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一個元代鈞窯三足爐

俗話說:“鈞瓷掛紅,價值連城”。北宋鈞瓷就連碎片都被後人鑲金嵌玉,掛在身上作為裝飾品,可見其稀少、珍貴。

汝官哥鈞定,是後人青睞的宋代五大名窯,其中鈞窯的燒造始於唐代,歷經北宋和遼代,金代,元代,明代,到了明萬曆時期,為了避諱明神宗朱翊鈞的名諱,只好改名,好像改叫冰瓷,本來北方窯口就在景德鎮窯的衝擊下苟延殘喘,這下連數百年的名窯品牌也沒了,從此以後鈞窯一系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封建社會的家天下就是這樣的,皇帝叫鈞,鈞瓷都得改名,哪怕你叫了幾百年,康熙叫玄燁,玄武就改叫神武了,玄武這個詞不是叫的更久嗎? 

“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一個元代鈞窯三足爐

​ 書歸正傳,這是一個掛紅的元代藍釉鈞窯三足香爐,這個香爐體量在鈞瓷裡算大的,因為有個說法叫“鈞不過尺”。為什麼說“鈞瓷掛紅,價值連城”呢?答案就在這個香爐上,我不說你未必能注意到,紅斑上面的口沿略微下塌,明白了嗎?想要燒出紅色鈞瓷來,溫度得高,且不說技術條件能否達到維持高溫,就算是溫度夠了,瓷器也燒塌了。這就是當年紅色鈞瓷成品很難得的原因,主要靠運氣。 

“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一個元代鈞窯三足爐

​元代是商品經濟大發展的時期,鈞窯一系在元代窯口眾多,遍佈山西,內蒙,河南,河北,為了加強裝飾效果,也為了迎合“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這種心態,元鈞創造出了人為點畫的紅斑,但是即便是人為點畫,仍然難以燒出紅色來,黑紫色的居多。像這個三足香爐無意間燒出紅色斑塊來的,更加罕見了。

鈞瓷出名也是源於宋徽宗,他修了一個皇家園林,名叫“艮嶽”,《水滸傳》中的青面獸楊志,就是因為押運修艮嶽的花石綱途中船沉了而被撤職查辦的。艮嶽裡面的花盆,都是鈞瓷,宋徽宗是藝術家,他講究的就是鈞瓷的窯變這樣的渾然天成。

“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一個元代鈞窯三足爐

​ 可惜艮嶽剛剛建好,徽宗還沒來得及享受就做了金人的俘虜,金兵本來也沒打算在中原常住,所以將汴京洗劫一空,北宋歷代皇帝后妃的陵寢也沒有放過,後世的盜墓賊什麼年代的墓都盜,唯獨北宋的皇家墓葬不碰,不用費功夫挖了,金兵當年一根針也沒有留下。很多北宋皇家瓷器書畫後來的流傳於世,也是由於這次規模宏大的有組織劫掠,可是誰會拿一個屋角、院落、園林裡的花盆呢?大部分都砸碎了,沒碎的也被氾濫的黃河淹沒於地下,北宋皇家鈞瓷的難得一見,原因大概如此。

“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一個元代鈞窯三足爐

​ 北宋鈞瓷太難得了,一生中未必能有機會,元代鈞瓷也很值得收藏,尤其是天然掛紅的。

天津宏蒙軒古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