價格還差兩毛多。再加上天災。農民真的不掙錢。都說出去打工?可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看著政府反腐敗這麼大的力度。作為一個農民,我是真高興啊。高興半天,一想沒我啥事兒。看著我們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的這麼好。你得為國家著想啊。這麼大的國家哪都用錢。造航母用錢。跟美國鬥用錢。準備解放臺灣用錢。我作為一個農民,在苦在累。就是累緊褲腰帶😭。也要支援國家💪


永不放棄182722180


說實話我種了半輩子地:到了中年了沒地了:我真心想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士地:把它種好管好:自由開心不受別人管不受彆氣:不在他人面前底聲下氣:不種地了:試試吧外面的天是蘭的也是很黑的:現實會給你說法

我很想種地只要:有頭腦:有本錢:IO畝地一年最少也行爭個十萬二十萬::如今不是吹呢:總比給別人幹強:人都不容易


莫名239065079


我是奇蹟三農:梁通偉

農業為大,但農業是最低端的產業,種十畝地的收益,不如去打一個月的工資,這是當下最現實的狀況,其實農民在種地,也跟創業一樣,有風險,農民種地需要出錢買種子,出錢來耕地,出錢來買農藥,出錢來買化肥,但是種地是靠天吃飯的,遇上冰雹,洪澇,颱風這些災害可能就顆粒無收,如果遇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成,但糧食價格又上不去,也就是說農民種地他是有風險的,對它的收益是沒有辦法去評估和把握的,能賺錢或者不能賺錢,都不是自己說了算 ,就像創業一樣的,你要租廠房,你要買設備,你要買原材料,你要請工人,但你在創業的過程當中,你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能夠成功還是失敗,能夠賺還是虧你也預測不了似的,

現在農村土地已經確權了,確權到個人名下之後,二元制的戶籍制度正式取消,以後再也不分什麼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了,農民這個詞不再是身份的象徵,而是真正回到原有的職業名稱,

再說城鎮化在加快,30年後,農村可能就不復存在了,原因是年輕人進城買樓,成了城裡人,農村留守的老人會越來越少,種地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條件好的村莊會集體的搬進城裡,一些偏遠的山村,國家政府會實行整體移民搬遷

但是農民單純的進城也是沒有出路的,可能剩下的土地會流轉到大戶手裡,農民以後可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幫大戶打工了,以後農村人口城鎮化,農業現代機械化,總之走出去了就有路了


奇蹟三農


我想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家的情況就是這樣的,而且我們整個村子的情況也都是這樣的。



我爸媽在1990年結的婚,婚後就跟爺爺奶奶他們分家了,家裡就幾畝薄田,根本不夠吃,在村子裡買米都買不到,那會兒每家每戶都六口人以前,土地有限,所以辛苦一年到頭也就夠吃。

2000年左右,村子裡開始有人去打工,堅持打兩年工的人,家裡彩電、影碟、冰箱都買上了,包括房子也建了新的。



後來陸陸續續村子的勞動力都出去沿海城市打工了,村子裡剩下的就老人和小孩,但是可以用肉眼看得到的是,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

講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如果咱們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沒有這麼快的話,肯定很多農村裡的溫飽問題很難解決。

對於農村人來說,不出去打工,就憑種地,可能有的人連吃飯都成問題,給小孩子交學費就更不用說了,窮的地方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賣了換錢。



年輕人不出去打工,就是等死。

當然也有一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農村,在老家養養小龍蝦是比較好的,或者說搞其他方面的養殖也行。

確實可以搞養殖,但是前期的投入需要錢,能拿出去這筆錢的人家不多,就算拿出來了後,第一年就你一家做能掙到錢,接著就會冒出第二家第三家,越來越多人做了後,利潤就越來越薄,最後就虧本了。

所以做養殖,一直做下去,不求改變,是很容易做死的。

當然,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是比較普通的,沒有多少積蓄的人。這樣的人,就算有地,在家種地賣糧食,賣蔬菜,也得看天吃飯,收成好也不能高興太早,還得看市場行情怎樣,記得去年冬天白菜價格太低,很多菜農哭死了,因為本都沒回來。



所以我建議還是出去打工,進了場,好好幹,然後提拔成組長或者技術工,工資就會搞點,存到了點錢,除了家裡開銷外,就想辦法買套縣城裡的房子,把小孩帶到縣城裡讀書,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我不知道別的村子是怎樣的,反正我們那地方,一個村子的小學裡,每個班就七八個同學,成績最差也可以排到第八名。這樣的環境,怎麼能指望孩子能上好學麼?

不要覺得子女教育不重要,在你們自己家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你的子女如果考上了大學,進了事業單位或者好的公司,不用跟你一樣吃苦耐勞了,把家搬到了城市裡,這就是一種爬階層進步了的表現。

如果你的子女教育不行,還是打工,很有可能你的孫子輩一樣的打工,階層還是處於社會的最低端。

所以好的環境很重要,有的人認為買了縣城的房子,住縣城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

你要是會開車,你可以去開車呀。什麼都不會就去餐館洗碗也行,超市裡做收銀員都可以,要是勤快,業餘時間擺個地攤也行。

總之,經濟條件好的地方,掙錢的機會絕對會更多。

現在我們村子裡,往縣城裡買房搬家的,已經很多戶了,現在都過著比以前好的生活。

所以,建議大家往經濟好的地方跑,加油。


淇兒夭夭


種十畝田不如在城裡打工一個月掙的錢多,農村農民的出路在哪裡?

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但作為一個長期在農村生活,後來又到城裡生活的人,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中,也有所感悟,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以求對題主有所幫助。


拿我那裡來說,一畝田,一年稻麥兩熟,高產田塊糧食收成在2000斤左右,毛收入在2400左右,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機耕費,人工費, 種一畝地,一年的純收入只有四五百塊錢。種10田,一年的純收入也只有四五千塊錢。

在城市打工,除了沒有技術含量的打工者,他們的月收入在三四千元,稍微有點技術的打工者,月收入最起碼在5000以上,甚至超過萬元。

所以題主說,種10畝田,不如在城裡打工一個月掙的錢多,這話有些絕對,對有些人來說也是事實。問題是,農民不可能長期在城市打工,於是題主提出問題,農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農民的主業無非是種植,養殖,和農產品的加工;長期以來,這些方面只是量的增加,卻沒有質的提升;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的農產品,卻很難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於是出現了一種現象:低品質農產品的價格越來越低,高品止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卻很難找到。


舉例來說:有的大米,賣2.6元一斤,有的卻能賣到8.9元一斤。飼料豬肉賣10元一斤,地方品種的黑豬肉,卻能賣17元1斤。肉雞賣六七元1斤,土雞卻能賣到十六七元1斤等等等等。

這些事實證明,純正的農產品是很受市場歡迎的。問題是,現在還有多少農民有條件,有能力,願意生產出高品質的農產品。

因此,農民想改變現狀,就必須先從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做起;農民的出路在於,生產出有特色的,高品質的農產品滿足市場。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